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三国之家祖是曹操 > 第206章 九部议事(二)

第206章 九部议事(二)(1/2)

目录

“另外一件事,便是朕提出来的考成法,你们吏部也要抓紧时间完善。

首先还是要保留关乎国计民生的硬任务,如财政收支、民生工程进度、重大案件办理时效等。

明确量化标准,这与官员的升迁挂钩。

另外新增“治理质效”的维度,纳入百姓满意度、政策落地的可持续性、团队协作效能等,避免“政绩工程”劳财害民。”曹轩继续吩咐道。

“臣三日内定会将官员的考核标准送到尚书台。”

“善,无其它事,荀卿就先退下吧。”

“臣告退。”

荀攸退下后,下一位便轮到户部尚书枣祗了。

这位头发已染霜白的老臣捧着厚厚一叠账册,刚进殿便躬身道:“陛下,臣刚核完各州春税入库清单,其中冀州、豫州的粮草已足额到仓,只是凉州因战争延迟,还差三成未缴。”

“枣卿辛苦了。

凉州战事刚歇,韩遂余党虽已平定,但陇西各县多半是残垣断壁,百姓连春耕都耽误了,这三成赋税,怕是难按时缴齐。

既然如此,那不妨就免了这三成吧。”曹轩点了点头回道。

枣祗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道:“陛下体恤民情,实乃万民之福。

只是这三成粮草关乎秋防军需,若九月前凑不齐,北疆的边军怕是粮草不济了。”

“此事简单,朕初登大宝,汉中的张鲁可是为朕敬献了不少奇珍异宝,户部安排人接收这些贡品,直接在长安发卖,然后筹集粮草,送往凉州等地即可。”

“陛下圣明。”枣祗躬身行礼道。

曹轩抬了抬手,示意他起身:“枣卿不必多礼,朕刚与荀卿商议完善考成法之事,其中不少内容与户部关联甚密,正想听听你的看法。”

枣祗将账册放在身旁的矮几上,拱手道:“陛下推行考成法,意在整顿吏治、惠及民生,臣是举双手赞成。

只是户部掌管天下钱粮,考成法中涉及财政收支的硬指标,还需细细斟酌,确保既严苛又合情理。”

“哦?枣卿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回陛下,财政收支的量化标准,臣以为需按各州实际情况差异化制定。

像冀州、豫州这般富庶之地,赋税征收的达标线可定得高些;而凉州、并州这类边疆苦寒之地,常年有军需耗费,赋税压力本就大,达标线若与内地一致,怕是难以实现,反倒会逼得地方官为凑数而苛待百姓,违背了考成法的初衷。”枣祗娓娓道来。

曹轩点头称是道:“枣卿说得有理,这点确实需要调整。那你觉得‘治理质效’里的百姓满意度,在财政方面该如何体现?”

枣祗思索片刻,答道:“臣以为可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赋税征收时的民怨情况,若某地因征税引发百姓大规模上访,即便最终完成了征收指标,也要进行治罪。

二是赈灾钱粮的发放效率与公平性,去年兖州遭遇蝗灾,朝廷下拨的赈灾粮,有些县半个月就发到了百姓手中,有些县却拖了一个多月,还出现了克扣现象,这等情况必须纳入考核,才能让地方官真正把百姓疾苦放在心上。”

“说得好,政策落地的可持续性在财政上也很关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