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唐永乐王 > 第五百四十八章:谨慎的族人

第五百四十八章:谨慎的族人(1/2)

目录

李俊知道罗七娘子说的什么意思,现在陇西李氏上三房的核心都在这里,已经违反了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了。行军大管事的安排,三个族长都不好再插手了,也只有陇西李氏大主母才能作主了。

前面一段时间陇西李氏上下六房的六个族长齐聚一堂,这是严重的违反了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族人们为此担惊受怕不已,安全防卫已经不能用变态来形容了,那是十分的变态了。

如果不是前后左右有李氏五十万大军,二十一姓家生子大家长并各姓长老,各职能大管事就会强烈的要求六个族长按照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办事。

陇西李氏集团是十分的强大,武力冠绝天下世家,但不是没有敌人,而陇西李氏集团的敌人,虽然可能有所不如,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杨广开始的势力够大了吧?不照样被各世家联合起来绞杀了?

所以李俊这次回老窝,一切都是按照三房禁军白姓第八房算好的时辰行军。

每天走多远,在什么地方安营扎寨,队伍如何行进,一切都是按照章法来。

而马上就要到三房老窝了,从哪个关隘过去,这个到现在为止李俊才知道。

不是族人们把路上探查了一遍又一遍,他们就会掉以轻心。

他出门的行进路线,都是临时决定的,连族人们都不知道,只有二十一姓家生子大家长,及长老们临时安排,汇报给崔氏作决定的。

泾州过去就是原州,有三个重要的关隘,分别有弹筝峡关,萧关,陇山关,驿藏关等。

昨天晚上李氏壮奴彻底的控制了这些关隘,但是李俊这个大族长从哪里过去,并没有人知道,从根本上杜绝被别人提前埋伏,刺杀他的可能。

PS:原州(今宁夏固原)与泾州(今甘肃泾川)交界处的关隘主要有弹筝峡(又称三关口、瓦亭峡)。

弹筝峡地处六盘山西侧,两山绝壁,谷地狭窄,中通泾水。唐初,为防御突厥,曾驻军于此。安史之乱后,唐与吐蕃在此多次交战,德宗建中四年,唐与吐蕃曾相约“唐地泾州右至弹筝峡”

萧关: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处于三关口以北、古瓦亭峡以南的险要峡谷中,有泾水相伴,是关中四大关隘之一,地处丝绸之路从长安至武威的要道上,战略地位重要。

陇山关:又称三关口,位于今宁夏泾源县三关口,是原州七关之一,与弹筝峡位置相近,处于原州与泾州交界处的交通要道上,是中原王朝抵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防线。

驿藏关:位于今宁夏固原县南瓦亭,也是原州七关之一,有观点认为其与陇山关相距较近,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同样在原州和泾州交界处发挥着军事防御和交通管控的作用。

。。。。。。。。。

这些关隘,说是防异族人南下,实际上就是防陇西李氏。

昨天晚上李俊在水坝上下令控制原州七关,等他回到老窝就彻底的封锁秦关,重现西秦之势。

族人们在得令的第一时间就开始了行动,他们都要疯狂了。

等李俊过了泾州,陇西李氏集团就算是成了事实上的割据,上可夺巴蜀,中可北上草原,下可控燕云十六州。

这还是最差的情况,现在李俊已经下今灭吐谷浑,北上夺河套平原,银川平原。

两个月后李俊大婚,来年开春李俊接下来便灭梁师都,控制大半个山西,威压燕云十六州,为夺辽东做准备。

所以李氏族人认为这个时候才是最危险的,无论是任何势力想要刺杀自已的族长郎君,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因为只要是想借刀杀人,把锅甩给李二,又或者是李二想干掉自已的郎君族长,这都是最好的,也是最后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