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 > 第41章 今年的实际情况

第41章 今年的实际情况(1/2)

目录

秦淮茹抄起碗筷颠颠儿往厨房去了。

刘清儒往椅背上一靠,眼皮子一耷拉,就着闲空养起了神。

没多大工夫,院儿里就飘来张婶的大嗓门:“淮茹啊!明儿咱一块儿去菜市场呗?

听说刚到了新鲜白菜,水灵着呢!”

秦淮茹在厨房门口应得敞亮:“得嘞!明儿一早我准候着您,咱一块儿去!”

等秦淮茹从厨房回来,手里多攥着块半干的擦桌布,刚在桌上擦了两下,

就忍不住开了口:“你是没瞧见,今儿去粮店打油,排队排了小半个钟头!

现在这豆油啊,虽说还是八毛二一斤,可凭票供应的量又减了,

咱家用油要不要也省着点?孩子们那边我怕他们不够。”

她把擦桌布往桌边一撂,屁股往炕沿上一坐,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衣角,

眉头也皱了起来:“前儿张婶还跟我念叨,说她儿媳妇炒菜,舍不得放油,

孩子都不爱吃饭,可那油票就那么几张,再心疼也没法子不是?”

刘清儒猛地睁开眼,接过话头就顶了回去:“省啥省?别家咱不管,也管不着!

咱家该咋吃咋吃,你没事多往敬国、继祖、继业几个孩子家跑跑,

谁家要是缺啥了你就给他们带过去,家里都有小孩子,别亏着他们!有我在,你怕啥?”

他顿了顿,又想起啥似的,接着说:“今年的情况不怎么好,

粮店的糙米都涨到一毛四一斤了,精米更贵,一毛八!

粮本上的定量就那么多,要是想多买两斤,还得找关系托人,麻烦着呢!”

说着他坐直身子,手指在桌沿上敲了敲:“你还记得去年秋天不?

白菜才一分二一斤,今年倒好,刚上市就涨到两分五了!

今年雨水特别少,白菜收成不如去年,往后价格说不定还得涨,

咱家人多,得早做打算。”

秦淮茹叹了口气,眉头皱得更紧了:“可不是嘛!我今儿去菜市场,

瞧见有卖萝卜的,要三分钱一斤,比去年贵了一分!我问那摊主,咋这么贵?

他说今年种萝卜的少,进货价就高,没办法。

我想着家里腌萝卜快吃完了,咬咬牙买了五斤,花了一毛五,

还搭了两张蔬菜票,心疼得我哟!”

她顿了顿,又掰着手指头算:“还有山药蛋子,去年是一分八一斤,

今年都涨到两分三了,买十斤就得两毛三,还得用票。”

刘清儒点点头,附和着说:“你说的是!今儿我在厂里跟同事聊天,

他们说蜂窝煤还是三分钱一块,可凭票买,一户一个月就五十块,

要是不够用,就得去黑市买,黑市都涨到五分一块了,忒贵!

快退休的老李还说,他小儿子要结婚,想买块布做新衣服,

布票不够,托了好几个人才弄到两张,不容易啊!”

秦淮茹接过话茬,声音也低了些:“可不是嘛!布票才每人每年一丈六,

做件褂子就得用五尺,做条裤子得四尺,要是想做套新衣服,

就得攒好几年的票,哪儿那么容易!”

她往门口瞅了瞅,赶紧压低声音:“我前儿听胡同口的王奶奶说,

她孙子想买双新鞋,鞋票不够,去黑市买了一张,花了五块钱,这可真是贵得离谱!”

刘清儒皱着眉,重重叹了口气:“黑市的东西就是贵!市场里买肉,

凭票买是七毛五一斤,黑市都涨到一块五一斤了,差了一倍!”

秦淮茹点点头,伸手从桌上拽过针线筐,拿起鞋底就开始纳:“我听老张儿媳妇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