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 第264章 三关御敌初交锋

第264章 三关御敌初交锋(1/2)

目录

第一折细查防务补疏漏

晨露未曦,冀州城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姜维身着轻便铠甲,带着两名亲兵,早早出了太守府,朝着雁门关方向疾驰而去。距离王凌约定进攻的日子只剩二十天,虽然各防线已初步部署完毕,但他始终放心不下,决定亲自巡查各关隘,找出潜在的疏漏。

两日后,姜维抵达雁门关。张翼早已率领士兵在关隘前等候,见姜维到来,连忙上前见礼:“将军一路辛苦,雁门关防务已按您的吩咐加固完毕,您且随我查看。”姜维点头,跟着张翼登上雁门关城楼。

站在城楼上远眺,只见关隘两侧的山崖上错落有致地修建着数十座堡垒,每个堡垒前都架着连弩和投石机,士兵们手持兵器,正沿着堡垒巡逻。关隘下方的道路被挖开数道深沟,沟内布满尖刺,只留下一条仅供单人通过的窄道,两侧还设置了拒马。

“目前关隘内驻守三万士兵,分为三班轮流值守,每班值守四个时辰,确保时刻有人警戒。堡垒内储存了足够三个月的粮草和弩箭,即便被围困,也能坚守一段时间。”张翼指着各处防御工事,详细向姜维禀报。

姜维目光扫过防线,突然指着右侧山崖上的一座堡垒问道:“那座堡垒距离主关隘较远,若是曹魏军队从侧面偷袭,如何与主关隘呼应?”张翼顺着姜维手指的方向看去,眉头微微皱起:“这座堡垒是上个月刚修建的,因地势陡峭,与主关隘之间只有一条狭窄的山路,士兵往返需要半个时辰,确实存在呼应不及时的问题。”

姜维沉吟片刻,道:“立即派士兵拓宽山路,在山路两侧设置信号塔,一旦堡垒遇袭,便点燃狼烟,主关隘收到信号后,派骑兵从后山绕过去支援。另外,在堡垒内多配备五十架连弩和两千支弩箭,增加防御能力。”张翼连忙应下,当场叫来副将,吩咐其按照姜维的命令执行。

随后,姜维又查看了关隘内的粮仓和军械库。粮仓内的小麦和粟米堆积如山,士兵们正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将旧粮搬到外面晾晒,防止发霉。军械库内,长枪、弯刀、铠甲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连弩被单独放在防潮的木架上,弩箭用麻布包裹着,堆放在墙角。

“粮仓和军械库的守卫情况如何?”姜维问道。张翼回道:“每个库房都安排了百名士兵日夜看守,库房钥匙由三名将领共同保管,只有三人同时在场,才能打开库房大门。另外,我们还在库房周围挖掘了陷阱,陷阱上方用杂草覆盖,若有敌人潜入,定会触发陷阱。”

姜维满意地点点头,又来到士兵的营房查看。营房内干净整洁,士兵们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武器放在床头的架子上。此时正值士兵换班休息,不少士兵正围坐在一起擦拭兵器,还有些士兵在营房外的空地上练习劈砍。

“士兵们的士气如何?有没有出现抱怨或懈怠的情况?”姜维拉住一名正在擦拭长枪的士兵,轻声问道。那名士兵见是姜维,连忙站起身,恭敬地回道:“将军放心,兄弟们都知道接下来的大战关系到蜀汉的存亡,个个都憋着一股劲,只想早日和曹魏军队交战,立下战功。只是最近天气转冷,部分士兵的冬衣还未发放到位,夜里值守时有些寒冷。”

姜维心中一紧,转头对张翼道:“立即统计需要冬衣的士兵人数,让人快马加鞭赶回冀州,让诸葛瞻优先调配冬衣到雁门关,务必在五日内将冬衣发放到每个士兵手中。另外,给士兵们的伙食再改善一些,每日加一顿热汤,让大家能暖暖身子。”张翼连忙点头,当场让人去统计人数。

离开雁门关后,姜维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壶关。廖化得知姜维前来,亲自率领将领们在关隘外迎接。壶关的防御工事与雁门关有所不同,因壶关地势平坦,易攻难守,廖化便在关隘前修建了三道土墙,土墙之间挖掘了深沟,沟内灌满了水,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目前壶关驻守三万士兵,其中一万名士兵负责防守土墙,一万名士兵在关隘内待命,随时准备支援,还有一万名士兵在关隘后方的山林中埋伏,若曹魏军队突破土墙,便从后方夹击。”廖化一边带领姜维查看防线,一边介绍道。

姜维走到第一道土墙前,用手敲了敲土墙,感受着墙体的硬度:“土墙的厚度和高度足够,但若是曹魏军队使用投石机轰击,恐怕难以抵挡。”廖化叹了口气:“将军所言极是,我们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只是时间紧迫,来不及修建更坚固的防御工事,只能在土墙后堆放沙袋,减缓投石机的冲击力。”

姜维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河流上,突然眼前一亮:“壶关附近有条大河,我们可以派人挖一条水渠,将河水引到土墙前的深沟中,再在水渠两侧设置闸门。若是曹魏军队使用投石机,便打开闸门,让河水淹没他们的投石机阵地;若是他们发起冲锋,也能阻碍他们的前进速度。”

