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重返香江,汇沣的定时炸弹(2/2)
到达康乐大厦,一路上许多员工看到林浩然,纷纷以恭敬的态度热情地向他问好。
“老板下午好。”
“老板,好久不见!”
各种问候声此起彼伏,林浩然面带微笑,从容颔首回应。
他径直走向专用电梯,崔子龙紧随其后。
电梯门合上,将外界的喧嚣隔绝。
康乐大厦,42楼,这里正是恒声集团的新总部办公室。
作为恒声集团总部,办公室内一片忙碌。
林浩然直接来到了董事长办公室,透过玻璃窗,能够看到何善恒正伏案工作,眉头紧锁,显然正在为某事烦心。
林浩然敲了敲门,然后推门而入。
何善恒闻声抬头,见到来人,脸上立刻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浩然,你总算到了,有重要的事情要与你商量!“何善恒连忙起身相迎。
“何叔叔,坐下来说,您这岁数了,可得小心点,我还等着您帮我将恒声集团打造成全球最顶级的国际大行呢!”林浩然连忙微笑着让其坐下,自己也坐到来一张椅子上。
对方虽然身体看起来还很硬朗,可终究已经是81岁的老人了。
虽然林浩然如今是何善恒的老板,可他对何善恒却始终保持着晚辈对长辈的尊敬,这不仅是因为何善恒在业界的威望,更因为这位老人确实为他、为恒声集团倾注了大量心血。
何善恒被林浩然这句半是玩笑半是认真的话逗得笑了起来,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依言坐回宽大的皮质座椅上。
“你这小子,就会给我这老骨头画大饼。“他笑着摇摇头,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欣慰与斗志,“不过,能被你这样期待,我这把老骨头拼了命也得再撑几年。“
玩笑归玩笑,何善恒很快恢复了严肃的神情,他将桌上的一份文件推向林浩然:“说正事,这次的事情,确实有些棘手,不然也不会急着让你一回来就过来。“
林浩然接过文件,快速浏览起来。
事关发钞权,确实有些棘手!
在林浩然浏览文件的时候,何善恒也在一旁说道:“因为发钞权的事情一直没有落实,两天前我特地让人给渣打银行那边送去了发函信,让他们尽快协助我们将此事落实到位。
我们倒是不担心他们不落实,毕竟如果不给我们弄好这发钞权的事情,他们便要赔偿我们30亿港元。
不过,就在今天早上,我们收到了渣打银行的回复函,也就是你手中这份,此事太过于重要,我做不了主,还是由你这位老板做主比较合适。”
林浩然点了点头,将文件放下。
这份文件的内容其实不多,主要是渣打银行那边回复称,他们已经尽力了,但是由于东亚银行与恒声银行都已经私有化,所以总督府那边一直卡着不批准。
根据香江‘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私有化的、单一股东控制的银行,由于其股权结构过于集中,缺乏足够的公共性和透明度,原则上不应被授予发钞权这种涉及货币稳定和公共信用的核心金融权力。
所以他们也没办法,但是为了信守承诺,让我们获得香江的发钞权,他们决定牺牲自己的利益,愿意与恒声集团进行谈判,以合理的价格将持有的汇沣银行51%股份出售给恒声集团。
一旦恒声集团持有汇沣银行51%的股份,便相当于掌控了汇沣银行,自然也掌握了汇沣银行在香江的发钞权。
文件的内容大致就是这些。
“浩然,从他们发来的回复函分析,表面上看他们好似做出了极大牺牲,心甘情愿把汇沣银行让给我们。
可如今的汇沣银行,和过去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它不仅失去了众多英资财团客户,就连和记黄埔、长江实业这两大重要客户也接连流失,在香江金融业的占有率持续走低。
而且,最近刚收购不久的海丰银行也处于亏损状态。
不过呢,换个角度看,汇沣银行在香江可不简单,它拥有发钞权,还有着超过一百年的悠久历史,其名字几乎与香江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品牌价值和客户基础依旧不可小觑。
如果对方出售的价格合理,我们未曾不能买下来,就如海丰银行,现在看似亏损,可终究是美国第十三大的银行,一旦我们掌握汇沣银行,也相当于成功进入美国市场,所以我也有些纠结。”何善恒接着说道。
林浩然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短暂的思索。
这确实让他有些意外。
没想到,渣打银行如今居然打着抛售汇沣银行的主意。
而且,几乎还是强迫性的。
你不买,那没有获取发钞权可怪不得渣打银行了,不是他们不帮忙获取,是恒声集团放弃而已。
“何叔叔,渣打银行此举,恐怕是想借我们之手,甩掉汇沣银行这个烫手山芋。”林浩然缓缓开口,“他们一方面利用发钞权的限制,逼迫我们做出选择;
另一方面,又以看似合理的条件,将亏损且问题重重的汇沣银行推给我们。”
何善恒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忧虑:“确实如此,浩然,但汇沣银行的发钞权和百年品牌价值,又实在诱人。
此前你想要收购汇沣银行,根本不可能,总督府与英资企业根本不会允许。
