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各国陆续到(2/2)
"
新几亚代表团的团长兴奋地补充道:
"我们国家正在建设铁路和港口,急需大量高质量钢材。西方国家的价格太高了,我们负担不起。龙国提供的价格太有吸引力了,我们必须抢先预订!
"
刘小芳惊讶地看着这位满脸期待的外国人,不由得感到一丝自豪。她没想到,龙国的工业产品竟然如此受欢迎。
就在新几亚代表团办理入住手续时,大堂里又进来了一群衣着华丽的中东人士。
他们说着流利的英语,举止优雅但略显傲慢。
"我们是科特石油部的代表团,
"一位戴着传统头巾的中年男子自我介绍道,
"我们希望了解龙国的钢材和机械设备,特别是石油开采相关的设备。
"
翻译迅速上前接待,带着他们去办理登记手续。
刘小芳注意到,这些中东代表不像非洲人那样直接表达购买意愿,但从他们的谈话中可以听出,他们对龙国产品抱有极大兴趣,尤其是听说价格只有西方同类产品的八折。
大堂里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各种肤色、语言和服饰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独特的国际画卷。
翻译小张忙碌之余,抽空凑到刘小芳身边,兴奋地低声说:
"今天已经接待了七个国家的代表团,都是冲着轧钢厂的产品来的!听说有些国家甚至带了大额外汇,准备当场签约!
"
刘小芳惊讶地瞪大眼睛:
"真的假的?我还以为他们只是来看看而已。
"
小张神秘地笑了笑:
"不仅如此,据说有些国家还带来了资源清单,准备以物易物。比如那个撒哈拉国家,他们有丰富的铝土矿;中东国家有石油;东南亚国家有橡胶和锡...都是我们急需的战略资源!
"
刘小芳这才明白为什么上级对这次广交会如此重视,原来这不仅是一次产品展示,更是一次战略资源的交换机会。
就在这时,一群穿着考究的欧洲人走进大堂,他们的态度明显与其他代表团不同——冷淡、审视,甚至带着一丝不屑。
"请问需要什么帮助吗?
"刘小芳上前询问。
为首的一位金发男子用英语回答:
"我们是西欧观察团,来参观你们的广交会。
"他环顾四周,皱了皱眉,
"这就是你们最好的宾馆?
"
这话让刘小芳有些难堪,但她保持着职业微笑:
"是的,先生,白天鹅是我们城市最好的涉外宾馆。
"
金发男子轻蔑地笑了笑,用法语对同伴说了句什么,引得其他人也笑了起来。
尽管刘小芳听不懂,但那嘲讽的语气和表情,已经足够明白他们的态度。
翻译小张脸色有些难看,但仍然保持专业,帮他们办理了入住手续。
欧洲人离开后,小张气愤地说:
"听到他们说什么了吗?说这里'像个乡下旅馆',设施'简陋得可笑'。真是太傲慢了!
"
刘小芳叹了口气:
"别理他们,他们就是来找茬的。听说西方媒体一直在唱衰我们的广交会,说什么'龙国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工业品'。
"
"哼,等他们看到我们的展品,就不会这么说了!
"小张自信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