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放虎归山?(1/2)
临安,皇宫。
宋理宗赵昀的龙气,一日衰过一日。纵有地涌猴儿酒这等天材地宝维系生机,也难挽其灯火将残之势。
御书房内,他斜倚软榻,面色枯槁,吐纳微弱。
瑞国公主赵瞳,也就是如今的顾王妃,正跪坐在榻边,亲手为他喂药。
“父皇,您可觉好转?”赵瞳看着父亲憔悴的模样,眼眶泛红。
“咳咳……”赵昀气若游丝地摆了摆手,“朕……朕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怕是……撑不了几日了。”
“父皇!”赵瞳泪珠滚落。
“痴儿,哭什么。”赵昀欲抬手为女儿拭泪,却连这般微小的动作也无力为继。
“人固有一死,朕……能看到顾渊为你披荆斩棘,得窥大宋光复之望,已是无憾。”
他竭力换了一口气,视线投向一旁侍立的常公公。
“北方……可有新消息传来?”
常公公趋前一步,躬身禀道:“回官家,八百里加急军报。神武军已下金国云州,其将完颜良弼自刎,五万守军皆降。”
“好!好!”赵昀精神陡然一振,枯黄的面庞上泛起一抹回光返照似的潮红。“顾渊……真乃朕之麒麟婿!朕未看错他!”
他挣扎欲起,被赵瞳急忙按住。
“父皇,您别激动,龙体要紧。”
“无妨。”赵昀摆手,“传朕旨意,命京湖制置使孟珙,一月内起兵三十万,出襄阳,与神武军遥相呼应,行全面北伐之策!”
“另,知会百官,朕将与孟珙同往。”
“官家,万万不可!”常公公大惊失色,急忙劝阻,“您龙体欠安,倘有不测……”
“无有不测!”
“朕就是要趁着金国君臣丧胆,趁着顾渊威势滔天,一鼓作气,将他们彻底打垮!”
“朕时日无多,要在瞑目之前,见我大宋龙旗,复插中都城头!”他眼中,燃着一股名为“夙愿”的烈火。
常公公还欲再言,却被赵昀一道严厉目光止住。
“还有一事。”赵昀的目光,重新落回到女儿身上,变得柔和起来。
“瞳儿,你与顾渊成婚,已近一月。朕……想在走之前,抱一抱外孙。”
赵瞳的脸,顿时红到了耳根,垂首不语,声若蚊蚋:“父皇……”
“朕知道,这事急不来。”赵昀一叹,“但你须谨记,你是朕之女,大宋公主,更是他的正妻。顾渊身侧女子再多,朕不干涉,但你,必须为他诞下嫡长子。”
“你若不甚明了其中关窍……可让你母后教你。”
“父皇!”
“这不仅关系到你的地位,更关系到……我赵氏江山的未来。”
“朕去之后,太子孱弱,朝局必生动荡。唯有你与顾渊的血脉,方是维系他与我大宋国运最稳固的纽带。”
赵瞳听着父亲的临终托付,心绪翻涌。她明白,父皇是在为她,为整个赵氏天下,做最后的布置。
“儿臣……儿臣记下了。”
……
云州城,主将府。
夜色深沉,府内却灯火通明。一队队神武军士卒手持火把,往来巡弋,肃杀之气充斥内外。
大堂中央,一张巨型沙盘之上,敌我旗帜交错林立。
顾渊、王五、陆文远及神武军十余名校尉,正围着沙盘,神情凝重。
“指挥使,云州已定。”陆文远指着沙盘,声线中难掩亢奋,“城内五万降卒已尽数缴械,分营看押。府库钱粮亦已点算完毕,足供我军一月之用。下一步,是否在此休整,静待孟珙大元帅的后军?”
自北伐以来,陆文远对顾渊的观感,已从敬畏,化为近乎盲从的崇拜。在他眼中,顾渊用兵,已臻化境。无论是长驱直入的时机,还是以势压人的破城之策,乃至那神鬼莫测的个人武力,都已超出他这等宿将的认知。
“不必。”顾渊的目光落在沙盘之上,声音清冷,不起波澜,“传令,大军明日启程,继续北上,兵指中都。”
“指挥使,是否太过急进了?”一名老成校尉忍不住出言,“我军连日奔袭,士卒疲敝。况云州初定,降卒未稳,若大军一走,城内再生变故,如之奈何?”
此言一出,立时有数名军官附和。
王五闻言,眉头微皱,瞥了顾渊一眼,未曾开口。他知晓,顾渊既有决断,便不容他人置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