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拓土安边固西疆(1/2)
第一折探察边情定方略
延城的夏日常被热风裹挟,城外绿洲的麦田翻涌着金色浪涛,新修的水渠如银带穿梭其间,将清水引入每一片良田。姜维处理完互市革新的收尾事务,刚歇下不久,西域北境的加急奏报便送到了案头。奏报由派驻伊吾卢的校尉邓芝传来,字里行间透着紧迫:北境草原的呼衍部与车师后部结盟,近来频繁袭扰边境哨所,劫掠往来商队,甚至扣押了两名前往草原通商的中原商户,索要巨额赎金。
“呼衍部向来依附曹魏,车师后部虽早年归附,却一直首鼠两端。”姜维手指轻叩案几,目光落在西域舆图上的北境地带,“如今二者勾结,显然是见西域日渐繁荣,心生觊觎,又或是受了曹魏暗中挑唆,妄图搅乱边境。”
他当即传召郭淮、张翼、邓芝(刚从北境赶回述职)及几位熟悉草原情势的幕僚议事。帐内烛火通明,舆图上的山川河流、城池驿站标注得一清二楚。
邓芝身着风尘仆仆的铠甲,躬身禀报:“将军,呼衍部首领轲比能勇猛好战,麾下有骑兵三万余,善长奔袭;车师后部国王狐兰支掌控着天山北麓的要道,麾下也有万余兵力。二者结盟后,已连续三次袭扰我边境哨所,烧毁两座驿站,劫掠商队物资无数。末将率部驰援时,他们又迅速撤回草原,行踪飘忽,难以追击。”
张翼皱眉道:“北境草原辽阔,戈壁与绿洲交错,我军骑兵数量不足,若贸然深入追击,恐遭埋伏。且呼衍部与周边多个小部落素有联系,一旦战事扩大,这些部落若群起响应,局面将难以收拾。”
郭淮补充道:“如今西域内部刚刚安定,诸国兵力多用于守卫本土与协助基建,抽调过多兵力北上,恐导致内部空虚。再者,北境粮草补给线漫长,若长期驻军对峙,对屯田储备也是不小的压力。”
姜维静静听着众人的分析,指尖在舆图上的伊吾卢、车师后部都城交河城一带缓缓划过:“诸位所言皆是实情,北境问题不可急于求成,但也绝不能纵容。若任由呼衍部与车师后部肆虐,不仅会破坏商路安全,还会动摇诸国归附之心。”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解决北境之患,需分三步走:第一步,探察虚实,摸清呼衍部与车师后部的兵力部署、粮草囤积地及结盟的深层缘由;第二步,分化瓦解,利用部落间的矛盾,离间呼衍部与车师后部的关系,争取中立部落的支持;第三步,稳扎稳打,以防御为基础,逐步推进,拔除其袭扰据点,最终实现边境长治久安。”
为落实第一步计划,姜维决定派遣两支斥候小队深入北境。一支由张翼麾下的校尉王平和率领,伪装成草原商队,探查呼衍部的营地布局与兵力动向;另一支由邓芝麾下的将领王欣带领,前往车师后部周边,联络当地亲汉的部落首领,了解狐兰支的真实意图与内部矛盾。同时,他下令加固北境沿线的哨所与驿站,增派兵力驻守,要求各哨所加强巡逻,遇袭时坚守待援,不得擅自追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此次探察,务必隐蔽行事,切勿打草惊蛇。”姜维叮嘱王平与王欣,“若遇紧急情况,可点燃信号烟火,附近哨所会迅速驰援。你们的核心任务是收集情报,而非与敌军交战。”
二人领命后,即刻挑选精锐士兵,换上草原服饰,携带少量货物与干粮,悄悄向北境进发。
与此同时,姜维亲自前往鄯善、龟兹等国,与诸国国王商议北境防御事宜。鄯善国王尉屠耆当即表示:“呼衍部袭扰边境,也影响我国与草原的贸易往来,我鄯善国愿出三千骑兵,协助朝廷守卫北境要道。”
龟兹国王也道:“我国北部与车师后部接壤,若其势力扩张,我国也将受威胁。我愿提供粮草万石,并派遣工匠协助加固边境防御工事。”
其他诸国国王也纷纷响应,或出兵,或出粮,或提供物资支援。姜维见状,心中安定不少:“有诸国鼎力相助,北境防线定能固若金汤。待探察情报传回,我们便制定具体的用兵方略,一举解决边患。”
十余日后,王平与王欣陆续传回情报。王平带回了呼衍部的详细情况:呼衍部营地位于蒲类海附近,主力骑兵部署在营地周边,粮草囤积在营地西侧的山谷中,由千余士兵守卫;轲比能此次结盟车师后部,并非真心联合,而是想利用狐兰支的力量牵制汉军,同时夺取天山北麓的商贸要道,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王欣则带来了更为关键的信息:车师后部国王狐兰支对呼衍部心存忌惮,此次结盟实属被迫——呼衍部以武力相逼,承诺攻破汉军哨所后分给车师后部部分财物,狐兰支才勉强同意;车师后部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不少贵族反对与大汉为敌,主张维持与大汉的友好关系,其中以国相尉犁多为首的一派,多次劝说狐兰支背弃盟约,与汉军和解。
“好!”姜维看着手中的情报,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既然二者离心离德,车师后部内部又有分歧,我们便可以此为突破口,先瓦解他们的联盟,再各个击破。”
