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邙山大战(完)(2/2)
然而,有句话说得实在:功夫再高,也怕菜刀;斗志再强,也怕人少。周军经过连番苦战,兵力、体力、士气都已濒临极限。
到了傍晚时分,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血色,厮杀了整整一天的周军将士,几乎全凭意志在支撑。
他们搏斗基本靠手——箭矢射光了,刀剑砍卷了刃;
行动基本靠腿——战马或死或伤,骑兵早已变成步兵;
呼吸基本靠喘——极度的疲劳让每一次呼吸都如同风箱;
精神基本崩溃——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撤退的念头如同瘟疫般蔓延。
终于,最后一道心理防线被突破,周军开始了全军溃败,并且像雪崩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宇文泰在亲兵的搀扶下,望着眼前兵败如山倒的惨状,知道大势已去,事不可为。他闭上双眼,两行热泪无声滑落,混杂着不甘、愤怒与无尽的遗憾。
良久,他深吸一口气,用沙哑的声音下达了最痛苦的命令:“撤……传令,全军向南撤退……”
高欢岂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立即下令全军追击,务求扩大战果,甚至擒杀宇文泰。
溃败的周军一路向南亡命奔逃。在一片混乱中,大将李弼与以勇猛着称的蔡佑却展现出了惊人的冷静。他们收集了一批尚有组织的残兵,在一条必经之路的路边竖起了白旗。
一名齐军偏将率部追至,喝问:“尔等何人?”
李弼在马上躬身,一脸“诚恳”地喊道:“将军!周军已败,我等愿降!只求饶恕性命!”蔡佑在一旁也配合地低下了头,掩藏起眼中的锋芒。
沉浸在胜利狂热中的齐军士兵不疑有诈,加上主力部队正急于追击宇文泰等首要目标,对这伙“残兵败将”的投降并未太过在意,只是派了少量人手看管,便继续向前追击。
他们甚至来不及举行正式的受降仪式,更别提解除李弼等人的武装了。
等到大队齐军过去后,李弼与蔡佑对视一眼,眼中精光爆射!“杀!”随着李弼一声令下,这些刚刚还“摇尾乞怜”的周军残兵,瞬间化身猛虎,从齐军背后狠狠捅了一刀!
齐军追兵猝不及防,后队顿时大乱。李弼、蔡佑趁势率军猛冲,撕开了一道口子。正是这关键的阻击,为宇文泰及其核心队伍的撤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而李弼和蔡佑也顺势撤回了洛阳城。
另一路,周军大将王雄所部在混乱中与大部队失散,成了一支孤军,被大批齐军紧紧追赶。眼看难以摆脱,王雄反而冷静下来。
他命令部队在一处地势略高的地方停下,竖起大旗,吹响集结号角,同时做出了一个让所有部下目瞪口呆的决定——命令炊事兵立刻埋锅造饭!
部下愕然:“将军,追兵顷刻即至,此时生火造饭,岂不是……”王雄坐在一块大石上,掸了掸战袍上的尘土,脸上竟露出一丝洒脱的笑容,大声说道,仿佛故意要让周围的士兵都听到:“慌什么?兄弟们打了一天,饿着肚子怎么跑?死在许昌是死,死在这里也是死!管他娘的,先吃饱了再说!做个饱死鬼,总比饿死鬼强!”他这番看似破罐破摔的言语,反而奇异地稳定了军心。
士兵们见主将如此镇定,也纷纷安定下来,帮忙生火造饭。一时间,炊烟袅袅升起。
追赶上来的齐军看到这股周军不仅不跑,反而悠闲地做饭,阵型严整,旗帜鲜明,不由得心生疑窦:“莫非有埋伏?诱我深入?”
主将犹豫再三,恐中诱敌之计,竟然不敢进攻,眼睁睁看着王雄部饱餐一顿后,从容整理队伍,徐徐退去。王雄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智慧,竟得以全军而退。
高欢亲率大军,乘胜追击,一路衔尾猛攻,连夜追至轩辕关外。
此时,齐军经过连番激战和长途追击,也已是人困马乏,锐气渐消。
"陛下,是否继续追击?"斛律光请示。
高欢望着漆黑的山隘,缓缓摇头。这一战胜得太过侥幸——若不是赵贵临阵退缩,若不是宇文泰意外重伤......
他想起山谷中宇文泰那双不甘的眼睛,心头莫名一沉。今日放虎归山,他日必成心腹大患。
"传令,犒赏三军。"高欢的声音带着疲惫。当欢呼声在营中响起时,他却独自走向帅帐,背影在火光中显得格外孤独。
邙山之战,至此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