廖化眼前一亮,连忙道:“将军这个主意好!我这就派士兵去挖掘水渠,争取在十日内完工。”姜维点头,又查看了埋伏在山林中的士兵。山林中的士兵们穿着与树叶颜色相近的伪装服,手持连弩,正趴在草丛中一动不动,若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他们的踪迹。

“埋伏的士兵要注意隐藏行踪,每日更换一次埋伏地点,防止被曹魏军队的斥候发现。另外,在山林中设置陷阱,比如绊马索、落石陷阱等,增加曹魏军队的伤亡。”姜维叮嘱道。廖化一一记下,承诺会尽快落实。

巡查完雁门关和壶关后,姜维又前往西羌边境。阿狼和新到的五千西羌骑兵早已在边境线上搭建了营寨,营寨外设置了数道警戒线,士兵们骑着马,正沿着警戒线巡逻。见到姜维到来,阿狼连忙迎上前:“将军,西羌骑兵已全部到位,随时准备迎战曹魏军队。”

姜维跟着阿狼走进营寨,只见营寨内的帐篷排列整齐,士兵们正围着篝火,擦拭着弯刀和弓箭。阿狼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帐篷道:“那是咱们的议事帐篷,里面挂着西羌边境的地图,咱们一起商量下防御部署吧。”

走进议事帐篷,姜维看着地图上标注的防御点位,问道:“目前西羌边境的防御重点在哪里?”阿狼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峡谷道:“这个峡谷是曹魏军队绕道西羌的必经之路,我们在峡谷两侧的山坡上埋伏了两千名骑兵,在峡谷入口处设置了拒马和滚石,只要曹魏军队进入峡谷,就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姜维仔细观察地图,发现峡谷后方还有一条小路,虽然狭窄,但勉强能容纳一人一马通过:“这条小路为何没有安排防守?若是曹魏军队派小股部队从这里绕过去,就能避开峡谷的防御,偷袭咱们的后方。”阿狼脸色一变,他之前从未注意到这条小路:“都怪我大意,没发现这条小路,我这就派五百名骑兵去防守。”

姜维摇头道:“五百名骑兵不够,这条小路地势险要,派一千名骑兵驻守,在小路两侧设置陷阱,同时派斥候沿着小路巡查,防止曹魏军队提前察觉。另外,在营寨内储备足够的粮草和水源,若是被围困,也能坚持一段时间。”阿狼连忙应下,当场安排士兵前往小路驻守。

巡查完所有防线后,姜维返回冀州。此时距离王凌进攻的日子只剩十天,他召集张翼、廖化、诸葛瞻、阿狼等人来到太守府议事厅,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一一告知众人,同时再次强调各防线的职责,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

“接下来的十天,大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密切关注曹魏军队的动向,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报各防线。另外,让士兵们加强训练,熟悉防御战术,确保在战斗中能灵活应对。”姜维看着众人,语气严肃地说道。众人齐声应下,纷纷起身离开,返回各自的防线,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第二折斥候探敌传情报

夜色如墨,晋阳城外的一处密林中,两名蜀汉斥候正趴在草丛中,目光紧紧盯着远处的曹魏军营。他们是陈默手下的斥候,奉命前来探查曹魏军队的动向,已经在这里潜伏了三天三夜。

“你看,曹魏军营的灯比昨天多了不少,而且营寨的范围也扩大了,恐怕是援军到了。”其中一名斥候压低声音,对身旁的同伴说道。同伴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曹魏军营内灯火通明,人影攒动,营寨外的帐篷一排排延伸出去,比三天前看到的规模大了将近一倍。

两人不敢耽搁,等到天蒙蒙亮,趁着曹魏士兵换班的间隙,悄悄退出密林,朝着冀州方向疾驰而去。三日后,他们终于抵达冀州,顾不上休息,直接赶往太守府,向姜维禀报情况。

“将军,我们在晋阳城外潜伏了三天,发现曹魏军营规模扩大了一倍,营内灯火增多,士兵数量明显增加,推测是洛阳派来的三万援军已经抵达。另外,我们还看到曹魏军队正在打造攻城器械,有投石机、攻城梯,还有不少士兵在练习攀爬城墙,看样子是在为进攻做准备。”其中一名斥候气喘吁吁地说道,同时递上绘制的曹魏军营分布图。

姜维接过分布图,仔细查看起来。图上清晰地标注了曹魏军营的位置、帐篷数量、攻城器械的存放地点以及士兵的训练区域。他指着图上的一处高地问道:“这个高地上没有帐篷,也没有士兵活动,是什么地方?”斥候回道:“这个高地地势较高,能俯瞰整个军营,我们猜测是曹魏军队的了望台,只是我们潜伏的位置较远,没看到上面有士兵驻守。”

姜维沉吟片刻,道:“立即派陈默亲自去探查,确认高地上是否有了望台,以及曹魏军队的具体兵力部署和攻城器械的数量。另外,让他留意曹魏军队的粮草运输路线,若是能找到他们的粮道,或许能在开战前截断他们的粮草供应。”亲兵连忙应下,转身去通知陈默。