他当即制定具体方略:由郭淮率领汉军主力与诸国援军,驻守伊吾卢及周边要塞,构建防御阵线,抵御呼衍部与车师后部的可能进攻;张翼率领五千骑兵,隐蔽在车师后部与呼衍部边境的戈壁之中,伺机截击呼衍部的补给队伍;同时,派遣使者前往车师后部,面见狐兰支与尉犁多,晓以利害,劝说其背弃盟约,归附大汉。
“使者人选,我看就由幕僚杨戏担任。”姜维说道,“杨戏通晓西域方言与草原习俗,言辞机敏,定能完成使命。”
杨戏领命后,即刻准备礼品与文书,前往车师后部都城交河城。临行前,姜维嘱咐道:“见狐兰支时,既要展现大汉的军威,让他知晓与大汉为敌的后果,也要许以好处,承诺只要他背弃盟约,归还扣押的商户,朝廷可既往不咎,并允许车师后部参与北境互市,减免部分商税;见尉犁多时,要多拉拢,支持他在车师后部的势力,让他劝说狐兰支认清形势。”
杨戏点头应诺,带着随从踏上前往交河城的路途。此时的北境,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一场关乎西域边境安定的博弈,已然拉开序幕。
第二折出使说降破联盟
交河城坐落于天山北麓的绿洲之上,城池依河而建,地势险要。杨戏一行抵达城外时,车师后部的士兵早已在城门处等候。狐兰支虽对大汉心存戒备,但也不敢怠慢,下令打开城门,迎接汉使。
进入交河城,杨戏沿途观察,只见城内街道整洁,商铺不少,但百姓脸上却带着一丝忧虑,显然是受边境战事影响。抵达王宫后,狐兰支高坐王座之上,两侧站满了文武官员,尉犁多站在官员队列的前列,目光温和,看向杨戏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期许。
杨戏躬身行礼,语气沉稳:“大汉西域都护府幕僚杨戏,奉姜将军之命,特来拜见车师后部国王陛下。”
狐兰支冷哼一声,语气带着试探:“汉使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见教?如今我与呼衍部结盟,井水不犯河水,大汉为何要陈兵北境?”
“陛下此言差矣。”杨戏不卑不亢地回应,“呼衍部向来野心勃勃,勾结陛下,不过是想利用车师后部的力量对抗大汉。如今呼衍部袭扰边境,劫掠商队,杀害无辜百姓,已然触犯大汉天威。姜将军陈兵北境,并非针对车师后部,而是为了抵御呼衍部的侵扰,保护边境安宁。”
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陛下可知,呼衍部在与车师后部结盟前,已暗中联络曹魏,承诺若攻破汉军哨所,便将天山北麓的一半土地割让给曹魏。一旦呼衍部得偿所愿,曹魏势力必将渗透北境,届时车师后部不仅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会被呼衍部与曹魏夹击,国将不国。”
狐兰支脸色微变,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尉犁多适时上前一步,躬身道:“国王陛下,汉使所言句句属实。呼衍部向来言而无信,此前便曾抢夺过我国的商队物资。与大汉为敌,实非明智之举。”
杨戏见状,趁热打铁道:“姜将军深知陛下是被逼无奈,故特意命我前来传话:只要陛下背弃与呼衍部的盟约,归还扣押的两名中原商户,朝廷可既往不咎。此外,朝廷将在车师后部开设北境互市,允许贵国与中原及西域诸国自由通商,减免贵国三年商税;若陛下愿意协助大汉夹击呼衍部,战后所获财物,车师后部可分得三成,朝廷还将赏赐良马千匹、农具千套。”
狐兰支沉默不语,心中权衡着利弊。与呼衍部结盟,虽能暂时获得一些好处,但要面对大汉的强大兵力,风险极大;而背弃盟约,归附大汉,不仅能避免战争,还能获得通商、减免商税等实实在在的利益,更能摆脱呼衍部的控制。
此时,一名官员上前说道:“国王陛下,呼衍部首领轲比能性情残暴,若我们背弃盟约,他定然会率军来攻。车师后部兵力有限,恐难以抵挡。”
杨戏回应道:“这一点陛下尽可放心。姜将军已命郭淮将军率领大军驻守伊吾卢,张翼将军率领骑兵隐蔽在边境,若呼衍部敢进攻车师后部,汉军将即刻驰援。此外,鄯善、龟兹等国也已出兵相助,兵力远超呼衍部,定能将其击溃。”
尉犁多也道:“国王陛下,大汉国力强盛,西域如今安定繁荣,皆是拜姜将军所赐。依附大汉,方能保车师后部长久安宁。若再犹豫不决,恐错失良机。”
狐兰支思索良久,终于下定决心,站起身道:“汉使所言有理,我车师后部愿背弃与呼衍部的盟约,归附大汉。扣押的中原商户,我即刻下令释放;若呼衍部来攻,我愿率部协助汉军,共破强敌。”
杨戏大喜,躬身道:“陛下深明大义,姜将军与朝廷定会感念陛下的诚意。待平定呼衍部后,朝廷必将如约兑现承诺,让车师后部百姓共享太平与繁荣。”
