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番外五十:这才是“异星”(2/2)
宝宝身边若是也有个这么寸步不离的同伴,他这个做哥哥的就要头疼了。
在景幽宫,永明帝也没有与代家的男人说朝堂上的事,主要还是围绕邵云安和王行翼。
邵云安认祖归宗的时候驻守边关的四个人都没有回来,后来邵云安与亲爹与兄长还见了面,代明军和代战厉那是一次没见。
代明军也会遥想自己的这个侄儿是什么模样,代战厉也想知道自己的这个堂弟会不会觉得自己长得有点凶?
代明军和代战厉都是欣喜且欣慰代家出了这么一个儿郎。
不仅解决了皇上与君后面临的最严峻的难题,也间接解决了代家人的难题。
更不要说这个侄儿凭一己之力缓解他们在边关的粮草压力,又带来了玉米这样高产的作物。
慕容宝宝想去玩,太子也想去玩,王行翼也就不坐着了。
代明军看着三个可爱的孩子在不远处跟三只神兽躲猫猫,心想明年的这个时候他有没有机会做爷爷?
看了眼板板正正坐在那里不苟言笑的儿子,代明军在心里叹了口气。
代明军看上去比代明荣还要严肃一些,但严肃不表示他不会说话。
代明军数次提到了“救助基金”如何提升了“哭夜关”将士的士气,以及高产玉米的种植令“哭夜关”的将士和百姓多么叩拜圣恩。
康盛帝晚年的混乱不仅令朝堂一片浊气,更是令诸如边关这样贫瘠之地的百姓们生活愈发的艰难。
作为“哭夜关”和“虎行关”的戍边大将,代明军和代明荣不仅要抵挡胡贼的侵扰,还要想办法安抚关内的百姓。
现在朝堂上政治清明,随着与胡哈尔国作战一边倒的大胜,接下来燕国的兴盛指日可待。
代明军和代明荣这两位在边关一待就是二十多年的将军又如何不松口气。
他们比任何人都盼着朝廷安稳,盼着国家富庶。
与康盛帝相比,永明帝在边关将士们心目中的威望更甚,只玉米这一项,就足以他这位帝王在史书上千古留名了。
永明帝正值壮年,太子又还年幼,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执掌燕国。
朝臣对于在永明帝这位皇帝手底下做事也是充满了期待,谁不想青史留名,谁不想功成名就?
曾经的三公五侯一王将,一王一将如今是永明帝绝对的心腹重臣。
而三公五侯先是没了个恒远侯和安国公,余下的也要被新上来的忠勇公、武长侯、信安侯和祝倕伯逐渐取代了。
鲁国公被粟老夫人这么一闹,尽管永明帝没有严惩,但也没可能简在帝心了。
宁国公因为静妃和杨家的缘故早就被永明帝拉入了“黑名单”。
景凌侯白家对老夫人和老正君没有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又能算得上什么情谊。
昭阳侯郑家、正远侯鲁家和平安侯曾家如今在朝堂上都没有特别出彩的晚辈,当家的侯爷在永明帝面前又算不得心腹。
忠勇村地动一事,平安侯曾为蒋康宁说过话,算是在永明帝心里还留下了些印象。
但也只是些印象。
除非这几家中有人做出特别亮眼出彩的事让永明帝注意到,并且值得永明帝重用,那他们的家族还能再兴盛下去。
现在眼看着将军府、忠勇公府、罗荣王府与蒋家不仅起来了,且风头无两。
而这几家之间又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把他们与前朝、后宫紧密联系在一起,那就是瑞郡郎、平国正君邵云安。
在今日这一场封赏过后,很多人心里都浮现出一幕场景。
钦天监的原监正说敕南府有“异星”,当时很多人说“异星”是灾星。
如今看来,那位监正被革职查办打入大牢着实有些冤屈。
敕南府的这颗星可不就是“异星”吗!
只是这颗“异星”对有些人来说是灾星,对有些人来说就是福星。
而皇上与君后恰恰在这“福星”辐照的范围内!
很多人后悔不迭,当初他们怎么就没早一点发现这颗福星,或是在这颗福星抵达京城后就果断站队,而不是先行观望。
机会稍纵即逝,就是那么短短的一犹豫,他们就与权力中心失之交臂。
要说最心塞最难过的是谁,恐怕就是鲁国公了。
原本一片大好的局面,还是他儿子用命换来的局面,被一场寿宴给毁了。
鲁国公只能安慰自己他们还有机会弥补,代明军和代明荣回京,他就好登门多多拜访了。
时辰差不多了,所有人前往前宫,连着三天的庆功宴那是满朝同庆,有诰命的内眷也是要入宫庆贺的。
这一天,太子也要正式亮相一回,三只神兽也将展现他们的风姿。
蒋沫熙安静地走在王青身边,脸上一点都看不出成了伯爷的喜悦。
“皇上为何要封他一个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