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说客诸葛亮(2/2)
刘璋望着殿外盘旋的鸟群,慢悠悠的说道:“老夫还未回信。
曹轩许的利确实厚,说只要我蜀地不与皇叔往来,每年便送十万石粮草。
只是…他的另外一个条件,却让老夫改变了心思。”
“哦,不知使君可否说与亮听听?”
“他说若蜀地附魏,待平定张鲁,便将汉中尽数划归蜀地。”
诸葛亮忽然轻笑一声道:“使君觉得,汉中若真归了蜀地,曹轩会让谁来镇守陈仓道?
汉中若入蜀,他定会说:需派良将助守,届时数万魏兵屯在陈仓,蜀地的北大门,岂不成了他掌中的钥匙?”
“先生所言甚是,老夫何尝不知这是饮鸩止渴?
当年先父临终前攥着老夫的手说:蜀地之险,在险不在人,若信错了人,再险的关隘也护不住百姓。
曹轩这等黄口小儿,谋权篡位,连汉家宗庙都敢改易,他的话若能信,猪狗都能上树!”
“使君英明。
如今大汉宗亲已尽被曹家所灭,只余使君与皇叔矣,此时若不联手,更待何时?
当年光武中兴,靠的不是一人之力,是天下宗室同心协力。王莽篡汉时,刘縯举兵于南阳,刘玄称帝于绿林,虽有嫌隙,终是合力诛灭了逆贼。
如今曹家篡汉,比王莽更狠,比董卓更毒,若使君与皇叔再存二心,岂非让天下人耻笑刘氏无人?”诸葛亮拱手回道。
刘晔在旁接口道:“先生所言极是。
前几日收到消息,荆王刘琮只因在祭祀时说了句:想念汉家太庙,便被曹轩以‘妄议朝政’的罪名赐死,其家人流放辽东。
这哪里是善待宗亲,分明是斩草除根!使君与皇叔若不联手,下一个遭难的,便是咱们蜀地的刘氏宗庙!”
“什么?刘琮死了?”诸葛亮不禁大吃一惊道。
刘璋叹了口气道:“刘琮…他可是献了荆州的人啊!曹轩连他都容不下?更何况老夫和皇叔了。”
“使君之言,正是亮想说的。
刘琮献土称臣,换来的却是满门倾覆,使君与皇叔守土拒魏,已经成了曹轩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便是他的心思:顺我者未必生,逆我者必定亡。
他许十万石粮草,许汉中之地,看似宽厚,实则是想让您做第二个刘琮。
待蜀地成了他囊中之物,今日的厚礼,明日便会变成罪证。”
“先生的辩才真是天下无双啊,但老夫还有一事不明,还请先生赐教。”
“使君但说无妨。”
“若老夫真与皇叔结盟,不知谁为主?谁为辅啊?”
“哈哈,那自然是使君了,无论是威望、还是实力,使君都是刘氏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甚好,既然如此,那十日后,咱们白帝城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