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我那冰山美人妻子总算同意离婚了(1/2)
林顿的大脑,一片空白。
这是什么操作?
我们不能买,但你们可以?
这句话太惊人了。
蔡司半导体,去收购阿斯麦?
建立一条完整的光刻机生产线。
这个念头,他并不是没有想过。
蔡司和阿斯麦是合作了多年的战略伙伴,双方的技术和供应链深度绑定,可以说是利益一致。
但阿斯麦的成立,是美国人在后头推动,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美国人是不会愿意看到,蔡司光学向更深的领域发展。
德国的体量毕竟要比荷兰大太多。
所谓大陆平衡政策。
不光是英国人擅长,美国人也不会例外。
他们都不想看到一个团结的欧洲。
可现在,这个年轻的华夏官员,竟然轻描淡写地,建议他去吞并自已的伙伴?
这不合逻辑。
这不合商业伦理。
这简直是疯了!
“刘先生……”林顿感觉自已的喉咙发干,好不容易才找回自已的声音,“这个玩笑,一点也不好笑。”
刘清明却像是没有看到他震惊的样子,只是继续平静地看着他。
那种平静,让林顿心里无端地生出一股寒意。
这个年轻人,不是在开玩笑。
他是认真的。
刘清明嘴角微微翘起。
“从现在开始,可以考虑一下了。”
这句话,像是一把重锤,狠狠砸在林顿的心上。
他看着刘清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身后的许凝,也同样被这石破天惊的提议震得说不出话来。她从事翻译工作多年,接触过各种各样的谈判场面,但从未见过如此直接,如此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离经叛道的开局。
这已经不是谈判了。
这是在策反。
而另一边,黄文儒和汉斯的交谈,依然在热烈地进行着。
“黄书记,我们蔡司在华夏的业务,一直得到了贵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对此深表感谢。”汉斯脸上挂着职业的微笑。
“汉斯先生客气了,华德友谊源远流长,我们欢迎像蔡司这样优秀的企业来华夏投资发展。”黄文儒也是满面春风。
两人身边,德语翻译尽职尽责地传递着友好的信号。
他们完全没有注意到,就在他们身后几米远的地方,一场足以颠覆整个半导体行业格局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只有刘清明,和被他一番话震慑住的林顿,站在风暴的中心。
林顿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他强迫自已冷静下来,试图从刘清明的话里找出破绽。
“刘先生,你可能不了解,蔡司和阿斯麦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供应商和客户。我们是深度绑定的盟友。”林顿试图解释。
“我知道。”刘清明点点头,“正因为是盟友,所以你们出手,才不会引起荷兰政府的警惕。”
“而我们不行。”
林顿感觉自已的思维快要跟不上了。
他想反驳,却发现对方的逻辑,竟然该死的通顺。
是啊,华夏资本想收购阿斯麦,荷兰政府和美国人会立刻跳出来阻止。
但如果是德国的蔡司呢?
同属欧盟,又是多年的合作伙伴,这桩收购案,看起来更像是盟友之间的整合。
阻力,会小很多。
可是,蔡司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们没有理由这么做。”林顿艰难道,“这会破坏我们和阿斯麦多年的信任。”
“信任?”刘清明笑了,“当阿斯麦的管理层,在没有通知你们的情况下,就私自决定和积架合作,开发一个可能会威胁到你们地位的新项目时,你们的信任在哪里?”
“当他们因为资金问题,把你们也拖下水,让你们为他们的冒险买单时,你们的信任又在哪里?”
刘清明每问一句,林顿的脸色就难看一分。
这些话,句句都戳在了蔡司的痛处。
阿斯麦和积架的合作,蔡司内部确实有很大的反对声音。他们认为阿斯麦太过冒进,没有充分考虑到合作伙伴的利益。
但木已成舟,他们也只能被动接受。
现在,这个计划被华夏人搞黄了,蔡司的注资也打了水漂,内部的怨气正无处发泄。
“林顿先生,商业世界里,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刘清明淡淡地说道。
“拥有一家属于自已的光刻机工厂,难道不符合蔡司的利益吗?”
