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 > 第38章 未来小规划

第38章 未来小规划(2/2)

目录

行,到时候多叫上几桌,热热闹闹的才好。”

“嘿嘿,那必须的!”刘清儒嘿笑了两声,又拿起笔记本翻了两页,手指点着纸页:

“加工队的事儿我也没急着定,让兄弟去跟以前认识的几个老裁缝唠了唠,

说要是明年有活儿请他们来,先把人惦记着,省得到时候找不着靠谱的人。

那些老裁缝手艺好,做出来的衣裳板正,客人也乐意买。”

两人就着灯泡的光,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从几处四合院的细节聊到布料行情,

说现在的棉布多少钱一尺,灯芯绒是不是受欢迎;

再到家里人的安排,敬国最近在忙啥,京茹的糕点手艺有没有进步;

还有许晓的上学问题,要不要提前找个好老师辅导功课。

话题转了好几圈,却没半点疲倦,越聊越有劲儿。

窗外的蛐蛐儿还在“唧唧”叫,屋里的灯光暖融融的,把两人的影子映在墙上,

一高一矮,透着老夫老妻的默契——都知道这些院子不仅是眼下的生意,

更是往后一大家子传家致富的根基,得稳稳当当铺垫好,不能出半点岔子。

聊到快半夜,刘清儒抬手揉了揉眼睛,起身往偏房看了眼,见许晓没醒,

才放轻脚步走到门口,轻声说:“我先回去了,明儿得去趟东单跟老王喝茶,

顺便问问政策的事儿。再让小五去黑芝麻胡同那处探探,看看住户搬得怎么样了。

老马头那边也得问问一号院的动静,别错过了消息。”

娄晓娥送他到门口,转身从门后拿起一件薄外套递给他,

叮嘱道:“夜里风大,穿上,别着凉了。

最近要是不忙,抽空就过来,跟我多说说黑芝麻胡同那处的院子,

我就盼着咱的新铺子早点开,心里踏实。”

“知道了,你快回屋吧,别冻着。”刘清儒接过外套穿上,

脚步轻得没声儿,走到院墙边,脚尖在墙根的石头上一点就掠上墙头,

回头冲她摆了摆手,才消失在夜色里,没影儿了。

娄晓娥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身影走远,才转身回屋,把笔记本拿过来,

把五处院子的名字和归属再核对一遍,生怕记错了。

又往偏房的方向望了望,听见许晓均匀的呼吸声,才放下心来。

她坐在桌前,看着笔记本上的字,脸上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明年的政策,黑芝麻胡同那处适配的院子,

主巷一号院这个家族根基,还有一大家子稳稳当当的好日子,

都在这慢慢铺垫的日子里,越来越近了,想着心里就热乎。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南锣鼓巷的槐树叶子,从浓绿熬成了浅黄;

墙角的蛐蛐儿,叫得没了盛夏时的劲儿;

晚风里,也悄悄添了几分凉意——夏天,就这么悄没声儿地走了。

刘清儒依旧过着忙忙碌碌,却又滋润舒心的日子。

今儿去找于丽说会话,明儿去跟秦京茹谈谈心;

别的地儿他也常去,可人家大多忙着带孙子,没多少空闲搭理他。

入秋的北京城,风刚扫过胡同里的落叶,一则消息就跟长了翅膀似的:

顺着城墙根儿、沿着胡同口,飞遍了大街小巷——停了近十年的高考,要开放了!

南锣鼓巷最先炸了锅。

大清早,巷口修鞋的老张头刚支起摊子,就被街坊四邻围了个严实。

他手里攥着锥子都忘了放下,只听有人急着嗓门喊:“老张,你听说没?

高考开了!我家小子要是能考,往后就不用在厂里当学徒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