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亲征之途(1/2)
御驾亲征的庞大队伍,如同一条蜿蜒北上的巨龙,旌旗招展,蹄声如雷,踏起了官道上经久不散的烟尘。
中军核心,龙辇并未启用,女帝朱朝溪始终坚持骑马而行,金色甲胄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她身姿挺拔,目光始终凝视前方。这姿态无疑极大地鼓舞了随行将士的士气,“万岁”之声沿途不绝。
陈然策马行于御驾左后侧,看似平静的目光却时刻扫视着周围的地形与人群。他的麒麟服在军中显得格外醒目,也承载着无数道或敬畏、或依赖、或隐含嫉恨的视线。
北镇抚司的缇骑,如同无形的屏障,将御驾核心层层拱卫,气氛外松内紧。
曹正淳率领的东厂番子混在仪仗与内侍队伍中,眼神滴溜溜乱转,留意着任何可能来自内部的隐患。雨化田的西厂人马则游弋在大军外围更远处,如同警觉的斥候,清理着前行道路。
周淮安统领的龙骧、虎贲二卫更是精锐中的精锐,甲胄鲜明,军容鼎盛,将朱朝溪紧紧护在中心。
诸葛正我与六扇门的人则与穆人清等江湖义士首领多有交流,协调着这些武林高手与大军行进的配合。
铁胆神侯朱无视骑着神骏的黑马,位于稍后位置,与几位随军文官在一起,面色沉静,偶尔与谋士低语,无人能窥知其内心所想。
大军日行六十里,夜宿则营寨连绵,刁斗森严。
是夜,御帐之内灯火通明。
朱朝溪已卸下甲胄,换上一身轻便的常服,正与陈然、周淮安、诸葛正我等核心重臣商议军情。巨大的辽东地图铺在案上,宁远、锦州的位置被朱笔重重圈出。
“按行程,十日后可抵山海关。”周淮安指着地图,“据最新军报,金兵主力在消化辽阳战果后,已有先锋部队西进,意图不明,但目标很可能是切断锦州与宁远之间的联系,或直接围攻锦州。”
诸葛正我抚须道:“穆人清大侠率领的江湖义军,日前在广宁右屯卫附近成功袭击了一支金兵运粮队,焚毁粮草若干,并击杀了数名异人。此举虽小,但足以扰敌心神,延缓其集结速度。”
朱朝溪微微颔首:“江湖义士,功不可没。待战事稍定,朕必不吝封赏。”她目光转向陈然,“陈卿,北镇抚司对军中、朝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排查得如何?”
陈然沉声道:“陛下放心,随行人员皆已反复筛查。臣已布下暗哨,严密监控各营动静。但凡有丝毫异动,绝逃不过北司耳目。至于京城,有肖运坐镇,曹督公与雨公公亦留有后手,可保无虞。”
朱朝溪眼中闪过一丝满意,随即又被凝重取代:“山海关乃天下第一关,亦是朕此行第一个关键节点。至关内,朕要亲自犒军,重振士气。关外……便是真正的战场了。”
众人皆肃然。山海关内是大明的腹地,关外则是烽火连天、敌我交错的血色疆场。
又议了半晌具体防务,诸臣方才告退。
陈安然正要躬身退出御帐,朱朝溪却忽然开口:“陈卿,留步片刻。”
陈然脚步一顿,转过身来。周淮安与诸葛正我交换了一个眼神,无声退了出去,帐内只剩下君臣二人。烛火跳跃,在朱朝溪略显疲惫却依旧清亮的眼眸中映出两点微光。
“陛下还有何吩咐?”陈然垂首问道。
朱朝溪没有立刻回答,她起身走到帐壁悬挂的巨幅地图前,手指无意识地划过山海关,落向那片广袤而危险的关外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