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270章 初见招福

第270章 初见招福(1/2)

目录

“王会长,为人民服务的感觉如何?”

“哈哈,之前朝廷只往县里索取钱粮,我身为一县父母,不得不拷粮一县子民。”嵩县会长王启源唏嘘道,“如今县里只往总会索取钱粮,我身为一县父母,分粮供养一县子民,这真是为官乐事,乾坤颠倒啊。”

众人听了前嵩县知县,现嵩县会长之言,不免有些好笑,好笑中又透着深意。

总务院院长黄必昌笑道:“你是开心了,但可把我们总会愁坏了,四县之民,粮食短缺,都需要保民商行运粮贴补到各杂货店,十八个小学午餐供应,消耗也是极为可怖,现在周会长早上都开始节食了,就盼着赶紧夏收能缓一缓。”

周怀民叹道:“总会盼着夏收,朝廷盼着夏收,山贼土寇们也盼着夏收。”

王启源听了颇有感触,兴办书院学校,此乃士人乐事。

但周会长这手笔,实在令自己震惊,令所有县会长震惊,令附近乡绅、士子、朝廷官员震惊。

当初听他说,还以为只是空想,可谁想到真的说干就干呐!

建筑厂入驻本县,县内三所小学拔地而起。

总会布告:所有适龄儿童,应收尽收,午餐全免,着令招募善厨妇女,及校餐管事。

自己捧着布告的手,微微颤抖,就冲着这件千古未有之伟业,自己拼了这条命,也要做好!

他引着一行人进入县城,道:“这其实还是农会想帮村民减轻负担,这些小子们在校吃饱了,就少耗家里粮米盐巴,同时也解决了十几户村民就业。”

“我们一路来,到地里也打听了,家家歉收,不过免除会粮,撑到秋收是没有问题的。我看村民都还不知道免除之事。”

王启源带着众人进城:“是,我考虑到村民手里有余粮,就会乱花,想等到收粮时再说。”

禹允贞问道:“王会长,村民把粮食看的像金豆子一样,怎么会乱花呢?”

王启源道:“对于村民来说,这世上还有比粮食更重要的东西,就是子嗣。他们会用粮买儿子。”

保户院院长苏绍第经常在村民之间解决纠纷,他道:“就是人口贩卖。有生不出儿子,或者死了儿子的,想买大胖小子,或者给儿子买个童养媳。”

周怀民夸赞道:“不愧是老知县,王会长对民情掌握比其他会长强许多。”

进了县城,街道有民妇在清扫,两旁铺面林立,路上熙熙攘攘。有拉粪便的货夫从旁推车而过,边走边打招呼:“县尊!吃饭了么?”

王启源屏住呼吸,微笑点头。

“这些洒扫老妇,都是孤寡户,干不了打麦挑水的重活,家里私田包租给别人,在县城月领一斗,干些洒扫。”

商务院院长周怀祺,看着远去的粪车,从挎包中取出一纸。

“王会长,我们此来,可没有空手啊,给你送上一份大礼。”

王启源接过来一看,大为惊喜,竟是嵩县昌荣肥厂的商契。

“太好了!我看咱们民报,巩县竟然一亩收了两石,真乃祥瑞啊~有水、有肥,让村民收入翻了一番,但比起朝廷征税等支出却降了一番,这一来一去,村民怎能不富?”

报社总编苏文佩笑道:“那也是咱格学的功劳,可不是什么祥瑞。”

王启源道:“习惯了,习惯了。格学好啊,我在丁香集吃小摊就发现了。格学能让村民致富,所以我是支持新学的,在援助团传帮带之下,我县也成立了打井队,就等着白窑工具厂送来打井设备。”

周怀民点头道:“现在都忙着收麦,各厂基本停转,可以等一等,秋种咱们也有新种子,可以宣讲一下。黄至光呢?”

“黄宣教带着社兵在湖边操练水兵。”

“啊?”众人皆吃惊。

一行人来到县外两里,此处地势低洼,伊水在此形成一个小湖。

岸边停了十几只小板船,社兵们在操练划船和跳船。

黄至光远远见一行人来,正是周会长和王会长等人。

“你这是在捣鼓啥?”

黄至光看了看王启源,答道:“周会长,县边刚好有这么一个小湖,我和王会长三人商量,咱这里修建码头,想吸引汝州来的商人,到嵩县码头换船,咱们护航,顺着水路北上龙门码头,能省不少力气和车马,就先找了一些渔船,操练起来。”

“哦?”周怀民与张国栋惊喜,颇有兴致在岸边来回观看操练,“这么说,咱保民营也有自己的水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