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傍晚的光景(2/2)
她又跟徐春妮聊了两句,问了问菜市场其他菜的价钱,才笑着摆手:
“我先走了啊徐婶儿,回见!”
说着就撒丫子往院门外走,心里琢磨着,得赶紧去坐三轮,别让大孙子等急了。
秦淮茹走后,徐春妮站在原地没动,手里还拎着那半满的菜篮子,
望着秦淮茹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她低头瞅了瞅菜篮子,想起方才秦淮茹说孙子会喊“枣糕”的模样,
眼神里满是羡慕——自己都57了,啥时候才能像秦淮茹那样,
有个小娃娃围着自己喊“奶奶”,能亲手给孙子做口爱吃的呢?
日头往西斜的时候,南锣鼓巷这四合院的青砖地上还留着点太阳的暖光。
阎埠贵背着手,绕着院儿里那棵老槐树慢慢转悠,脚尖时不时蹭蹭树根底下的青苔。
他眼睛却没闲着,跟扫院子似的,时不时往垂花门方向瞟——这可不是闲溜达,
他是掐着点儿呢,想瞅瞅各家下班回来的动静,顺便捡点邻里间的闲嗑,
回头也好跟老伴儿念叨念叨,省得晚上屋里没个声响。
“哟,老闫!您这是数槐树叶子呢,还是又在算计哪家的针头线脑啊?”
垂花门口突然传来何雨柱调侃的大嗓门。
紧接着就见他推着辆女式自行车进来,车把上挂着的布兜晃悠着,
里面铝制饭盒“叮当”响。
他胳膊肘搭在车座上,身子歪着,脸上挂着笑,一看就是跟人逗闷子的模样。
何雨水跟在车旁走,步子迈得轻快。
她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领口熨得平平整整,连个褶子都没有,
怀里紧紧抱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宣传科的文件。
见了阎埠贵,她赶紧停下脚步,脸上堆着笑打招呼:
“哟,您老这是遛弯儿呢?今儿天儿暖和,多转两圈舒坦!”
还没等阎埠贵搭话,东厢房的门帘“哗啦”一声被掀开,
刘清儒趿拉着布鞋走了出来,鞋底子在砖地上蹭出“沙沙”的响。
他刚睡醒,眼角还挂着点眼屎,抬手揉了揉眼睛,慢悠悠跨出屋门,
一眼看见何雨水,脸上立马乐开了花,嗓门也提了八度:“雨水回来啦?
继祖咋没跟你一块儿?他皮革厂今儿不加班啊,按理说早该到家了,
别是又被厂里同事拉着说事儿,没影儿了吧?”
“哥!”何雨水赶紧迎上去,胳膊肘轻轻碰了碰刘清儒的胳膊,脸上全是笑,
“他呀!早上出门特意告儿我,厂里今儿要盘库,可能得晚点儿。
他还说晚上想顺道去街口买碗卤煮,解解馋呢!让咱别等他吃饭。”
刘清儒往门口的竹凳子上一坐,“咚”地一声,凳子腿儿磕在砖地上。
他点了点头,又叹口气,手在膝盖上拍了拍:“这小子,在皮革厂干快十年了,
还是这么忙忙碌碌的,也不知道歇歇。真当自个儿是铁打的了?”
何雨水刚要应声,阎埠贵终于插上了话,手还背在身后:“铁柱啊,不是我说你,
这会儿挣点钱不容易,你得劝劝你家继祖,没事儿别乱花钱!
那卤煮有什么好吃的?油乎乎的,还不如回家喝碗粥舒坦。”
刘清儒斜了阎埠贵一眼,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耐烦,毕竟住对门几十年,
阎埠贵那点心思他门儿清:“得嘞,老闫,您就别操这份心了。
继祖挣的钱,想咋花就咋花,再说他今儿加班辛苦,吃碗卤煮咋了?
总比某些人天天算计着抠搜邻里的便宜强。”
阎埠贵被噎了一下,脸上有点挂不住,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