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 > 第37章 夜聊

第37章 夜聊(2/2)

目录

娄晓娥站在门口,三十六岁的脸上还带着刚放下笔的柔和,

鬓角那两根银丝在灯光下看得真切,指尖沾着的墨水印还没擦干净。

见是他,立马侧身往屋里让,手里还不忘拽了拽衣襟:

“哎哟,你可来了!晚饭那阵儿我就琢磨,你今儿准得过来。

快进来,外头风凉,别冻着。”

刘清儒跟着进屋,反手轻轻把门带上,先往隔壁偏房的方向伸着脖子望了望,

声音压得低低的:“许晓睡熟了?今儿写作业没磨磨蹭蹭吧?

这孩子要是犯懒,你可得多催着点。”

“早睡得打呼噜了,作业傍晚就写完了,”娄晓娥说着,

转身从桌上端起温着的凉白开递给他,杯沿还冒着点热气,

“早就给你晾好的,温度正合适,快喝口润润嗓子。”

刘清儒接过碗,仰脖喝了大半口,顺势坐在堂屋的凳子上,

手指无意识地在桌沿儿敲了敲。

目光落在桌上摊开的笔记本上,上面“服装产销规划”几个字写得工工整整,

旁边还画着布料采购的流程图,线条勾得细致。

他嘴角一扬,指了指笔记本:“你这图改得真细致,

就凭你这份认真劲儿,往后指定能发大财。

现在都入夏了,离明年下半年政策松动没多远了,

得把该准备的事儿都提前想好,别到时候手忙脚乱。”

娄晓娥坐在他身边,把笔记本往他面前又推了推,指尖点着其中一页的成本核算表:

“我也是这么想的!你瞧这个成本核算表,我按现在的布料价先估算着,

等明年政策明确了,再根据当时的行情调整。

前期先敲定三款样式——姑娘们爱穿的碎花连衣裙、小伙子常穿的中山装,

还有老人们穿的宽松棉袄,这三款受众广,到时候咱的门面一铺开,容易打开口碑。

现在不急着动真格的,先把样式图细化好,等门面房落实了,

才能不浪费时间,您说是不是这理儿?”

“你想得对,没差!”刘清儒拿起笔记本翻了翻,眼里满是认可,

手指在纸页上顿了顿,话锋一转聊起四合院:

“咱这95号院人太杂,人多事杂啥都有,做买卖实在不方便。

我让人找好了巷里巷外五处带门面的四合院,

都是往后能传家的好地界,板上钉钉的好宅子。

头一处是主巷的一号院,这地儿得留着当咱刘家的根基——正对着巷口,

门面宽得能并排开三扇门,里头是三进院,规制讲究。

这院得留给敬国,他是家里的老大,将来他想用来干啥就干啥,咱不干涉。

这院子是压箱底的,必须攥在自家人手里,不能出半点差错。”

他喝了口凉水,接着说:“给你挑的是黑芝麻胡同中段那处,

离咱这95号院也就几步路,走着就能到。

门面宽两丈多,还带个小前院,到时候能搭个展示台,

把新做的衣裳挂上去,客人一看就清楚。

后院还有两间厢房,一间当你的设计室,摆张桌子铺布料画图都方便;

一间放缝纫机,加工和销售凑一块儿,省得来回跑。

许晓上学也近,不用早起赶路,多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