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500章 量罪裁刑

第500章 量罪裁刑(2/2)

目录

陛下所说直接任用,有些意气用事,所以老臣否了。”

朱慈炅马上意识到刘一燝是对的,袁继咸超拔的事他还没汲取教训,又乱来,还好有刘阁老查漏补缺,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那就依先生的意思办吧。”

刘一燝很认真的看着朱慈炅。

“可老臣也办不好,大明除了开国时的‘空印案’,从来没有需要突然增补一、两百人的先例。今天是太后大寿,廉政部也不休息的,早上一大早就在宫门外又抓了两人。

老臣很担心这个窟窿就算勉强补上了,马上又漏了。照廉政部这样抓下去,整个南京恐怕都剩不了多少人。”

朱慈炅皱着眉头,刘一燝说的廉政部积极,他可以理解。毕竟御使已经哑火一年多,压抑了这么久,又有胡萝卜挂在驴鼻子前,他们肯定积极无比,大棒抡得溜圆。

可是一、两百人这数字的确把朱慈炅唬住了,大明三年才三百多人呢,这是让大明一届科举等于白干,况且看架势还没有完。

他将面前刚刚摊开的礼部资料合上,又转身拿出他那本从吏部和老东厂整理来的笔记本,取下炭笔,翻看着一堆在野的名单。

“廉政部可有乱抓人?”

刘一燝有些犹豫,但还是开口。

“老臣看过他们的法帖,所谓证据都是先前被抓之人的供词。虽然交代详细,但以常理推之,这种情况下做出的供词,其中绝对少不了攀咬之事。”

朱慈炅微微一笑,笑中带着苦涩。

“刘先生,何必自欺欺人呢,朕也看过楚王交上来的文书。他们基本都办成了铁案的,证人证言,赃款赃物,贪腐细节都一清二楚。

朕已经同意将第一批人移交大理院依法公审了,刘先生也可以安排人去旁听,看看是不是诬陷栽赃。”

刘一燝摇头,脸色非常凝重。

“陛下,等等吧。依法,依什么法?他们全部是官,按太祖的规矩剥皮实草吗?可是这也不是国初,天下动荡得很啊。

陛下啊,为政之道,老臣早给陛下聊过。政事上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平衡中庸也是要考虑的,不是不反腐,而是不能让反腐成为大明的唯一要务。

这批廉政御史不懂事,如果陛下不反对,老臣是可以收拾他们的。老臣只不过考虑他们都是陛下刚刚提拔,最好还是陛下能点拨他们一二,而不写诗鼓励。

陛下,老臣刚刚听闻陛下在柔仪殿遇袭,第一反应就是,这是这些赃官的手段。陛下要杀他们,恐怕他们也会铤而走险。”

刘一燝先提空印案,又提太祖,暗示之意已经非常明显了。以刘一燝在江南的消息灵通,恐怕所谓铤而走险也不是空穴来风了。

朱慈炅仔细回忆了下刚刚冲击自己的那个小官,他的脸上一开始的确是面露凶相,所谓伸冤的声音,电光火石间,朱慈炅只看到了王坤的背影。

这个人应该是想恐吓一下自己吧,毕竟这人带不了武器进宫,最多只能算试探。真实好笑,这种小儿科也能吓到朕,朕除了当时心跳快了几拍,可是半点也不受影响的。

至于压制御史,压制他们的确容易,但朱慈炅只想把权力关进笼子,可没打算给反腐装个笼子。平衡之道,天启爸爸和刘一燝都是这样教的,但衡了就真能平吗?

朱慈炅的小脸转冷。

“朕还小,像太祖爷那样大规模杀人,不好。廉政部那里的标语写得明白,‘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这样吧,千两以下的,鞭刑,罚三倍,准戴罪归职。千两上,万两下的,杖七十、抄家、流台湾,三代不得为官。万两上的,抄家、族徙、绞!”

刘一燝有些无语,这小爷是真虎啊。自己已经提醒得很委婉了,怎么还有点应激模样。他叹了一口气。

“陛下,若依此判。老臣这就去给陛下准备粮草军饷,我们举旗横扫天下,然后一路杀回北京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