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这数据完全不合理(1/2)
"什么工艺?什么材料?
"老钱追问,
"这些东西我们搞了几十年都没听说过,林舟一个搞火箭炮的,怎么可能...
"
"老钱,你这就有点不讲道理了。
"王部长终于有些不悦,
"林舟同志的'山猫'火箭炮在白象战场上的表现,你们也都看到了。那同样是前所未有的创新,不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吗?
"
老钱不甘心地坐下,但眼中依然充满怀疑:
"王部长,我不是质疑林工的能力,而是作为一名老工程师,必须对科学和规律保持敬畏。坦克炮从76毫米发展到100毫米,北极熊和星条国花了多少年?现在我们一下子跳到125毫米,这...
"
"我明白你的顾虑。
"王部长语气缓和下来,
"但有时候,科技的发展并非总是循规蹈矩的。林工的设计理念确实超前,但并非不可实现。
"
他环视一周,语气变得严肃:
"同志们,我今天来,一方面是看看大家的反应,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大家能敞开心扉,拥抱新思想、新理念。'银星工程'需要大家的支持和配合,而不是一开始就带着怀疑和抵触。
"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浓浓的质疑氛围。
"王部长,
"另一位中年工程师举手发言,
"我们当然愿意支持新项目,但总得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吧?比如这个125毫米炮,打算用什么类型的弹药?制导系统是什么原理?这些总可以告诉我们吧?
"
王部长思考片刻,点了点头:
"这个问题问得好。林工设计的是一种全新的穿甲弹——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简称APFSDS。据他介绍,这种弹药在2000米距离上可以穿透550毫米均质钢装甲。
"
"什么?
"会议室里再次爆发出一阵惊呼,有人甚至笑出了声,显然认为这是天方夜谭。
要知道,当时的主流坦克炮——北极熊的100毫米线膛炮,在1000米距离上的穿深也不过200毫米左右。而林舟所说的550毫米穿深,简直是匪夷所思的数字。
老钱工程师摇着头,一脸不屑:
"王部长,恕我直言,这种数据完全不合理。我在坦克领域工作了30年,从来没听说过这种离谱的穿深。即使是北极熊最新的实验性坦克炮,也达不到这个水平。
"
"没错!
"另一位工程师附和道,
"而且尾翼稳定脱壳弹这种设计,在理论上确实可行,但在实际制造中有太多技术难关。我们现在的工艺水平和材料科学,根本支撑不起这种超前设计。
"
王部长没有急着反驳,而是耐心倾听大家的质疑。
这些老工程师们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在六十年代初期,世界坦克发展确实还处于一个相对保守的阶段。
北极熊的主力坦克T-54
55系列装备的是100毫米D-10T线膛炮,这在当时已经算是相当先进的火力了。
而星条国的主力M48巴顿坦克使用的是90毫米炮,M60刚刚开始装备105毫米线膛炮。
在这样的背景下,125毫米滑膛炮确实显得格格不入,仿佛来自未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