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番外四十四:东临殿与景幽宫的待遇(1/2)
东临殿,在殿外等了一个多时辰的鲁国公和世子粟瑾安终于等来了皇上。
父子两人躬身进入殿内,鲁国公的手上抱着一个永明帝十分眼熟的花瓶。
一进来,鲁国公带着粟瑾安上前几步就跪了下来,并把瓶子放在了一边。
“皇上,臣治家不严,请皇上恕罪!臣府中上下对皇上一片忠心,绝不敢觊觎仙水!
府中老太太上了年纪,人老糊涂,臣父过世前曾留下遗言让臣送臣母回乡。
前些年府中事多,臣便耽搁了,臣原是想着等家母过完寿之后便送她回乡,哪知她今日会做出此等糊涂事。
都是臣素日里对家母关怀不够,让她多有埋怨,这才做下这样的糊涂事。”
粟瑾安只是在一旁磕了个头,他是做孙儿的,无论此刻他心里多么埋怨祖母,却是不能说一句埋怨的话。
永明帝:“瑞郡郎不是把仙水给你们家老太太送过去了?怎么又带回来了?”
“皇上!臣惶恐!臣是万万不敢……”
相比较东临殿的紧张气氛,景幽宫的氛围就好太多了。
苏夫人被宫人带进来行完礼,君后就亲切地说:“来人,给苏夫人赐座。”
苏夫人哪敢坐,君后道:“苏夫人今日怕也是累得不轻,坐吧。”
君后的这一句话险些令苏夫人的眼泪涌出来,被她好不容易压了下去。
苏夫人一坐下,君后就说:“府里的事本君都知道了,府里的老太太糊涂,云安就是气她牵扯到了粟正君。
本君是知道你这个国公夫人有多难做,云安回来也跟本君说知道你在府里难。”
苏夫人再也忍不住了,拿帕子捂住嘴:“千,千岁,请恕臣妇,无状……”
苏夫人侧过身,不让君后看到她的眼泪,这样当着君后的面哭泣本身就不合规矩,但苏夫人是实在忍不住了。
自从君后凤体安康,鲁国公和苏夫人心里并不如他们表面那样的平静。
君后的身后是代家,当年粟老夫人跟粟辰逸那么一闹,连带着老将军被先帝罚思过。
这事说来是粟老夫人那时候不讲理,可当初先鲁国公也同样是默许的。
君后凤体安康了,会不会记得鲁国公府曾对大将军府做过的这桩事?
所以无论是鲁国公还是苏夫人,都是尽可能地想要弥补鲁国公府与将军府之间的这道鸿沟。
当初粟瑾安挺身而出又何尝没有这一考量,郭子牧不仅仅是罗荣王定下的正君,他还牵扯到忠勇公府,并间接联系着大将军府。
事实证明粟瑾安那一次危险的挺身而出是赌对了。
自那之后无论是罗荣王府还是忠勇公府、将军府都对鲁国公府明显亲近了许多。
可粟老夫人一而再的闹腾,却几乎是断送了粟瑾安那一场可以说是用命博来的国公府的未来。
等到苏夫人勉强平静下来了,君后道:“云安也是许久没这么生气了,回来都说头晕。”
苏夫人忙道:“都是臣妇不中用,委屈了粟正君和瑞郡郎。”
君后:“云安那性子向来是别人敬他一尺,他会回敬一丈。
他也是不喜欢贵府老太太时不时把他小爹挂在嘴上,他倒是从未说过对你、对鲁国公有何不满的。
相反,他不止一次在本君面前说你这个国公夫人能干,府里那么多人那么多事你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
苏夫人擦眼角:“臣妇惭愧,要臣妇说,瑞郡郎才是京城第一能耐人。”
君后:“府里老太太既然糊涂了,那就好生养着,云安去了一趟,此事在他那儿也就翻篇儿了。
可这外头的影响,你们鲁国公府却是要好好想想该如何消弭。
本君自是清楚你们不会觊觎仙水,但积毁销骨,众口铄金,鲁国公正值壮年,世子又在朝堂上崭露头角。
这言官参上一本你鲁国公府心大如天,你们又当如何自辩?”
苏夫人跪下,垂泪:“千岁,千错万错都是臣妇没能管好后宅,还请千岁救救国公府,救救臣妇的儿子……”
君后:“家宅不宁,前庭不稳,都说鲁国公府的国公夫人在京城的诰命内眷中是数一数二的能干人。
你认为,这时候把你家老太太送回老家就妥当了?”
苏夫人抬头,半晌后,她摇了摇。
君后点点头,嗯,还算看的透。
君后道:“事关家族兴盛,不是只管好府中中馈就够了。
老太太怕她活不久,那就让她好好活着;
她担心看不到重孙出生,那就让她好好看着;
鲁国公府的人太多,人一多,这事情就多,你这个掌家夫人自然就会有疏漏。
吃斋念佛,心静这人就静,人静了,自然也就健康长寿了。”
苏夫人的眼睫颤抖,她磕头:“千岁说的是。”
君后:“本君那二嫂其实并未放在心里,只是云安看不得有人欺负他小爹。
这也是本君二哥不在京城,倒叫一些人看轻了。
卓金,去把粟正君喊来。”
卓金出去了,君后让苏夫人站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