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买什么车好?(1/2)
刘青山笑了笑,
这会儿心情被这插科打诨弄得好转了不少,之前的汽车梦也被彻底勾了起来。
他凑近了点,身子微微前倾,做出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六哥,既然你说你有路子,那你都能搞来什么车?跟我好好说说呗,让我也长长见识。我对这年头的车,还真不太了解。”
“嘿!你这就问对人了!”
一听这话,刘伟民立马来了精神,那股子顽主的傲气劲儿又上来了。
这可是他的专业领域!
他把烟往烟灰缸里一掐,身子往后一靠,二郎腿一翘,得意洋洋地说道:“青山,你这话问的,也就是你六哥我!换了别人,还真不敢吹这个牛!”
“在这四九城地界上,除了天上飞的飞机我暂时给你搞不来,这地上跑的,只要它有轮子,不管是四个轮的小轿车,还是那大解放,你六哥我就能给你搞来!甭管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路子,咱都有!”
“你就说吧,你想要什么样的?国产的还是进口的?拉货的还是拉人的?要面子的还是要里子的?”
刘青山闻言,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陷入了沉思。
他在脑海中快速搜索着这个年代,也就是1980年左右,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内能见到的车型。
说实话,
对于见惯了后世各种豪车、跑车的他来说,现在的选择真的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寒酸。
国产车方面,除了老掉牙的沪上牌轿车SH760,就是级别太高、他现在开着不合适也不敢开的红旗。
剩下的就是刚才开过的那种吉普212了。
212虽然皮实耐造,通过性好,但舒适性实在太差,四处漏风,冬天开着跟坐敞篷车也没啥区别,而且减震硬得能把人早饭都颠出来,开长途简直是受刑。
那么,就只能看进口车了。
这时候改革开放才刚开始,大规模的进口车大潮还没真正涌入。
市面上能见到的,大多是一些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车,比如苏联的“拉达”、“伏尔加”,还有波兰的“波罗乃兹”。
他想要什么样的呢?
首先,颜值必须得过得去。
他好歹也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又是搞文艺的,总不能开个老气横秋、跟个铁盒子似的车招摇过市吧?
天天看着都影响心情。
其次,舒适性和操控性得好一点。
毕竟由奢入俭难,要是弄个方向盘重得跟磨盘、挂挡跟掰手腕似的、还没空调的车,那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冰,也太受罪了。
看他半天不吭声,眉头紧锁的样子,刘伟民以为他是不懂行,不知道都有哪些车可选,便好心地充当起了汽车销售顾问,如数家珍地给他介绍起来:
“你看啊,你要是喜欢气派点的、有官样儿的,那就弄辆苏联的伏尔加!”
“那是老大哥的产品,车身宽大,钢板厚实得跟装甲车似的,开出去绝对有面子!好多局级干部都坐这个。就是油耗高了点,跟喝水似的,一般人还真养不起。”
“你要是嫌伏尔加太笨重,那还可以看看日本车。”
“最近这两年,日本车进来不少,势头挺猛。像那个丰田皇冠,听说过没?”
说到皇冠,刘伟民眼睛都亮了,显然也是十分眼馋,他嘿嘿笑道:“那车,真叫一个漂亮。方方正正的,看着就精神!内饰做得那叫一个精致,坐进去跟坐沙发似的,又软又舒服。”
“最关键的是,听说那车还有空调!夏天开着,凉快得冻人!简直就是享受!”
“哦对了,还有那个达特桑,也挺皮实,省油。还有……”
刘伟民滔滔不绝地说着,刘青山一边听,一边在心里快速筛选。
伏尔加?
太笨重了。
一股子苏维埃工业的粗犷味儿,虽然结实,但开起来太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