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 > 第51章 不一样的春节2

第51章 不一样的春节2(2/2)

目录

娄晓娥往屋里瞅了瞅,看见秦淮茹她们正往外走,笑着说:“可不是嘛!

这不听说地坛庙会开了,我们准备去逛逛!我小时候跟着我妈去逛过,那叫一个热闹,

有耍狮子的、踩高跷的,还有卖吹糖人的、捏面人的,花样多着呢!”

薛小凤也凑过来,语气带着怀念:“敢情你也去过!那可都是老黄历了,

我还记得有个老艺人吹糖人,吹得可像了,啥孙悟空、小老鼠,惟妙惟肖的。”

她儿媳妇张淑琴也笑着说:“我小时候也去过几回,以前的庙会是真热闹,

这次能重开不容易,咱们也沾沾喜气,看看热闹去。”

娄晓娥看向刚出屋门的秦淮茹,笑着问:“淮茹姐,你们这也是准备去看庙会?”

秦淮茹刚走到门口,闻言笑着应道:“你说这不是巧了吗?我们也正打算去呢!

正好,咱凑一块儿走,人多热闹!”

刘红燕凑过来,笑着说:“娄姨,干妈,这还真是赶巧了!

多个人多份乐子,咱这么多人逛庙会,指定是最热闹的一伙儿!”

“巧啥巧?”薛小凤笑着接话:“我们几个就是特意来找你们的。”

秦淮茹笑着问薛小凤:“小凤,你家棒梗呢?他不去啊?”

薛小凤撇撇嘴,一脸嫌弃:“他呀,甭提了!跟柱子喝了两盅酒,

早躺下挺尸了,废物点心一个,喝几口就晕菜!”

此时刘春燕拎着件厚衣裳跑出来,往自家儿子身上套:

“来,宝儿,麻利儿穿上,外头风硬,冻着可就不舒坦了!”

何雨水也气喘吁吁地赶回来,手里攥着个军绿色的小布包:

“来了来了!没耽误事儿吧?咱快走吧!”

秦淮茹笑着摆手:“没耽误,正赶趟儿!”

陶小蝶看了看天色,催促道:“行了行了,都别唠了,咱得抓紧走着,

再晚太阳都要落山了,逛不了多大一会儿了!”

孩子们也跟着喊:“走喽走喽!逛庙会去咯!买糖画去咯!”

一群人刚迈过垂花门的门槛,脚还没踩实呢,

就见西南角方向,于丽领着自家俩孩子,跨出小院的门走了出来。

老大于晨阳十五了,身板儿挺得笔直,跟棵小杨树似的,

手里拎着个鼓鼓囊囊的布兜,脸上没啥少年人的跳脱,倒透着股子沉稳劲儿。

九岁的闺女于丽娟,梳着俩翘翘的羊角辫,红棉袄外头套着件碎花儿罩衣,

小短腿倒腾得飞快,蹦蹦跳跳地跟在哥哥旁边,

俩眼睛亮闪闪的,嘴里不知道还说着什么。

于丽眼尖,一眼就瞥见了秦淮茹她们这一行人,立马咧开嘴笑,

扬着嗓子喊:“陶婶儿,淮茹姐、小凤姐、晓娥姐!过年好啊!

你们这浩浩荡荡的,也是奔着地坛庙会去?”

怀里抱着刘安中的陶小蝶,脚步一顿,笑着应道:“于丽啊,过年好过年好!

可不是嘛!正打算去庙会凑个热闹呢!你这娘仨,这怕也是要往那儿去?”

于晨阳跟着母亲往前凑了两步,规规矩矩地躬身打招呼:

“陶奶奶好,淮茹姨、小凤姨、晓娥姨,给您几位拜年了!”

于丽娟也学着哥哥的样子,小身子一欠,脆生生地喊:

“奶奶好!各位姨好!祝姨们新年吉祥!”

一时间,“姨好”“婶儿好”“奶奶好”“哥哥姐姐好”的叫声此起彼伏,热闹的很。

陶小蝶颠了颠怀里的孩子,再次催促:“行了行了,人都齐活了,咱赶紧走!

路上边走边唠,别耽误了逛庙会的工夫,麻利儿着呀!”

于丽赶紧点头,应声:“婶儿说的在理,是得抓紧了,去晚了怕就没好东西了!”

一行人重新动了身,女人们凑到一块儿,那可真是有说不完的话,

那叽叽喳喳的笑声,顺着风飘出去老远。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