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鸿蒙主宰之荒天帝 > 第200章 混沌源晶

第200章 混沌源晶(2/2)

目录

这日,合道树突然开出朵从未见过的花,花瓣如琉璃,蕊心裹着颗小小的混沌糖——正是李煜杰当年初学炼丹时,炼坏的第一颗糖。花谢时,糖粒落入土中,万道园的土地突然泛起层金光,五大陆的灵脉同时震颤,所有修士的丹田内,都多了丝若有若无的甜意。

“原来起点,就是终点。”李煜杰望着那片金光,嘴角扬起温和的笑。

合道树还在生长,合道果还在结果,万道园的故事还在继续。摘星宗的炉火早已熄了,但那丝甜意,却顺着灵脉,漫过山川,越过界域,融进了每个生灵的道心深处。

因为真正的道,从来不是孤高的修行,而是万千生灵,在各自的路上,彼此温暖,彼此成就,最终汇成的那片,比星辰更璀璨的光。而摘星宗的糖,不过是这片光里,最温柔的那一抹。

那丝甜意在五大陆流转了十年,竟让凡间也长出了“灵禾”——稻穗里裹着淡淡的灵力,凡人吃了能强身健体,修士尝了,道心都添了份踏实。有老农捧着新收的灵禾来到万道园,跪在合道树下磕头:“谢仙长们的甜,让咱庄稼人也沾了道的光。”

李煜杰扶起老农,指尖拂过灵禾,稻穗上竟浮现出“衣食即道”四个字。“这不是我们的功劳。”他指着合道树,“是你侍弄庄稼的诚心,引来了道的回应。”

老农似懂非懂,却把灵禾的种子分给了乡邻。来年,凡间的田野连成了片金色的海,风吹过,稻浪里飘出的甜香,竟与万道园的合道果气息相通。有修士飞过田野,低头一看,发现每颗稻粒上都映着自己的道念——剑修的稻粒闪着剑光,丹修的泛着药香,连隐世的老怪物,都在稻浪里看到了自己年轻时求道的模样。

“原来凡间才是最大的道场。”苏糖霜站在田埂上,太初剑的剑影掠过稻穗,激起层层金波,“我们在山上炼丹悟道,他们在田里种出了道的根基。”

合道树的枝头,新结出的果子多了层土黄色,咬开尝,竟有稻米的清香。孙悟空扛着金箍棒在田里帮老农插秧,泥巴溅了满身,却笑得比谁都欢:“俺老孙算明白了,取经不是为了成佛,是为了让这天地间,人人都能安稳吃饭,踏实走路。”

万妖谷的狐妖们学着凡间的样子,在青苍大陆开垦了片“妖田”,种上灵禾和界灵花,收获的粮食一半留给自己,一半送给凡间的村落。有凡人小孩不怕妖,捧着糖葫芦跟小狐妖换灵禾饼,两个小家伙坐在田埂上,吃得满脸都是渣。

胡小妖的分享台旁,多了个“交换处”——修士用悟道心得换灵禾种子,凡人用新米换合道果的碎屑,连雪域寺的僧人都背着米袋来换,说要用灵禾煮“禅粥”,让寺里的香火更旺些。

这日,合道树的根须突然顺着灵脉,扎进了凡间的田野。扎根处,长出朵巨大的“同心花”,花瓣一半是仙,一半是凡,花蕊里结出颗“尘道丹”——丹身朴实无华,却能让仙凡之间的壁垒变得通透,修士能在凡间感受烟火气,凡人也能在灵脉中触摸道的衣角。

李煜杰摘下尘道丹,轻轻一捏,丹粉化作细雨,落在仙凡两界的土地上。刹那间,修士们发现自己不再畏惧凡尘浊气,反而能在市井喧嚣中悟得新道;凡人们抬头看天,能隐约瞧见云层后的灵脉,心中多了份对天地的敬畏。

“道,本就该在尘埃里扎根。”他望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村落,合道树的道音与凡间的鸡鸣犬吠交织在一起,竟成了最和谐的乐章。

合道树还在生长,根须越扎越深,枝叶越伸越广,连三千小世界的边缘,都冒出了它的嫩芽。万道园的门早已朽坏,却没人想着修葺,因为道已经走出了园子,融进了每寸土地,每个生灵的呼吸里。

李煜杰依旧时常坐在合道树下,看灵禾抽穗,看凡人耕作,看修士与老农谈笑风生。他知道,摘星宗的故事早已结束,又或许,从未开始——因为最好的道,从来不是被讲述的传奇,而是每个平凡日子里,被用心种下的甜。

而那最初的混沌糖香,早已化作天地间的一缕风,吹过田野,吹过山川,吹过每个心怀暖意的生灵心头,告诉他们:所谓大道,不过是好好活着,顺便,让身边的一切,也甜一点。

灵禾在凡间连收了五季,稻穗里的灵力竟凝成了“米道晶”——老农们脱粒时,晶体会从谷壳里滚出来,像碎糖块似的闪着光。有个叫阿福的少年,把攒了半罐的米道晶埋在合道树下,第二天竟长出株“米道苗”,苗上结的穗子,每颗都裹着他侍弄庄稼的专注。

“这孩子的心够诚。”李煜杰站在苗边,指尖的混沌灵力拂过穗子,阿福的身影竟在稻浪里浮现——他正顶着烈日除草,汗珠滴在田里,溅起的土星都带着灵力,“凡心若能如此纯粹,比修士的道心更动人。”

