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了(2/2)
“这个东西,我们国家生产不了,这就又多了一个需要攻关的技术项目。”
“不仅如此,这东西要是装上去,核潜艇就要多一个大舱,在水下每一寸都是黄金空间的核潜艇上多一个大舱,这是一个极其巨大的考验。”
“直到后来,我们才在实验中得到了大量数据,数据表明,不需要这个陀螺。”
“可问题是那时候,就算我们通过试验得出了结论,我们都很难下决心,毕竟人家的技术比我们先进那么多,都用上了陀螺,我们敢不用?”
“那发射的时候翻了船,谁负责?”
“当时要我拍板,我就说不装。”
“因为我那时候就怀疑国外核潜艇上真的有这玩意儿吗?”
“果然,后来得到的资料表明,他们没装!”
“我也没猜错!”
黄老平静的话语中,却是极度的不平静。
透过这些历历在目的话,陈今朝恍若身临其境,亲身感受着大国核潜艇一路走来的各种不容易。
又好像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就站在那间会议室的门口,看着大国的军工人们为了研制核潜艇而吵得不可开交!人,是需要熏陶点精神力量的。
听着黄老的话语,陈今朝就好似感受到了来自先驱者’的伟岸力量!
“核潜艇研发的难,技术还只是一方面。”
“等到了特殊时期,大国核潜艇的研发,才迎来了最大的动荡。”
“那一年,我在京城主持一个重要的核潜艇工程的协调会,就有几个本单位的造反派冲进了会场。”
“然后,把我当成特务揪了出来。”
顺着时间线,黄老继续讲。。
而讲到这段经历时,黄老反而笑了。
他和陈今朝对视一眼后干杯,是一种无声的默契。
“吃了不少苦吧?”
“还行,就是一边养猪,一边随时要被提审。”
“我那时候就在想啊,伽利略当年被宗教裁“八三七”判所审查的时候,也没养猪啊!”
黄老突如其来的地狱笑话,黑色幽默,差点没让陈今朝将嘴里的花生米喷出来。
这种泰山崩于眼前的乐观心态,是真正的强者心态!
这可能就是男人被岁月沉淀过后,最大的魅力吧?
“我现在都还记得,当时提审我的人,问我,你说你自己当年不是打入交通大学的特务,这可能吗?”
“你家是工商业兼地主,怎么可能提着脑袋去闹ge命?”
“你说自己不是,就不是了,你能说出你当时上街游行时候,右边是谁,左边又是谁吗?”
“然后我就回道,你能记得二十几年前,上学出操的时候,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吗?”
“把那个人气的哟……”
“差点没给我拉出去枪毙了。”
“多亏那时候还在病中的聂元帅,以军部的名义签发了特别公函,说核潜艇项目是伟大指导员亲自批准的国防尖端工程,任何单位任何人,均不能以任何借口和理由冲击车间,更不能以任何理由停工停产。”
“这才保住了我,也保住了核潜艇项目相关的四千多家生产厂家和研究所!”
黄老的话,轻描淡写。
可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中的危机起伏。
“幸好,我们不辱使命!”
“1970年,咱们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了。”
“还是水滴线形的核潜艇!”
“那时候啊,就有记者问我,说漂亮国人搞核潜艇,是从常规动力水滴线型,到核动力常规线型,最后才到核动力的水滴线型。”
“而我们,技术水平落后,却能一下子就跳到了水滴线型,还一试就成功了。”
“是不是东方大国人就比漂亮国人要聪明?”
“这问题可了得,这种想法在军工科研的工作上,更是万万要不得的。”
“我当时就回答道,没有证据能表明我们比外国人笨,但也没有证据证明我们比外国人聪明,漂亮国人第一个搞核动力潜艇,是第一个改常规线型为水滴线型的,人家压根不知道这条路走得通,走不通,分三步走,是合乎道理的,科学的,稳妥的。”
“我们也正是因为已经知道了水滴线型是可行的,何必还要分三步跳?”
借着自己的人生经历,黄老是真的在默默传授经验。
是真的作为前辈,将自己踩过坑后的宝贵思路、经验、教训都传授给陈今朝。
他只希望,自己能为大国的国防科研事业,再做出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尽管他心里明白,陈今朝如今的科研实力,可能用不着这些。
“对,我心里其实一直这么认为,在现代,尖端技术不过是常规技术的组合。”
“以前工作的时候,我就经常跟所有同事们说,别把尖端技术神奇化,就像漂亮国的北极星导弹和阿波罗登月飞船,也没有一项是新技术,全是现有的常规技术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