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回村(2/2)
外伤处理:医生们对众人身上那些惨不忍睹的伤口进行了彻底的清创、缝合、消炎和包扎。陆九川后背和左臂的伤口得到了专业处理,感染风险大大降低。
金令殊的腿伤被确诊为严重软组织挫伤、神经受损和深度感染,需要长时间治疗和康复,但至少保住了腿。乌老大的断臂处感染极其严重,坏疽范围很大,医生全力清创保肢,但愈后极差,即使保住手臂,功能也基本丧失,人依旧在重症监护室昏迷。
博爷则被转入特护病房,生命体征平稳,但深度昏迷原因不明,脑部扫描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成了医学上的一个谜。
当医生们试图处理那些“寄生虫”时,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血液检测、影像扫描均未在众人体内发现任何可见的、符合已知寄生虫形态的异物!那些曾让他们痛不欲生的“皮下凸起”仿佛凭空消失了,只留下皮肤下一些异常的、类似陈旧性淤血或钙化灶的阴影,以及血液中一些无法解释的免疫系统紊乱指标和未知的微量毒素残留。
哈马尔岭僧人那神奇的“冻结”药力,似乎将这些超自然的血虫转化或隐藏成了现代医学无法捕捉和理解的形态!常规的驱虫药、抗生素完全无效。专家会诊也束手无策,只能暂时将其归类为一种“未知的、具有强烈神经毒性和组织破坏性的生物毒素后遗症”,进行支持治疗和观察。
向导在医院里接受了同样的检查和基础治疗,外伤很快愈合,体内同样检测不到寄生虫,但心理阴影巨大。他看着病房里依旧昏迷的乌老大和博爷,又想到自己差点被虫子吞噬的小腿,归乡心切。
“陆老板,方小姐,”向导找到陆九川和方慧,经金赦云翻译,搓着手,眼神躲闪,“我…我家里还有老婆孩子…我…我想回去了。医药费…能不能…”他显然担心费用问题。
陆九川理解地点点头,从所剩无几的现金里拿出一部分递给向导,又写了个电话号码给他:“这些你先拿着。回去好好休息。如果身体有什么不对劲,或者想起什么关于那个地方的事情,打这个电话。”向导千恩万谢,当天就收拾东西离开了医院,背影消失在城市的车流中,仿佛要彻底逃离那段恐怖的记忆。
在医院治疗观察了将近两周,除了乌老大和博爷,其他人的外伤基本稳定。金令殊可以借助轮椅活动。体内那“冻结”的血虫暂时没有异动,但医生警告不可掉以轻心,需定期复查。
归心似箭,目标明确——博爷的村子。
陆九川租了一辆宽敞的救护车,载着依旧昏迷的博爷和乌老大,其他人乘坐租来的商务车,一路南下,朝着博爷位于内蒙古草原深处的故乡驶去。车窗外的景色从戈壁荒原渐渐变成起伏的草场,熟悉的草原气息扑面而来,却无法冲散车内的沉重。
“小扎西的师父说,博爷灵魂里有东西,生机系于故土…”方慧看着救护车方向,忧心忡忡。
金赦云一路沉默,大部分时间都看着窗外飞逝的草原,眼神复杂。金令殊坐在轮椅上,腿上盖着毯子,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比之前有神了些,她不时看向哥哥,欲言又止。拖把和曾坤则显得心事重重,既为活着回来感到庆幸,又为体内未知的隐患和可能的后续麻烦担忧。
终于,在离开医院数日后,车队驶入了博爷那个熟悉的、宁静的草原村庄。低矮的土坯房,袅袅的炊烟,悠闲的牛羊,与世无争的景象,与他们刚刚经历的炼狱形成鲜明对比。
得知博爷回来的消息,村里留守的老人和妇孺都围了过来。看到他们一行人狼狈不堪、伤员累累的样子,尤其是看到被抬下车、如同沉睡般的博爷,人群中响起一片压抑的哭泣和担忧的议论。
“长生天啊…博爷这是怎么了?”
“乌老大…他的手…”
“金家丫头也伤了腿…”
熟悉的蒙语乡音,淳朴关切的眼神,让一路紧绷的神经终于有了一丝松懈,却也带来了更深的疲惫和无法言说的愧疚。他们将博爷和乌老大安顿在博爷自己的蒙古包里,由村里相熟的老人照顾。
陆九川站在蒙古包外,看着夕阳将草原染成一片金红。方慧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了他的手。她的手很凉。
“回来了…”陆九川的声音带着无尽的疲惫。
“嗯,回来了。”方慧的声音哽咽,“可是博爷…”
“上师的话,还有小扎西的预言…”陆九川望向东方家的方向,眼神凝重,“‘根’在东方…‘邪影已动’…博爷的生机也系于此…我们的麻烦,恐怕才刚刚开始。”
蒙古包里,博爷静静地躺在毡毯上,呼吸微弱。他胸前,此时正放着一块铜镜碎片,在昏暗的光线下,似乎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如同沉睡心脏的一次搏动。
而在遥远未知的黑暗中,某个被惊动的“邪影”,似乎也感应到了猎物的归巢,投来了冰冷的目光。归乡不是终点,而是另一场风暴前的短暂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