苏糖霜将米道晶碾碎,掺进合道果的碎屑里,炼出的“凡尘丹”,修士服下能褪去一身傲气,在田埂上走路都带着泥土的实感。有位总爱御剑飞行的剑修,服了丹后竟学着老农扛锄头,说挥锄头的力道,与挥剑的真意相通。

孙悟空在凡间开了家“道味面馆”,用灵禾磨粉做面,合道果榨汁调味,凡人吃了精神好,修士吃了悟得快。有次他给阿福修成仙,而是成了种灵禾的能手,让五大陆的凡人都吃饱穿暖。

“这才是好前程。”孙悟空舀了勺汤,笑得露出尖牙,“不是每个人都要飞天遁地,把脚下的地种好,也是大道。”

万道园的交换处,渐渐堆起了凡间的物件:阿福种的灵禾穗、织娘纺的“道纹布”、陶匠烧的“纳灵罐”……修士们用这些物件悟道,有的从布纹里看出了阵法,有的从陶罐上悟透了守拙之道,连雪域寺的佛经,都多了篇《农禅品》。

这年秋收,凡间的灵禾田突然长出片“同心稻”,稻穗紧紧挨在一起,颗颗相扣,像无数只手牵在一起。收割时,老农、修士、妖修蹲在田里,镰刀碰在一起,发出的声响竟让合道树落了场“道念雨”,雨滴落在人身上,映出彼此的道途——原来大家的路不同,终点却相通。

“该给这雨起个名。”胡小妖举着陶罐接雨,罐底的道纹被雨水激活,竟自动拼成“共道”二字,“就叫‘共道雨’吧,你有你的道,我有我的道,淋了这雨,就知道咱都在一条道上。”

李煜杰望着雨中忙碌的身影,合道树的道音混着欢声笑语,突然明白,所谓归一,不是所有人都走同一条路,而是各自走着不同的路,却能彼此看见、彼此成全。就像灵禾需要阳光,阳光也需要灵禾来证明自己的温暖。

雨停时,阿福捧着新收的同心稻来到合道树前,稻穗在他怀里闪着光,与树上的合道果交相辉映。远处,孙悟空的面馆飘出香气,苏糖霜的太初剑在阳光下划出温柔的弧线,万妖谷的狐妖们正帮着老农晾晒稻谷……

这便是最好的道了——不高悬于九天,不隐藏于秘境,就藏在每粒米里,每滴汗里,每声欢笑里,藏在所有生灵,为了让日子更甜一点,而付出的每个平凡瞬间里。

合道树的叶子又绿了,风吹过,仿佛在说:故事还长,慢慢走,好好活,就是最好的接着写。

同心稻的种子随着共道雨撒向更远的地方,连极北的冰封谷都长出了片青黄的稻田。冰封谷的土着捧着新米来谢,他们的玄冰诀因沾染了烟火气,竟少了几分肃杀,多了层温润的灵光:“以前总觉得冰与火不相容,如今才懂,冰能护苗,火能熟谷,本就是一路的。”

李煜杰接过新米,指尖的混沌灵力让米粒浮在空中,排成“和而不同”四个字。“冰有冰的道,稻有稻的道,”他笑着将米递回去,“就像这米,在极北结出的穗子带着冰甜,在青苍长出的裹着花香,各有滋味,才是圆满。”

阿福成了“万禾师”,带着老农们改良灵禾,教他们用合道果的碎屑当肥料。有次他在田里发现株“异色禾”,稻穗一半青一半红,结出的米竟能调和修士体内的阴阳二气。“这是您当年埋米道晶的地方长出来的。”阿福捧着异色禾给李煜杰看,眼里的光比稻穗还亮。

苏糖霜用异色禾的米炼了“和道丹”,丹身一半阴一半阳,修士服下,再也不用担心走火入魔。她把丹方刻在合道树的树干上,路过的修士都能看见——有剑修悟了“刚柔并济”,有丹修懂了“冷热相济”,连隐仙阁的老阁主都叹:“原来大道不在秘籍里,在田埂上。”

孙悟空的面馆开遍了五大陆,每处面馆都有个“道味台”,食客可以写下自己的感悟。有个贩夫写道:“挑担赶路,脚稳了,道就稳了”;有个书生题:“笔锋藏锋,心慈了,字就活了”;最逗的是个小狐妖,歪歪扭扭画了只啃稻穗的狐狸,旁边写着:“甜的,就是好的”。

万道园的合道树长得愈发粗壮,枝丫伸进了云层,树洞里住了群“道念鸟”,羽毛是五大陆的灵脉色,叫声能把修士的道念唱成歌。有只鸟总跟着阿福,阿福除草它就唱“根要深”,阿福收割它就唱“穗要实”,成了田埂上最灵的伴。

这日,合道树的顶端结出颗“万道果”,果子像颗缩小的星辰,里面藏着所有生灵的道——老农的锄头、修士的剑、狐妖的尾巴、凡人的炊烟……李煜杰望着果子,突然明白,所谓万道归一,不是所有道都变成同一个模样,而是每种道都能在天地间找到自己的位置,彼此映照,生生不息。

阿福的儿子背着新收的异色禾,在合道树下学走路,小脚丫踩在道念鸟掉落的羽毛上,咯咯直笑。远处,灵禾田的稻浪翻涌,孙悟空的面馆飘出香气,苏糖霜的太初剑在阳光下划出温柔的光带……

风过时,合道树的叶子沙沙响,像在说:就这样吧,让每种道都好好生长,让每个日子都带着甜,就是最久的故事,最好的接着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