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郑书记的私事(2/2)
地点:临川县委家属院,刘航书记家。
需要提前确认具体门牌号,并与刘航书记的秘书或家人取得联系,做好对接。
人员:郑书记、秦月嫂子、郑浩。我方三人。
刘航书记夫妇、刘雅宁。对方三人。
是否需要其他人员作陪?比如媒人?
按传统习俗,提亲最好有德高望重的长辈或媒人在场,显得更正式。
但郑书记亲自去,分量已经足够,再请外人反而不美。
此事需与秦月嫂子商议。
礼物:这是重中之重。既要体现诚意,又不能奢华。
茶叶、补品、水果是常规选择。但或许可以更用心一些?
比如,能否准备一份有纪念意义的、但不显价值的礼物?
这需要好好想想。
行程:车辆安排?
用市委的车肯定不合适,太扎眼。需要用私家车。
郑书记是否有常用的私家车?还是需要另行安排?行车路线?是否需要考虑避开敏感路段或时间?
安保:郑书记出行,安全是第一位。
是否需要便衣警卫随行?
此事需要与保卫处沟通,但必须极其低调,不能引起注意。
舆论:这是最需要防范的一点。
如何确保此事绝对保密,不被任何媒体或无关人员知晓?
需要提前与相关方面打好招呼,严密封锁消息。
赵希言在纸上写写画画,不断补充着细节,列出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需要协调的部门、人员。
他的思路清晰,考虑周全,几乎将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想到了。
做完初步规划,他拿起电话,拨通了郑仪家里的号码。
接电话的正是秦月。
“秦月嫂子,您好,我是赵希言。”
赵希言的声音温和而恭敬。
“郑书记刚才交代了我一件事,关于郑浩和刘雅宁提亲的安排。书记让我和您具体商量一下细节,您看什么时间方便?”
电话那头的秦月显然已经知道了这件事,语气很客气:
“是赵主任啊,你好你好。老郑跟我说了。我随时都有空,你看是你过来家里一趟,还是我们电话里说?”
“嫂子,如果您方便的话,我下午过去一趟吧?有些细节可能需要当面沟通更清楚些。”
赵希言选择了登门拜访,以示尊重,也更利于深入交流。
“好啊好啊,那下午我就在家等你。”
“好的,嫂子,那我大概下午三点左右过去。”
挂断电话,赵希言看了看时间,离下午三点还有一段时间。
他继续处理手头的其他工作,同时大脑依旧在反复推敲着提亲安排的每一个环节。
他深知,这件事看似是家事,但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郑书记的声誉和形象,容不得半点马虎。
他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下午两点五十分,赵希言准时出现在郑仪家所在的市委家属院门口。
他提前了一点时间,既显得守时,又不会让主人等待。
按响门铃,秦月亲自来开门。
“赵主任,快请进。”
秦月三十多岁,气质温婉,穿着一身居家的便服,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
“嫂子,您太客气了,叫我小赵就行。”
赵希言微微躬身,态度谦逊。
进屋落座,秦月热情地给他倒茶。
“小赵,老郑把这事交给你,真是找对人了。他回来没少夸你,说你做事稳妥周到。”
“嫂子过奖了,都是书记教导有方,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赵希言客气了几句,便迅速切入正题。
“嫂子,关于提亲的事,我初步想了想,有几个方面需要和您商量确定一下。”
他拿出那个笔记本,将自己的思路清晰地向秦月阐述了一遍。
从时间、地点、人员,到礼物、行程、安保,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秦月认真听着,不时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赏的神色。
她没想到赵希言考虑得如此细致,很多她没想到的细节,赵希言都提前想到了。
“小赵,你想得太周到了!”
秦月由衷地赞叹。
“时间地点人员,就按你说的办。礼物这块……”
秦月沉吟了一下。
“我觉得,除了常规的烟酒茶补品,或许可以准备一点有心意的东西。比如,我记得雅宁那孩子好像对书画有点兴趣?能不能找一副寓意好、但不出自名家、价值不高的字画?显得我们有心意,又不落俗套。”
字画?
赵希言心中一动。
这确实是个好主意。
既有文化品位,又能避开“送重礼”的嫌疑。
但正如秦月所说,这东西不好找。
有名的太贵,显得刻意;无名的又怕质量太差,拿不出手。
不过……
赵希言忽然想起一个人。
他大学时的一位老教授,退休多年,书法造诣极深,尤其是楷书和行书,极有风骨,在圈内颇受推崇,但为人淡泊,从不参与商业炒作,所以名声不显。
求老先生写一副寓意吉祥的婚联或者横幅,既雅致,又绝不会涉及价值问题。
“嫂子,您这个主意好!”
赵希言眼睛一亮。
“我刚好认识一位退休的老教授,字写得非常好,风骨不凡。我去求他老人家写一副婚联或者‘佳偶天成’之类的横幅,您看怎么样?”
“那太好了!”
秦月闻言也十分高兴。
“既有心意,又雅致!就这么定!”
“好,礼物这块我来落实。”
赵希言在笔记本上记下一笔。
“另外就是行程和安保……”
两人又就车辆安排、行车路线、保密措施等细节,仔细商量了许久。
赵希言始终保持着倾听和协商的态度,充分尊重秦月的意见,同时又能在关键环节提出自己专业的建议。
整个商量过程,气氛融洽,效率很高。
一个多小时后,所有的细节都基本敲定。
赵希言合上笔记本,站起身。
“嫂子,那就先这么定。我回去后立刻着手准备,有什么进展随时向您汇报。”
“辛苦你了,小赵。”
秦月将赵希言送到门口,再次表示感谢。
“应该的,嫂子您留步。”
赵希言微微躬身,告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