陈默接到命令后,当晚便乔装成曹魏士兵,混入晋阳城中。他凭借着之前潜入晋阳的经验,轻车熟路地来到曹魏军营附近,找到一处隐蔽的山洞,作为临时的观察点。

接下来的五天里,陈默白天潜伏在山洞中,观察曹魏军营的动向,晚上则趁着夜色,悄悄靠近军营,收集更多情报。他发现高地上确实修建了了望台,每个了望台上有两名士兵值守,手持望远镜,密切监视着周围的动静。军营内共驻扎八万士兵,其中三万是洛阳派来的援军,五万是原本驻守在并州的军队。攻城器械方面,共有投石机两百台、攻城梯一百五十架,还有五十辆冲车,目前都存放在军营西侧的器械库中。

此外,陈默还发现了曹魏军队的粮草运输路线。他们的粮草主要从洛阳运来,经晋阳城外的一条官道运往军营,每天有十支粮队,每支粮队有五十辆马车,由五百名士兵护送。粮道两侧虽然有士兵巡逻,但巡逻间隔较长,存在偷袭的可能。

掌握这些情报后,陈默趁着夜色,悄悄离开了晋阳,朝着冀州方向返回。七日后,陈默抵达冀州,直接来到太守府,向姜维详细禀报了探查结果,并递上绘制的详细兵力部署图和粮道分布图。

姜维看着分布图,脸上露出凝重的神色:“八万大军,两百台投石机,若是全力进攻,雁门关和壶关的防御压力会很大。不过,他们的粮道存在漏洞,我们可以派一支精锐部队,在粮道上设伏,截断他们的粮草供应。一旦粮草短缺,曹魏军队的士气就会低落,进攻能力也会大大减弱。”

众人纷纷点头,张翼道:“我愿意率领五千骑兵,去粮道上设伏。曹魏粮队每天有五百名士兵护送,五千骑兵足够应对,一定能截断他们的粮草。”姜维摇头道:“不行,雁门关需要你驻守,不能轻易离开。廖将军,壶关的防御相对稳固,你可派三千骑兵,由陈默带领,去执行截断粮道的任务。陈默熟悉晋阳附近的地形,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廖化和陈默同时起身应道:“末将遵命!”姜维继续道:“陈默,你带领三千骑兵,先去粮道附近勘察地形,选择一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地方设伏。待粮队经过时,先派一小股士兵骚扰粮队,将护送的士兵引开,再派主力部队抢夺粮草,烧毁粮车。切记,不可恋战,得手后立即撤离,防止曹魏军队反扑。”陈默点头,将姜维的命令牢记在心。

次日清晨,陈默率领三千骑兵,悄悄离开了冀州,朝着曹魏粮道方向疾驰而去。与此同时,姜维也派人将曹魏军队的最新动向通报给雁门关和西羌边境的守军,让他们做好应对准备。张翼接到消息后,立即加强了雁门关的防御,在关隘前增加了二十架投石机和五十架连弩,同时派斥候沿着关隘两侧的山林巡查,防止曹魏军队从侧面偷袭。阿狼则在西羌边境的峡谷和小路中增设了更多陷阱,派士兵日夜值守,确保不会让曹魏军队绕道而过。

陈默率领骑兵抵达曹魏粮道附近后,经过两天的勘察,最终选择在一处山谷中设伏。山谷两侧的山坡陡峭,中间的道路狭窄,正好能容纳粮队通过。陈默将三千骑兵分为三队:一队一千人,埋伏在山谷左侧的山坡上,负责攻击粮队的前部;一队一千人,埋伏在山谷右侧的山坡上,负责攻击粮队的后部;还有一队一千人,隐藏在山谷后方的密林中,负责拦截逃跑的曹魏士兵和烧毁粮车。

布置完毕后,陈默派两名斥候前去探查粮队的行踪。两日后,斥候回报,粮队将于明日午时经过山谷。陈默立即召集士兵,再次强调作战计划,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

次日午时,远处传来马蹄声和车轮声,曹魏粮队缓缓进入山谷。粮队前部是两百名骑兵,中间是五十辆粮车,后部是三百名步兵,正小心翼翼地沿着道路前进。当粮队全部进入山谷后,陈默一声令下,左侧山坡上的骑兵率先发起进攻,箭矢如雨点般射向粮队前部的曹魏骑兵。

曹魏骑兵毫无防备,纷纷中箭落马。粮队后部的步兵见状,连忙举起盾牌,想要保护粮车,右侧山坡上的骑兵趁机发起进攻,挥舞着弯刀,朝着步兵冲去。山谷中的喊杀声瞬间响起,曹魏士兵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陈默率领山谷后方的骑兵冲了出来,拦住了逃跑的曹魏士兵,同时命令士兵点燃火把,烧毁粮车。熊熊大火燃起,粮车被烧得噼啪作响,粮食在火中化为灰烬。经过一个时辰的厮杀,曹魏士兵死伤过半,剩下的人见大势已去,纷纷跪地投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