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机械厂敷衍了事?(1/2)
陆路方面,顾氏名下本身就有一支规模不小的运输车队,常年往返于各地。
那些有门路找到水泥的人,完全可以雇佣顾家的车队来运输,只需要支付合理的运输费用即可。
车队集体行动,规模大,路上也能互相照应,安全性有保障。
如果陆路运输不便,或者距离太远,还可以选择成本更低、运量更大的水路。
龙港镇如今已是初具规模的港口,不仅顾氏自家有船运业务,还吸引了其他好几家船运公司在此设立了办事处或门面。
想租船运货,去码头咨询一下就能找到合作方。
可以说,顾方远发布的这个“无限量收购水泥”的通告,对于有门路、有胆识的人来说,几乎等同于一个“送钱”的活动。
信息、价格、运输渠道都给你摆明了,就看你有没有本事去组织货源了。
顾家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发展速度太快,千头万绪,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去亲自操办这种需要四处奔波、对接零散货源的琐碎事务。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个机会释放出去。
借助市场的力量和社会上闲散的资源,来为自己解决原料危机。
当然,这“外人”也分亲疏远近。
与其让完全不认识的人赚这个钱,不如优先把这个机会提供给本村、或者关系亲近的多里多亲。
自己家赚钱发展的同时,也让乡亲们能跟着喝口汤,赚点辛苦钱,这既能缓解矛盾,也能进一步增强顾家在基层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肥水,终究还是可以流一部分进自家田的。
解决完服装厂扩产和工人住宿的燃眉之急后,顾方远再次将注意力放回手中的文件上。
手指翻动纸张。
目光落在了“自行车”和“家具”这两个栏目上。
这两个工厂都设在省城。
他的视线在“自行车厂”上停留片刻,便几乎将其忽略了过去。
这并非不重视,而是实际情况使然。
没办法!
红旗自行车厂自从上次借助省政府的力量进行全省推广后,就一直处于产能拉满、产品供不应求的状态。
市场对自行车的需求仿佛是个无底洞。
这次春晚广告,虽然极大地提升了“皇冠”品牌的全国知名度,引发了更多的咨询和潜在订单,但对于实际的即时销量提升却有限。
因为产能已经到顶,根本没有更多的车可以卖出去了。
新的生产线扩建计划,早在年前就已经敲定,并将制造任务委托给了南江市第一机械厂。
现在对于自行车厂来说.....
除了耐心等待新生产线交付、安装、调试之外,确实没有其他立竿见影的办法能立刻提升产量。
不过,这件事的跟进还是不能放松。
他抬起头,目光转向正在一旁默默抽烟的父亲,询问道:
“爸,自行车新生产线那边,第一机械厂进度怎么样了?他们有没有给一个比较确切的交付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