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气候边缘 > 第236章 冰盖之踵

第236章 冰盖之踵(2/2)

目录

便在这时,李墨飞的手机响起提示音。他看了一眼,略显惊讶:“里格诺特教授回邮件了。这么快...”

他迅速浏览邮件内容,表情从惊讶变为严肃,最后变得异常凝重。

“他说什么?”陈曦忍不住问。

李墨飞将手机屏幕转向陈曦:“他说我们的发现与他团队最近的观测结果高度一致。他们已经在西南极观测到接地线加速后退和冰流速加快的现象。他愿意提供他们所有的数据给我们,但希望我们能尽快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因为...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糟。”

陈曦感到一阵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一方面,自己的发现得到了世界顶尖专家的确认,令人欣慰;另一方面,这个确认意味着人类可能正面临着一个比预期更严重的气候危机。

“他还说了什么?”陈曦问。

李墨飞继续阅读邮件:“他说...‘西南极冰盖可能已经越过了某个临界点,变化已经变得不可避免且不可逆转。我们现在能做的,可能是适应而非预防。’”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只有服务器轻微的嗡鸣声。窗外,北京城已经完全苏醒,车流声隐约可闻,无数人开始新的一天,对南极正在发生的、可能改变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

“我们需要立即行动。”李墨飞打破沉默,“我会协调所有需要的资源。你继续完善模型,整合里格诺特教授提供的数据。我们需要尽可能准确的预测,越快越好。”

陈曦点头,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如千钧。她重新坐回电脑前,深吸一口气,准备投入新一轮的工作。

就在她准备开始工作时,李墨飞把手轻轻放在她肩上:“记住,陈工,我们正在做的可能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科学工作之一。不要被压力压垮,但要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陈曦抬头,看到李墨飞眼中罕见的脆弱与坚定的混合。她郑重地点头:“我明白,李总。我会尽全力的。”

李墨飞离开后,陈曦收到了里格诺特团队发来的数据包。解压缩后,她被数据的丰富和精细程度震惊了——高分辨率冰下地形图、基底滑移条件测量、冰芯钻探数据、海洋温度长期监测记录...这简直是极地冰盖学家的宝藏。

她开始将这些新数据输入模型,一步步完善模型的物理过程。随着更多数据的加入,模型的预测结果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令人担忧。

中午时分,李墨飞回来了,带来了午餐和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刘宇。

“刘博士听说你的发现,很想了解一下。”李墨飞解释道,“他在复杂系统建模方面很有经验,可能能提供一些帮助。

陈曦有些紧张地向刘宇介绍了她的发现和模型结果。刘宇安静地听着,偶尔问一两个切中要害的问题。

听完汇报后,刘宇沉思了片刻,然后说:“你的模型很出色,但可能忽略了一个关键反馈机制。”

他走到白板前,画了一个简图:“当冰盖流失,海平面上升时,暖水更容易侵入冰架底部,进一步加速冰架融化和接地线后退。这是一个正反馈循环,可能会导致变化加速进行。”

陈曦恍然大悟:“您说得对!我确实没有考虑到这个海平面-冰架相互作用的反馈机制。”

三人立即开始工作,将这一新机制加入模型中。刘宇不愧是复杂系统专家,很快就提出了一个简洁而优雅的数学公式来描述这一过程。

修改后的模型重新运行。这一次,结果更加令人震惊——加入正反馈机制后,西南极冰盖失稳的速度比之前预测的快了约25%。

“天啊...”陈曦看着新结果,不由自主地低语。

李墨飞的表情异常严肃:“我们需要立即准备一份初步报告。这个发现太重要了,不能等到所有分析都完成。”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三人分工合作:陈曦继续完善模型和验证结果;刘宇帮助优化模型算法;李墨飞则开始起草向相关部门和国际科学界通报的初步报告。

傍晚时分,报告完成了。李墨飞将其发送给几个最关键的联系人后,回到陈曦的办公室。

“报告已经发出去了。”他说,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现在,我们只能等待回应,同时继续完善我们的分析。”

陈曦点头,目光仍没有离开屏幕上的数据。那个微弱的信号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清晰的模式,一个讲述着南极冰盖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故事。

窗外,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橘红色。北京城的灯光开始一盏盏亮起,又一个平凡的夜晚即将来临。

但在陈曦的办公室里,三个人都知道,人类对地球气候系统的理解可能正在经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西南极冰盖那微弱的心跳,正在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快,讲述着一个关于变化、挑战和不确定未来的故事。

而他们,可能是最先听到这个故事的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