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三宣六慰!朱允炆的新任务!(1/2)
宝船穿越南海的碧波,历经数日航行,终于抵达暹罗的港口。
尚未靠岸,朱高炽与朱雄英便望见码头之上,一队身着大明制式官服、却融入了暹罗当地纹饰的仪仗整齐列队,为首之人正是如今的暹罗王朱允炆。
相较于当年在应天宫内那般谨小慎微、处处受制于文臣的模样,做了半年多暹罗王的朱允炆,整个人的气质已然截然不同。
他身形挺拔了不少,眉宇间褪去了往日的怯懦,多了几分执掌一方的从容与底气,眼神也愈发清亮有神。
见朱高炽与朱雄英的宝船缓缓靠岸,朱允炆快步上前,脸上满是真切的笑意,对着二人拱手行礼:“大哥,高炽,一路辛苦了!我已在王宫内备下薄宴,为二位接风洗尘。”
朱高炽与朱雄英走下船板,笑着回礼。
朱高炽拍了拍朱允炆的肩膀,打趣道:“你小子,一段时间不见,倒是越来越有王者风范了。看来这暹罗的水土,倒是很养人啊。”
朱允炆闻言,脸上露出几分羞涩,随即又恢复了爽朗:“高炽说笑了,不过是在这一方天地里,学着打理事务罢了。比起你开拓疆土、大哥辅佐父皇,我这点能耐不值一提。”
一行人说说笑笑,穿过热闹的港口街道,向着暹罗王宫而去。
沿途所见,暹罗的市井之中,大明的丝绸、瓷器与当地的香料、织物随处可见,汉话与暹罗语交织响起,不少百姓身着融合了汉式风格的服饰,脸上洋溢着安居乐业的笑容。
显然,朱允炆接手暹罗后,并未一味贪图享乐,而是在暗中推动着暹罗与大明的融合,这一点让朱高炽与朱雄英颇为欣慰。
抵达王宫后,宴席早已备好。
殿内布置得既不失大明的庄重典雅,又融入了暹罗的异域风情,桌上摆满了中原的佳肴与暹罗的特色美食,琼浆玉液琳琅满目。
朱允炆热情地招呼二人入座,亲自为他们斟酒:“大哥、高炽,尝尝这暹罗的米酒,虽不及中原的佳酿醇厚,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三人围坐一桌,觥筹交错,气氛十分热烈。
朱允炆兴致勃勃地讲述着自己接手暹罗后的种种经历:如何安抚当地贵族、如何推行大明的教化、如何整顿市集秩序,言语间满是对如今生活的满足。
他说,在暹罗的这半年,是他这辈子过得最自在的日子,无需再面对朝堂的尔虞我诈,无需再被宫里的规矩束缚手脚,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理一方土地,看着百姓们安居乐业,心中满是成就感。
朱高炽静静听着,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待朱允炆说完,他放下酒杯,话锋一转,语气认真地说道:“允炆,能把暹罗治理得井井有条,确实值得肯定。但你如今正值壮年,可不是躺平享乐的时候。想当年,秦王、晋王、燕王他们,哪个不是在你这个年纪,率军出征、开疆拓土,为大明打下一片江山?你身为大明皇子,身上流淌着朱家的血脉,理应也有这般抱负与担当,不能只满足于守着暹罗这一方小天地。”
朱允炆闻言,手中的酒杯猛地一顿,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中满是惊愕与难以置信:“高炽,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让我去开疆拓土?难不成还要我亲自上阵杀敌?可我自幼熟读儒家经典,从未学过领兵打仗啊!”
他皱着眉头,满脸困惑地继续说道:“再说了,眼下哪里有敌人给我打?如今大明在南洋的威望日益高涨,周边诸国不是选择内附,就是成为大明的藩属,咱们都成宗主国了,谁还敢挑衅反抗?这开疆拓土的事,似乎也轮不到我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