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如今的陈澈已经是大人了(2/2)
他们以前的家不大,差不多占地220平米左右,是一个很普通的平房。
这个房子已经存在23年了,是当初爷爷给老爹娶媳妇用的。
这套房子虽然从始至终没有拆,不过陈澈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来过这里了。
他只依稀记得,家里的院子很小,尤其是夏天爷爷奶奶种了黄瓜等蔬菜后,院子里只有一条可以进出的道路。
曾祖母居住的配房,每年夏天他都会抓着凉席踩着楼梯上房顶,简单打一个地铺,吹着夜风、看着星空、听着虫鸣。
走着走着,陈澈看见配房和主房中间连接的那一道红砖矮墙时,绷不住了。
这道矮墙宽1米左右,高3米,外面抹了一层灰,但坑坑洼洼的。
那些坑,都是陈澈的杰作。
以前陈澈出门不喜欢带钥匙,回来的早了爷爷奶奶不在家,曾祖母也经常去外面打牌,房门一直是紧锁的状态。
他要是回来晚了,爷爷奶奶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回来,就把门锁了。
陈澈一般不走门。
经常翻墙回家。
小孩子翻墙需要借力,加上以前的灰都不怎么好且时间长了,蹬着蹬着灰就开始出裂缝,最后掉了一块又一块。
他不是不能走门。
就是单纯想翻墙。
唉,还是小孩子时无拘无束,那是天不怕,地不怕,只为了那点快乐活着。
在他们家老房子的斜对面,也是一个小平房,只不过看起来新一些。
那就是陈澈的二爷…
咦?
陈澈把目光放过去,发现那道不大的铜门竟然敞开了一个缝隙。
看来是有人回来过,有人在家。
不过也对,王志宇跟他们家有亲缘关系,那自然跟二爷一家也有关系。
目前,他们家和二爷家虽然不往来,但还没到有你没我的地步。
尤其是一些事儿上的面子工程,该做的还是要做,省的其他人笑话他们。
就像他们两家虽然有矛盾,可曾祖母的葬礼上该跪在一起哭还是跪在一起哭,就算不来往、不说话,那也是私底下。
不及多想,一群十多个人便走出胡同,来到了一条相对宽敞的大街上。
铜雀村不大,东西只有五条街,不算两边的道路其实只有三条街。
他们如今是在村里的二街,以前也算是村子中心,只是后来村子往西、往北盖房,从整体看就不是那么中心了。
出了陈澈他们家胡同,往西数三个房子,有一座坐北朝南、崭新的欧式样式农村自建小别墅,就是王志宇他们家了。
此时在大街上有着不少人,还摆放着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
陈澈一眼就看见了,在对面一个平房,也就是王志宇家老宅门口旁,和一群老头坐在一个桌子前聊天的陈长州。
本来想上去打招呼的陈澈,被叔叔杨振兴抓住胳膊,拉到了陈天宏身边。
随着他们进入大街,身边就多了不少人上前说话,直到站在王志宇此时挂着白花、白灯笼等装饰的家门口。
陈澈本来想继续走的,早点吊唁完、早点吃饭,吃完饭去视察各个项目。
只是他刚抬起脚步,叼着烟的杨振兴一把拉住他,嘴上说道:
“等会新新。”
陈澈疑惑的看过去,正好看见从大街那头亦步亦趋走过来两个白狮。
舞狮文化他还是了解一些的,这应该是两个孝狮了,狮头上写着“奠”字。
心里正这么想着,两头孝狮已经走近,最后停在了他们身后。
与此同时,两个狮子来的方向瞬间升起灰色的浓烟,鞭炮骤然噼里啪啦响了起来,不是很长,大概只有一千响。
在人家门口站了差不多一分钟,等鞭炮响完的那一刻,终于可以走了。
和老爹陈天宏走在最前面,陈澈他妈的莫名还有了一种紧张感。
主要是参加葬礼太少了,以前小时候就算有葬礼,他只需要吃饭即可,压根没人要求他什么,可现在他长大了…
不及多想,陈澈随老爹很快穿过大概150平米的院子,来到正堂前。
王志宇家正堂,也就是中间的客厅非常的大,大概有100平米,最令陈澈记忆深刻的,就是他们家的环形旋转楼梯。
很大,两边都有。
像翅膀一样。
此时环形旋转楼梯,受视线影响,一大半都被非常大的花圈遮挡住了。
花圈前面就是冰棺、拱桌…,两边自然跪坐着披麻戴孝的男丁。
走进内堂,陈澈也没什么想法,神情肃穆的和老爹一起停在了跪垫之前。
紧接着,他接过点好的三根香,简单示意后又还给了递他香的人。
等那两个人把六根香插好。
陈澈和老爹一起跪在了跪垫上,对着供台磕了四个头,被还礼后的孝子扶起来后,所谓的农村吊唁流程就结束了。
当然,途中泪窝浅和有感情的,也可以嚎几嗓子,毕竟是丧事嘛。
他们属于是普通亲友和晚辈,吊唁长辈要体现“神三鬼四人一”的传统,所以是一跪、四叩的立法,表达基本哀思。
他们家和王思宇家是朋友、是亲戚,但并不是孝子关系,没有那么复杂。
而当初曾祖母去世,他们过去吊唁就是三跪九叩和二十四拜。
这不只是因为钱的关系,主要原因是他们是曾祖母的娘家人,有说法的。
随着父子俩起身,和主孝一阵寒暄,趴在父子二人的两个狮子也站了起来,分立到两旁,给其他人吊唁腾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