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HE周璟安(中)(2/2)
“朕刚下朝便听闻庭儿和璟安过来了,于是来看看。”他的目光在邵庭和周璟安身上停留一瞬,算是打过招呼。
邵庭、周璟安以及殿内宫人立刻起身,恭敬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邵弘随意地摆了摆手,“都平身吧。”
他径直走到汐贵妃面前,十分自然地伸出手,亲自将正要屈膝的汐贵妃扶起,动作间带着亲昵,语气也放缓了些:
“爱妃不必多礼。”
汐贵妃就着他的手站起身,神色平静,微微颔首:“谢陛下。”
邵弘的目光在殿内流转,最终落回汐贵妃身上,试图寻找话题:
“爱妃今日气色甚好,这静和宫的花草经你打理,倒是越发有生气了。”
汐贵妃闻言,只是微微抬眸,唇角勾起一抹标准而疏离的浅笑,语气平淡:
“皇上,是宫中一草一木都盛着天子的福气,才长得更加别致,并非臣妾的功劳。”
她轻轻摇动团扇,目光并未在邵弘身上多做停留,转而望向窗外的庭院,一副不愿多言的模样。
邵弘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与失落。
他自然能感受到汐贵妃这份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淡,这并非是第一次。
很明显,汐贵妃是故意冷落皇帝的。
邵弘曾许诺带她离开樊笼、永不选秀的誓言早已成空,后宫新人不断,她虽维持着贵妃的体面,却早已将心门紧闭,不再对他抱有任何期待。
殿内气氛一时有些凝滞,邵庭和周璟安作为晚辈,自然也不敢开口。
恰在此时,一名御前侍卫快步走入,在门口恭敬禀报:“陛下,刑部尚书李大人有紧急政务求见,已在御书房等候。”
邵弘像是找到了台阶,立刻收敛了神色,恢复了帝王的威仪,对汐贵妃道:
“罢了,爱妃好生歇着,朕先去处理政务。”
他又看了一眼邵庭和周璟安:“庭儿,璟安,你们多陪陪贵妃。”
“是,儿臣恭送父皇。”邵庭与周璟安躬身行礼。
邵弘点了点头,转身大步离去,背影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仓促。
直到皇帝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宫道尽头,殿内那层无形的紧绷感才缓缓消散。
邵庭看向母亲,眼中带着关切与不解,轻声问道:“母妃,您与父皇为何如今这般生疏了?”
他记忆中,幼时父母如胶似漆,常有温情时刻,绝非如今这般冷淡。
汐贵妃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呷了一口,目光掠过眼前恩爱般配的邵庭与周璟安,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最终化为一声极轻的叹息。
“曾几何时,母妃与你父皇,也曾有情浓意切之时。”
她的声音飘忽,带着些许回忆的朦胧:“母妃也并非生来便是这般精于算计、冷心冷情之人。”
她的语气渐冷,染上一丝淡淡的嘲讽与苦涩:“无非是在这吃人的深宫里,经历的暗杀、构陷、绊子多了,一次次从鬼门关爬回来,心便一点点冷了。”
“最后不得不为自己、为庭儿你,磨砺出一身尖刺与铠甲罢了。”
汐贵妃放下茶盏,目光平静却带着洞悉一切的悲凉:“母妃出身微寒,无母族可依仗。或许正因如此,你父皇便下意识觉得,母妃就该是那温婉顺从、逆来顺受的解语花,合该体谅他的一切事情。”
她轻笑一声,笑声里却无半分暖意:“体谅他身不由己不得不坐上这皇位,体谅他不得不迎娶家世显赫的皇后以平衡朝堂势力,体谅他不得不与别的女人生下嫡子稳固国本……”
“体谅到最后,连我的皇儿,都不得不被装作公主,甚至常年不能开口言语,以求一线生机。”
“可即便是这样,我的皇儿还是差点被暗害致死。”
她的目光重新聚焦在邵庭身上,冰冷渐渐褪去,化为深沉的母爱与释然:
“如今,总算苦尽甘来,庭儿你也寻得良人,平安顺遂。母妃如今别无他求,只愿我的庭儿能一世安康喜乐,便是最好。”
至于爱情?她早已不再奢求。
汐贵妃执起团扇,轻轻摇动,语气柔婉依旧,吐出的字句却冰冷如刃:“母妃如今啊,只把你父皇当作一个消遣的对象罢了。”
“毕竟宫里还有宜嫔、兰贵人她们,总会赶着趟儿去哄他开心,不必母妃费心。”
她笑着看向邵庭,笑容温婉,却带着看透繁华后的寂寥:
“庭儿不必为母妃忧心。母妃早已过了沉溺情爱嗔痴的年岁。如今能时常见到你们,说说话,养养这些花花草草,日子清净自在,母妃心中很满足。”
邵庭看着母亲平静的侧脸,心中酸涩难言。除了周璟安外,汐贵妃给了他最毫无保留的爱。
他无法苛责,更无力改变父皇母妃之间经年累月积下的冰墙。
他最终只是轻轻握住母亲的手,低声道:“儿臣明白了,母妃觉得舒心便好,庭儿始终站在您这边。”
或许,只有当父皇真正想明白母妃疏远的根源,并愿意为之做出切实的改变时,那道冰封的心门,才有融化的可能。
而这一切,只能交由时间,亦或缘分。
情之一字,最是难解。
并非所有深情都能得到回应,也并非所有辜负都能等来救赎。
帝王之爱,雨露均沾,本就是奢望;而真心一旦冷却,再想焐热,更是难如登天。
世间多少怨偶,不过是在繁华落尽后,守着各自的孤城,度过余下的漫长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