这句话,像一个魔鬼的诱惑,在林顿的脑海里回响。
他不敢再看刘清明的眼睛,匆匆说了一句“参观时间差不多了”,便转过身,快步向汉斯和黄文儒走去。
刘清明看着他有些仓惶的背影,没有再追击。
他知道,种子已经种下。
接下来,只需要等待它发芽。
……
参观访问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结束。
回到酒店,黄文儒显得非常高兴。
“清明同志,今天表现得很好。”黄文儒拍了拍刘清明的肩膀,“跟蔡司的汉斯先生谈得很投机,他对我们云州的印象非常不错。”
“这都是黄书记您领导有方。”刘清明谦虚地说道。
“你跟那个半导体部门的林顿,聊了些什么?我看你们聊了很久。”黄文儒随口问道。
“随便聊了聊行业的发展,探了探他们的口风。”刘清明回答得滴水不漏,“林顿先生对华夏市场很有兴趣,但顾虑也很多。”
黄文儒点点头,没有深究。
在他看来,第一天的接触,能营造出这样好的氛围,已经算是成功了。具体的商业谈判,那是后面几天的事情。
他并不知道,真正的交锋,已经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激烈地展开了。
第二天。
卡尔从荷兰返回了奥伯科亨,风尘仆仆地来到刘清明下榻的酒店套房。
“刘,我的朋友,我回来了!”卡尔一进门,就给了刘清明一个热情的拥抱。
“辛苦了,卡尔。”刘清明笑着拍了拍他的后背。
“先别说辛苦。”卡尔神秘地笑了笑,搓了搓手指,“按照我们的约定……”
刘清明会意地一笑,拿起电话,让随行的财务人员进来。
“把第一笔咨询费,十万欧元,现在就转给卡尔公司。”刘清明吩咐道。
财务人员点头离去。
很快,卡尔的手机就收到了到账提醒短消息。
看到那一长串数字,卡尔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刘,你是我见过最爽快的客户!”
“这只是开始。”刘清明从桌上拿起一份文件,递了过去。
“这是我们后续合作的合同,以云州高科的名义签署。包括促成我们和蔡司公司,以及后续一系列的合作,总报酬,二十万欧元。”
卡尔接过合同,看到上面的数字,呼吸都变得粗重了。
二十万欧!
他毫不犹豫地签下了自已的名字。
“请放心,我卡尔的服务,绝对会让您感到物超所值!”他拍着胸脯保证。
“很好。”刘清明点点头,“现在,可以告诉我荷兰那边的情况了吧?”
“当然!您是我最尊贵的客户!”卡尔立刻换上了专业顾问的面孔。
他打开自已的公文包,拿出一份文件。
“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卡尔的语气里透着兴奋,“阿斯麦内部的股东分歧,已经彻底公开化了!”
“我接触了那三个美国股东的代表,他们的出售意愿非常强烈!只要价格合适,他们随时可以签字!”
“只要我们能拿下这部分股份,就会在阿斯麦的董事会里撕开一个口子。到时候,其他的股东也会动摇,我再加把劲,说不定……我们真的可以拿下阿斯麦!”
卡尔越说越激动,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刘清明却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等卡尔说完,他才缓缓开口。
“收购美国股东的股份,不是问题。”
“但如果,阿斯麦将这件事捅到荷兰政府那里,让他们出面制止,你有把握说服荷兰人吗?”
卡尔的兴奋劲,像是被浇了一盆冷水,顿时熄灭了不少。
“这……确实是个问题。”他皱起眉,“荷兰人……他们似乎对你们有很大的敌意,比美国人更加警惕。”
“我从侧面打听了一下,这种敌意似乎由来已久。不管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在这个问题上,态度出奇地一致。可你要问他们具体原因,谁也说不上来。这就很奇怪了。”
刘清明静静地听着,心里却是一片雪亮。
原因?
当然有原因。只是那个原因,现在的卡尔还无法理解。
“所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刘清明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如果我们花了钱,买下那些股份,而荷兰政府最终不批准交易。我们手里的股份,可能连卖都卖不出去。”
“到时候,他们只需要以国家安全为由,用一个极低的价格,强制回收这些股份。”
“卡尔,我怀疑,这从一开始,就是他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卡尔目瞪口呆。
他呆呆地看着刘清明,大脑一片空白。
“荷兰人……会这么干?”他不敢相信,“这是公然的抢劫!这违反了最基本的公平贸易原则!”
刘清明淡淡一笑。
“亚历山大有句话,去做吧,想要理由,总会找得到。”
“他们利用了你的专业,卡尔。但我们,也可以将计就计。”
卡尔彻底糊涂了。
他感觉自已的脑子,完全被这个年轻的东方人搅成了一锅粥。
“刘,你明知道这是一个陷阱,还要跳下去吗?”他艰涩地问。
“当然。”刘清明的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不然,怎么对得起他们的一番苦心呢?”
卡尔:“……”
他感觉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有着非同一般的智慧,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你想怎么做?”他有些好奇。
刘清明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宁静的德国小城。
“布林克那些人,一直想通过出售股份来筹集资金。他们或许既想要我们的钱,又想要我们的命。”
“那我们就跟他们好好谈。”
“卡尔,游说荷兰政府,代价高昂,而且很难成功。但如果,我们只是游说阿斯麦公司的某些人呢?”
卡尔愣了一下:“布林克?那可是个非常固执的老头。而且,阿斯麦的管理层里,像他那样固执的人还有不少。”
刘清明摇摇头。
“我不要他们的管理层。”
“我要他们的技术团队。”
卡尔又愣住了。
他呆呆地看着刘清明的背影,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脑海里逐渐成型。
“你……你想把阿斯麦的研发人员,全部挖到华夏?”
“可以吗?”刘清明反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