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妻子的身体,纹上了别人的名字(1/2)
五一长假,对于京城的大多数人来说,是难得的七天喘息。
但对全国防指的成员而言,假期只是日历上的一个名词。
疫情的阴云尚未完全散去,任何松懈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第二天一早,刘清明回到了卫生部。
他径直走向了副部长卢东升的办公室。
这位同时兼任全国防指防治组组长的领导,在办公室里等待着他的汇报。
办公室的门虚掩着,刘清明轻轻敲了敲。
“请进。”
卢东升正埋首于一堆文件之中,听到声音抬起了头。
他看了一眼对方,示意刘清明在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部长,我回来了。”刘清明坐姿端正。
“嗯,一路辛苦。”卢东升放下手中的笔,“说说吧,这次去欧洲,有什么收获?”
刘清明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口说道:“部长,这次出国,我发现了一个情况,很值得我们警惕。”
“哦?”卢东升的身体微微前倾。
“同样的疫情,在欧洲,我看到的和我们国内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刘清明说得很慢,确保每个字都清晰,“他们的感染者,影响微乎其微。即便是出现了症状,也远没有我们的人反应那么剧烈,更谈不上致命。”
办公室里一片安静,只有中央空调细微的出风声。
卢东升沉默地看着他,没有打断。
“我有一个合理的怀疑。”刘清明继续说,“这次的疫情,或许并非单纯的天灾。”
这句话的分量很重。
卢东升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但他放在桌面上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
“你的结论是什么?”
“我怀疑,这极有可能是西方某些敌对势力,针对我们国家进行的一次生化实验。”刘清明一字一顿,“他们或许通过某种我们尚未掌握的基因技术,制造出了一种只对东亚人种有高致命性的病毒,并且进行了针对性的投放。否则,无法解释这种显见的差异。”
卢东升的身体靠回了椅背,发出一声轻微的摩擦声。
“卫生部的专家组里,也有过类似的声音。”他缓缓开口,“但声音很小,没有形成主流。你这个,也只能作为一种推论,无法作为结论。”
“为什么?”
“因为这件事太大了。”卢东升说,“一旦证实,就不是公共卫生事件,而是战争行为了。”
“我明白。”刘清明点头,“但我们不能因为事情大,就假装看不见。我们可以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来,进行公开质询。就算最后无法证实,也能敲山震虎,遏制一下他们可能存在的嚣张气焰。否则,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卢东升注视着眼前的年轻人。
这个从清江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干部,身上有一种超乎年龄的锐利和通透。
“好。”卢东升终于表态,“你交一份详细的报告上来。除了你的推测,我希望看到更有力的证据。也就是你刚才提到的,关于针对东亚人群进行基因攻击的论证方向。”
“这个证据,需要提请我们的顶尖专家组,在后续的研究中专门进行论证。”刘清明说,“我相信,这绝非空穴来风。”
卢东升沉吟片刻:“目前的国际大环境是反恐。西方针对中东一些国家的军事打击还会继续。在这一点上,我国的外交风向是表示理解和有条件赞同的,因为我们同样面临着极端分裂势力的袭击危险。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外交活动,不太可能在这个时间点,选择和他们进行硬碰硬的对抗。这一点,你明白吗?”
这番话,已经是在交底了。
刘清明当然明白。国家有国家的战略考量,不可能因为一个未经证实的推论,就打乱整体的外交部署。
“我明白。”刘清明回应,“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强硬地把这件事摆到桌面上。如果这真是一次试探,我们沉默,他们就会认为我们软弱可欺,下一次会更加变本加厉。我们发出声音,哪怕只是质问,也能让他们有所忌惮。同时,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向世界表明我们的态度。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
“以斗争求团结……”卢东升咀嚼着这几个字,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我同意你的观点。”他说,“既然你已经看得这么透彻,那就这么办吧。报告尽快拿出来。”
“是,谢谢部长。”
“老郑给我打过电话。”卢东升忽然换了个话题,“他说,你在最后一天的对话中,表现得很优秀,有几分职业外交人员的风范,没给国家丢脸。”
刘清明谦虚道:“郑司长太客气了。其实我当时心里有点紧张,只是没表现出来而已。”
卢东升给了他一个“你猜我信不信”的表情。
“十九天的行程,你脱团了十八天。”卢东升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点点领导的压力,“不准备告诉我,你都干了些什么吗?”
来了。
刘清明心中早有准备。
“我不说,部长您肯定也知道。”
“大概了解一点。”卢东升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好歹我也是从清江出来的。你为家乡谋福利,我没有意见。”
他喝了口茶,继续说。
“反正,肉烂在锅里。”
刘清明嘿嘿一笑:“其实事情很简单,就是帮云州引进了一项先进的工业制造技术,可以填补我们国家在某个领域的一项空白,防止将来被西方人卡脖子。”
“云州要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这个规划,当初我还在省里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设想。”卢东升放下茶杯,“没想到,让你给干成了。”
“不是我。”刘清明连忙摆手,“我只是帮忙牵了个线,搭了个桥。真正下决心、拍板的是吴省长和黄书记。”
卢东升点点头:“这就是在地方上工作的好处。能实实在在地干事情,能亲眼看到事情的结果,看到它对一个地方,对一方百姓造成的影响。”
“是的,比较有成就感。”
“是啊。”卢东升感叹,“部委有部委的战略高度,地方有地方的建设实绩,各擅胜场。你两边都待过,应该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我都可以。”刘清明回答得滴水不漏。
“行了,不说这个。”卢东升把话题拉了回来,“目前疫情开始放缓,全国新增病例持续下降,我们的阶段性工作,也得到了中央的肯定。这和你之前的预测,基本是相符的。对接下来的工作,你怎么看?”
刘清明想了想,说:“可以适当地放开一些社会面的限制了,让经济和生活逐步恢复正常。不过,必要的防控措施依然要严格遵守,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仍然处于高风险环境当中。我个人判断,这种情况至少会延续到七月份。到那个时候,我们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宣布我们的胜利。”
“只要两个月?”
“对,再坚持最后两个月,就能见分晓了。”刘清明很肯定。
“那就太好了。”卢东升长出了一口气,“这几个月,我没有一天睡过一个好觉,生怕哪个环节出了纰漏,让病毒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扩散。”
“这种病毒的传染性和致死率,确实要引起我们长期的重视。”刘清明补充道,“我建议,即使在这次疫情结束之后,对它的研究也不应该停止。正如我刚才的推测,它究竟是不是自然的产物,必须让我们的专家给出一个确切的结论。”
“好。”卢东升应下,“这次对你的借调,就到七月份为止。对于你的工作表现,部里很满意。”
“谢谢部长肯定。”
“现在我负责的这一块儿,孙淼他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刘清明趁热打铁,“我出国这段期间,她们的工作非常出色,所有事情都井井有条。所以……我想,能不能再跟您请个假?”
卢东升有些意外:“什么假?”
“婚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