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 第448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想当官的郑怀瑾

第448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想当官的郑怀瑾(1/2)

目录

窗外华灯初上,市委家属院的夜晚静谧而安详。

郑仪回到家时,客厅里的气氛有些不同寻常。

妻子秦月坐在沙发上,面容严肃,不见往日的温柔。

五岁的儿子郑怀瑾低着头站在她面前,小嘴抿得紧紧的,一副倔强又委屈的模样。

坐在一旁的父亲郑建国和母亲王秀兰,则是一脸的欲言又止,显然对眼前这场“母子对峙”既关心又不好过多插手。

郑仪脱下外套挂好,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的紧张。

他放缓脚步,温和地问道:

“怎么了这是?怀瑾又闯什么祸了?”

秦月见到丈夫回来,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又像是要将“教子”的责任分担出去,语气带着无奈和一丝愠怒:

“你问问你的好儿子!才上幼儿园中班,官瘾倒是不小!”

郑仪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露声色,走到沙发边坐下,将儿子拉到跟前,抚摩着他的小脑袋:

“哦?我们怀瑾想当官了?想当什么官啊?”

郑怀瑾抬起头,小脸上满是理直气壮:

“我想当班长!我本来就是组长了,我觉得我比现在的班长厉害,班长就应该我来当!”

郑仪和秦月交换了一个眼神。

秦月深吸一口气,尽量平静地叙述:

“他们班原来的班长,是个挺乖巧的小女孩。你这儿子,觉得自己能力强,想当班长,人家老师没选他,他倒好……”

秦月顿了顿,似乎觉得儿子的行为有些难以启齿。

“他背地里找那个小班长‘谈话’,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一番‘思想操作’下来,那小女孩竟然跑去跟老师哭诉,说自己不想当班长了,要让给郑怀瑾。”

“老师觉得奇怪,仔细一问,才知道是你儿子的‘功劳’。人家小姑娘说,郑怀瑾告诉她,班长应该让给有能力的人,她胆子小,不如郑怀瑾,是个‘胆小鬼’,班长合该是郑怀瑾的。”

秦月越说越气。

“更气人的是,你儿子还振振有词,觉得自己一点没错!他说他既没打架也没骂人,只是‘讲道理’,是那个班长自己认识到‘不足’主动让贤的!还说……还说这叫‘能者居之’!”

听完妻子的叙述,郑仪沉默了。

他低头看着儿子那双酷似自己的、此刻充满了不服输和“理所当然”的眼睛,心中五味杂陈。

五岁的孩子,已经有了如此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权力欲望,甚至无师自通地运用了类似“说服”、“舆论”乃至一点点“心理压制”的手段。

这心智,这早熟的程度,远超同龄人。

一旁的郑建国忍不住插话,带着老一辈的宠溺和一点点不以为意:

“哎呀,小孩子嘛,想当班长说明有上进心!我们怀瑾是聪明,有领导能力!我看没啥大不了的,那个小女孩自己胆子小,怪不得我们怀瑾。”

王秀兰也小声附和:

“就是,也没违反纪律,就是嘴巴厉害了点……”

“爸妈!”

秦月有些急了。

“这不是小事!这么小就学着用手段去争取东西,还觉得自己没错,这思想根源要不纠正,长大了还得了?”

她又看向郑仪,语气带着忧虑:

“老郑,你说句话啊!这孩子……这心思,也不知道是像了谁!”

像了谁?

郑仪心中苦笑。

还能像谁?

看着儿子那倔强的小脸,郑仪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甚至,比他当年更甚。

他当年是受了欺负才奋起反抗,而怀瑾,似乎是天生的……强势和具有某种掌控欲。

郑仪忽然觉得,自己是不是给儿子起错了名字?

怀瑾握瑜,本意是怀揣美玉,比喻品德高尚。

可他这儿子,怀揣的似乎不是温润的美玉,而是一块未经雕琢、却已显露出锐利棱角的……璞石,或者说,是渴望掌控一切的野心。

“怀瑾。”

郑仪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平静,让原本有些吵闹的客厅瞬间安静下来。

郑怀瑾似乎有些怕父亲,但又倔强地挺着小胸膛,与父亲对视。

“告诉爸爸,你为什么那么想当班长?”

郑仪没有直接批评,而是选择了询问。

郑怀瑾眨了眨大眼睛,逻辑清晰地回答:

“因为班长最厉害啊!可以管小朋友,可以喊‘起立’‘坐下’,老师不在的时候,班长最大!”

他的理由简单、直接,充满了孩童对“权力”最朴素的理解——权力意味着“最厉害”,意味着可以“管”别人。

郑仪继续耐心地问:

“那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当班长呢?”

这个问题似乎问到了郑怀瑾的“专业领域”,他立刻回答道:

“要能力强!要胆子大!要说话算数!就像我这样!原来的班长胆子小,说话声音跟蚊子似的,大家都不太听她的,她就不是个好班长!”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自认为很有道理的话:

“爸爸,你不是也常说,位置要让给有能力的人吗?我们老师也说过‘能者多劳’!”

郑仪心中暗叹,这小脑袋瓜转得确实快,已经开始引用大人和老师的话来佐证自己的行为了,而且听起来似乎还有那么点歪理。

他没有立刻反驳儿子的“道理”,而是换了一个角度。

“怀瑾,爸爸再问你。如果有一天,有一个比你更强壮、比你胆子更大、比你说话更算数的小朋友,他也用你这种方法,让你把组长的位置让给他,你愿意吗?”

郑怀瑾愣了一下,小眉头皱了起来,显然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本能地想说不愿意,但立刻意识到,如果说不愿意,就等于否定了自己之前的“道理”。

他犹豫了几秒钟,似乎在努力思考如何破解爸爸的这个“难题”。

最后,他扬起小脸,带着一种近乎狡黠的“逻辑”:

“那……那他要先证明他真的比我厉害才行!光说不算!”

郑仪看着儿子那副“我有我的道理”的模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这小子的反应速度和这种近乎本能的“权力逻辑”,简直不像个五岁的孩子。

一旁的秦月忍不住白了郑仪一眼,小声嗔怪道:

“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跟你当年一个德行,认准的事,八匹马都拉不回来,还满肚子都是理!”

郑仪被妻子说得有些尴尬,咳嗽了一声,知道不能再任由儿子沉浸在他的“道理”中了。

他伸手将儿子抱到自己腿上,语气变得严肃而深沉:

“怀瑾,你听爸爸说。”

“想当班长,想做得最好,这本身没有错。这说明你有上进心,有责任感,这是优点。”

先肯定,再引导,这是郑仪教育孩子的一贯方法。

“但是,你想过没有,班长之所以‘最厉害’,不是因为他能管别人,能喊‘起立坐下’。”

郑怀瑾疑惑地看着爸爸。

“那是因为什么?”

“是因为班长要承担责任,要帮助老师,要关心同学,要成为大家的榜样。”

郑仪耐心地解释着。

“一个真正的班长,不是靠让别人害怕或者觉得自己不行来当上的。而是要靠自己的行动,赢得大家的信任和喜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