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我凭什么……再信你们一次?(1/2)
第二天,沧澜县第七中学。
上午第三节课,初二(三)班的政治课。
赵希同合上《政治经济学》课本,粉笔头在黑板上“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等几个关键词上重重敲了敲,发出沉闷的响声。
“这几个概念,选择题、简答题必考,回去背熟。理解不了没关系,把定义和特征给我一字不差地默写出来就行。”
台下响起一片窸窸窣窣的翻书声和划重点的沙沙声,夹杂着几声压抑的哈欠。
学生们眼神麻木,或低头疾书,或目光游离。
赵希同看着这一幕,心头涌起一股熟悉的、近乎麻木的悲哀。
课本上这些理论,他曾奉若圭臬,深信能解释世界,改变世界。
可如今,他站在这里,却只能告诉学生,不必懂,记住就好,考试有用。
多么讽刺。
他当年选择回县城当老师,多少还存了点启蒙思想、培养公民的念想。
可现实是,他最大的作用,就是帮这些孩子尽可能多考几分,走出这个小地方,至于他们脑子里真正装了什么,没人在意。
他自己呢?不也一样。
满腹的牢骚和所谓的“清醒”,除了在夜深人静时折磨自己,或者像昨天那样对着电话发泄一通,又能改变什么?
徒增笑耳。
下课铃像是赦免令,瞬间激活了死气沉沉的教室。
学生们如蒙大赦,收拾书包,嬉闹着涌出教室。
赵希同最后看了一眼黑板上那些苍白的概念,拿起课本和几乎空掉的茶杯,也跟着人流走了出去。
厕所在楼道尽头。
他解决完生理需求,正站在洗手池前拧开水龙头,冰冷的水冲刷着手上的粉笔灰。
一个微微发福、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灰色夹克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站在他旁边的位置,也开始洗手。
男人动作有些慢吞吞的,脸上带着一种机关干部常见的、略显疲惫和琐碎的神情。
“这学校的厕所可真够呛。”
男人忽然开口,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抱怨。
“下水好像不太通畅。”
赵希同没搭腔,只是关掉水龙头,甩了甩手,准备离开。
“唉,跑了一上午,连口热水都没喝上。”
男人叹了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皱巴巴的纸巾擦手,目光不经意地瞥了一眼赵希同放在池边的课本。
“哟,老师啊?教政治的?”
男人像是找到了话头,语气客气了些。
赵希同这才抬眼仔细看了看对方,陌生面孔,不像学校的人。
“嗯。”
他含糊地应了一声,拿起课本就要走。
“政治好,政治重要啊。”
男人跟上一步,和他并排往外走,脸上堆起略显讨好的笑容。
“不像我们,天天跟数字打交道,头大。”
赵希同脚步顿了顿:
“你是?”
“哦,敝姓吴,市审计局的。”
男人从怀里摸出一个皱巴巴的工作证,快速晃了一下。
“下来搞个经济责任审计延伸调查,查点陈年旧账,麻烦得很。”
审计局的?
赵希同心里咯噔一下,警惕性瞬间提了起来。
昨天刚骂完市里来的“调研组”,今天就来个市审计局的?这么巧?
他不动声色地“哦”了一声,继续往前走,态度冷淡。
吴军似乎没察觉他的冷淡,或者说根本不在乎,自顾自地抱怨着:
“真是没办法,上面一张纸,问谁谁都说记不清了,搞得我们焦头烂额。”
他揉了揉太阳穴,一脸苦相:
“就比如,我们查到一笔账,好像是当年你们这边北河村征地款的乡镇配套资金,走账程序有点问题,跟当时区里的补偿政策文件好像对不上……嗨,我跟您说这个干嘛,您又不是干这个的。”
吴军像是突然意识到失言,连忙打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北河村?补偿款?
赵希同的脚步彻底停住了。
他转过身,看着眼前这个看似絮絮叨叨、人畜无害的审计干部,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对不上?怎么个对不上法?”
他的声音有些发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