狐兰支当即下令释放扣押的商户,并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协助汉军抵御呼衍部的事宜。尉犁多主动请缨,愿率领五千士兵驻守边境要道,配合汉军行动。
杨戏完成使命后,即刻派人将消息传回延城。姜维得知车师后部归降,心中大喜,当即下令:郭淮率领大军向车师后部边境推进,与尉犁多的部队汇合,构建防御阵地;张翼率领骑兵,趁呼衍部尚未察觉车师后部背盟之机,突袭其粮草囤积地,切断其补给线。
张翼接到命令后,率领五千骑兵,日夜兼程,向呼衍部的粮草囤积地——蒲类海西侧山谷进发。部队沿途避开呼衍部的巡逻队,隐蔽行进。抵达山谷附近后,张翼下令士兵们休整片刻,做好战斗准备。
夜色降临,山谷中的呼衍部守军毫无防备,大多已进入梦乡。张翼一声令下,汉军骑兵如猛虎下山,冲入山谷。一时间,喊杀声震天,火把照亮了夜空。呼衍部守军从睡梦中惊醒,乱作一团,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汉军骑兵个个英勇善战,挥舞着刀枪,斩杀敌军。经过一个时辰的激战,山谷中的千余呼衍部守军被全部歼灭,粮草被点燃,熊熊大火冲天而起。张翼率领部队,带着缴获的少量物资,迅速撤离,返回预定阵地。
轲比能得知粮草被烧,大怒不已,他万万没有想到车师后部会突然背盟,更没想到汉军会如此迅速地发动袭击。失去粮草补给,呼衍部的军心大乱,士兵们士气低落。轲比能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收缩兵力,固守营地,同时派人向曹魏求援。
但曹魏此时正与东吴在淮南交战,无暇西顾,仅派遣使者安抚轲比能,并未提供实质性的援助。轲比能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原本嚣张的气焰也收敛了不少。
车师后部的背盟与粮草的丢失,让呼衍部的联盟彻底瓦解,北境的局势顿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汉军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第三折鏖战北境破强敌
轲比能虽陷入困境,但仍不甘心失败。他深知若此时退缩,不仅会失去在草原的威望,还可能遭到其他部落的吞并。于是,他决定孤注一掷,集中全部兵力,进攻车师后部与汉军联军驻守的边境要塞,妄图突破防线,掠夺粮草物资,扭转战局。
消息传到汉军营地,郭淮与尉犁多立刻召开军事会议,商议防御对策。“轲比能此次倾巢而出,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坚守要塞,等待张翼将军的骑兵回援,再内外夹击,将其击溃。”郭淮说道。
尉犁多点头道:“要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可依托工事,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我车师后部的士兵熟悉本地地形,可负责守卫侧翼,防止敌军迂回包抄。”
二人当即分工:郭淮率领汉军主力,守卫要塞正面,利用强弓硬弩与投石机,打击进攻的敌军;尉犁多率领车师后部士兵,守卫要塞两侧的山坡,防止敌军从侧翼突破;同时,派遣快马前往张翼的营地,催促其迅速回援。
几日后,轲比能率领三万余呼衍部骑兵,抵达边境要塞之下。他见要塞防御坚固,汉军与车师后部士兵严阵以待,心中虽有忌惮,但仍下令发起进攻。
呼衍部骑兵手持弯刀,骑着骏马,如潮水般向要塞冲来。他们呐喊着,试图凭借骑兵的冲击力,突破要塞的防线。但汉军早有准备,待敌军进入射程后,郭淮一声令下,要塞上的强弓硬弩齐发,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敌军。
呼衍部骑兵纷纷倒地,惨叫声此起彼伏。但他们并未退缩,仍前赴后继地冲锋。部分骑兵冲到要塞之下,试图攀爬城墙,但被汉军士兵用滚石、热油击退。双方激战整日,呼衍部损失惨重,死伤数千人,而汉军与车师后部联军仅伤亡数百人。
轲比能见正面进攻无法奏效,便改变策略,下令骑兵迂回到要塞两侧,试图从侧翼突破。但尉犁多早已料到敌军会有此一招,他率领车师后部士兵,在山坡上设置了大量的陷阱与障碍,并利用滚石、箭矢,顽强抵抗。呼衍部骑兵在山坡上行动不便,多次冲锋均被击退,损失惨重。
夜幕降临,轲比能下令停止进攻,将部队驻扎在要塞附近的平原上。经过一日的激战,呼衍部士兵疲惫不堪,士气低落。轲比能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要塞,心中充满了焦虑与无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