第495章 范隐身世曝光,但太子觉得稳了!(2/2)
皇后那双总是古井无波的眸子里,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困惑。
她微微前倾身体,仔细地看着自已的儿子,像是在看一个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
“你知道自已在说什么吗?”
“你知道你父皇的举动,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传闻是真的,你父皇虽然没有直接承认,但那番举动,已经向所有人昭告,范隐就是他的儿子!”
“他如今已是监察院提刑司,他弟弟范贤,也即将接掌内帑。”
“你就一点都不怕?”
太子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他理所当然地,胸有成竹地说道。
“母后,您说的一点都没错。”
“所以,儿臣这才更不用担心啊!”
他似乎怕母后不理解,甚至撑着身子,又向前凑了凑,压低了声音,像是在分享一个只有他们母子才知道的天大的秘密。
“父皇没有选择直接承认,而是用这种方式从侧面暗示。”
“这恰恰证明,父皇根本没想过要让范隐和范贤,回归皇室宗谱。”
“他们连皇子的名分都没有,又有什么资格,和儿臣争呢?”
“至于监察院和内帑……”
太子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洞悉一切的了然。
“那只能算是父皇不想让这些重要的权力,落入旁人之手。”
“而且,您看,监察院和内帑,父皇还是分开让他们兄弟二人接任。”
“这摆明了,就是父皇单纯想用权位,来弥补他们兄弟二人这些年流落在外的辛苦。”
“这顶多,只是父皇的私情罢了。”
他看着皇后,眼中闪烁着一种自以为是的智慧光芒。
“母后,您忘了?范隐之前给父皇讲的那个李世民的故事。”
“那不就是在说如今的局面吗?”
“皇帝因为私情,偏爱其他皇子,导致太子心中不安,最终行差踏错。”
“结果呢?皇帝、太子、被偏爱的皇子,三方皆输。”
“所以啊,儿臣作为太子,越是这种时候,就越是要忍,越是要大度。”
“儿臣又没有犯下什么重大过错,父皇总不能不顾礼法,就废了儿臣。”
“父皇他老人家,可是最重礼法的。”
太子越说越兴奋,整个人都亢奋起来,仿佛已经彻底打通了任督二脉。
“再说了,母后,之前您不是也提醒过儿臣吗?”
“父皇对范隐的定位,就是一把刀。”
“若将来儿臣即位,有此人辅佐,成为流芳百世的一代圣明贤君,亦非难事。”
“母后您说得一点都没错啊!”
“之前春闱时,儿臣听了他的话,和大哥、三弟一同去给那些寒门学子撑场子。”
“如今您是不知道,儿臣在那些读书人眼中,声望有多高!”
“还有,范隐此人,最是重情,这天下谁人不知?”
“他来了京城之后,父皇、儿臣还有二哥之间的关系,都缓和了不少。”
“他就像是润滑剂,让咱们这一家子,不再那么剑拔弩张。”
“就在刚刚,您知道儿臣去做什么了吗?”
皇后看着他神采飞扬的样子,终于开口,声音依旧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
“你去做什么了?”
太子脸上的笑容,几乎要溢出来。
“父皇召儿臣去了御书房,看画!”
“是二哥从江北带回来的,画的是他在江北,按照范隐送他的那篇文章建的滕王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他轻声念着那句诗,眼中满是对未来的向往。
“那画,美极了。”
“父皇还说,若不是他是皇帝,儿臣是储君,不能轻易离京,定要亲自带儿臣去江北,看看那般景致呢。”
“父皇这次叫儿臣过去,就只是为了看画,为了高兴。”
“这可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情,以前父皇叫儿臣,不是训斥,就是考校功课。”
皇后看着他,眼中依旧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疑问,和更深沉的茫然。
“你说的……都是真的?”
太子立刻用力点头,像个得到夸奖的孩子,急于证明自已。
“千真万确!”
他看着自已的母后,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那光芒天真而刺眼。
“如今,他的身世传开,儿臣与他的关系,便更是亲近了一层。”
“儿臣,也成了他的亲兄弟。”
“将来,他必然会尽心尽力地辅佐儿臣。”
“到那时,儿臣成为一代圣明贤君,又岂是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