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三头犬样枪(2/2)
实验室门锁好,窗帘拉严,林舟打开小世界,立刻进入了高效工作状态。
首先是解决信号传输问题。他在图纸上画出一个多级放大系统,通过串联几个放大器,理论上可以将控制距离扩展到两公里左右。
"关键是抗干扰,
"林舟皱眉思考,
"如果敌方有干扰设备,普通信号很容易被截断...
"
他灵光一现:
"可以借鉴跳频通讯的思路,让信号在多个预设频道之间快速切换,形成一种伪随机序列,这样即使敌方截获了部分信号,也很难干扰整体通讯。
"
设计很快成形,但实现起来却不容易。这个年代的电子元件十分粗糙,精度低,林舟只能反复试验,用最基础的元件组合出复杂功能。
"又烧了一个,
"他懊恼地扔掉一块冒烟的电路板,
"这该死的原始工艺...
"
但他没有放弃,一次次调整,一次次尝试,终于在第十四次实验后,成功组装出一个勉强可用的跳频放大器。
"接下来是三头犬...
"林舟转向另一个工作台,那里摆着他设计的模块化武器系统雏形。
这是一种革命性的设计:通过快速更换枪管、枪托和附件,一把枪可以变身三种不同的武器。
短枪管+折叠枪托状态下是一把紧凑型冲锋枪,适合近距离作战;中等长度枪管+固定枪托则变成自动步枪,兼顾火力和精度;而长枪管+精密枪托+瞄准镜组合则是一把狙击步枪,有效射程可达八百米。
"关键是接口设计,
"林舟拿起枪管组件,仔细研究,
"必须足够牢固,又要便于快速更换...
"
他设计了一套卡锁系统,通过简单的旋转和卡合动作,士兵可以在30秒内完成武器形态转换,而且不需要专业工具,徒手就能操作。
"还得考虑野外环境,
"林舟继续改进设计,
"泥沙、湿气、极端温度,这些都可能影响卡锁机构的可靠性...
"
他为每个关键部件都设计了防尘盖和密封圈,确保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
"还有枪管过热问题,
"林舟记得现代步枪的共性问题,
"连续射击会导致枪管温度急剧上升,影响精度和寿命...
"
他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散热系统,在枪管外部增加散热片,并在内部结构上做了特殊处理,让热量能够更快散发。
小世界内时间飞速流逝,林舟连续工作了七天,终于完成了三头犬的基本设计和原型制作。
"该测试了...
"他拿起组装好的武器,将短枪管卸下,换上中等长度枪管,整个过程不到半分钟。
"很好,接口严丝合缝,没有松动。
"他又换上长枪管和精密瞄准镜,同样顺畅无阻。
"如果能批量生产,一个士兵就能应对多种作战环境,大大提高战场适应性。
"
他又回到无人机项目上,进一步完善了摄像系统和控制模块。通过改进光电转换管的灵敏度和缩小线路板尺寸,整个系统的重量减轻了近30%,飞行时间相应增加到15分钟左右。
"基本可以了,
"林舟满意地点点头,
"下一步就是向军部申请正式立项和样机测试。
"
结束小世界工作,林舟发现现实世界才过去半天,外面的阳光正好。他伸了个懒腰,决定出去透透气。
……
另一边,李怀德办公室里,秦淮茹站得笔直,等待着副厂长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