如今看到汇沣银行价值大不如从前了,且真正的价值已经大部分迁移到渣打银行去了,他们倒是对汇沣银行开始不设限制了。
如果我们拿下汇沣银行的控股权,若能妥善经营,未必不能扭转乾坤,让我们在香江的金融行业更为稳固,甚至借此打开美国市场的大门。
只是这其中的风险,着实不小。”
林浩然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城市景象,心中思绪万千。
片刻后,他转过身,目光坚定:“何叔叔,我们不能被渣打银行牵着鼻子走,不过,汇沣银行这块蛋糕,我们也不能轻易放弃。”
“你的意思是?”何善恒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我们先不急于决定是否买下汇沣银行,他们选择将汇沣银行控股权卖给我们,必定是想要卖个好价钱,你直接拿出我们与他们签署的协议,明确表示我们没有收购汇沣银行的想法。
渣打银行不应该将难题扔给我们,而是要确保我们在没有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获得发钞权,否则的话,他们只能赔偿我们30亿港元!”林浩然直接说道。
何善恒听后,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点了点头,说道:“浩然,你这招以退为进用得妙啊。
如此一来,主动权便又回到了我们手中,让他们渣打银行陷入两难之境。”
林浩然嘴角微微上扬,点头笑道:“没错,何叔叔,他们想用这种手段逼迫我们接手汇沣银行这个烫手山芋,我们偏不按他们的套路走。
发钞权本就是他们承诺要帮我们落实的,现在却拿这个来和我们谈条件,实在是不厚道。”
何善恒站起身来,在办公室内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那我这就按照你的意思,给渣打银行那边回复。
不过,浩然,我们也要做好两手准备,如果他们真的不肯妥协,坚持要我们收购汇沣银行,我们也得重新评估一下收购的可行性和风险。”
林浩然走到何善恒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何叔叔,您放心,我心里有数,就算真的要收购汇沣银行,我们也不能让他们占到便宜。
我们可以先和他们进行一轮初步的谈判,摸摸他们的底价,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对林浩然而言,收购汇沣银行,其实也不错。
虽然汇沣银行如今失去了众多大客户,可再怎么说它也是一家发展了一百多年历史的国际性银行,其遍布南洋、中东以及美国的业务网络和深厚的金融底蕴,依然是许多银行难以企及的。
更何况,它还手握香江的发钞权,这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汇沣银行虽然因为失去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甚至已经跌出香江一线银行的行列,可它在国际上的业务却没有太大的影响。
其实林浩然也知道,非上市银行想要获取发钞权,确实是一个难题。
而收购汇沣银行,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不仅能立刻解决发钞权的问题,更能一举获得一个成熟的国际业务平台。
不过,汇沣银行有些东西林浩然却是不需要的。
比如,如今汇沣银行仅剩不多的重要客户之一,佳宁集团。
这个客户,简直就是汇沣银行的定时炸弹,如果渣打银行真的要将汇沣银行卖给恒声集团,佳宁集团与汇沣银行之间必须要划清界限。
据他所知,佳宁集团目前欠着汇沣银行高达数十亿港元的债务。
此前,佳宁集团老板陈嵩青趁汇沣银行与林浩然掌控的东亚银行展开商业竞争之际,以“支持汇沣银行对抗东亚银行”为幌子,将旗下金融财务业务从香江交通银行全部转移至汇沣银行,并借此成功从汇沣银行获得了三十亿港元的贷款。
以林浩然对陈嵩青的认知,这笔钱,陈嵩青根本就没打算还。
更何况,佳宁集团不久后便会正式暴雷,届时汇沣银行将面临巨额坏账的困境。
若想让他接手汇沣银行,除非陈嵩青与汇沣银行之间的所有合作都转移到渣打银行。
那债务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其实很简单,渣打银行在收购汇沣银行后,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借给汇沣银行,助其避免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只要将佳宁集团欠汇沣银行的债务转移给渣打银行,就能抵消一部分汇沣银行欠渣打银行的债务。
如此一来,汇沣银行便能顺利甩掉佳宁集团这个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
何善恒点了点头,说道:“好,那就这么办,我这就安排人和渣打银行那边联系,安排谈判事宜。”(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