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胜利大游行(2/2)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投向街头尽头。只见一队身着玄色铠甲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腰间长剑垂挂,手中戈矛直指天际。
他们身姿挺拔如松,每一步都踏在鼓点上,嘴里齐声高喊:“大风!大风!”声浪滚滚,如同惊雷掠过,让前排的老人忍不住攥紧了孙辈的手。
“这是秦朝的士兵吧?”戴眼镜的学者模样的人喃喃自语,“你看这铠甲样式,还有戈矛的形制,太考究了!”话音刚落,队伍前方,扮演秦始皇的刘松仁身着帝王冕服,龙袍上的十二章纹栩栩如生。
他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朗声道:“普天一统,莫敢不从!”声音雄浑有力,穿透人群,不少市民下意识挺直了脊梁,心头莫名涌起一股豪情。
鼓点突变,变得激昂高亢。玄色方阵过后,身着红色铠甲的汉朝士兵接踵而至,他们手持环首刀,队列严整如铁。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整齐划一的呐喊声震耳欲聋,一位白发老者眼眶泛红,抬手抹了抹眼角:“这才是咱们中国人的骨气!”身旁的年轻人握紧拳头,只觉得浑身热血沸腾,忍不住跟着低声附和。
紧接着,《秦王破阵乐》的旋律奏响,身着明光铠的唐朝士兵迈着雄健的步伐走来,胸前的护心镜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他们手中的长戟错落有致,齐声高呼:“大唐万胜!”队列中还夹杂着几位身着襦裙的舞者,舞姿刚劲有力,与士兵的呐喊相得益彰。
“这就是传说中的大唐盛世,果然名不虚传!”来自法国的记者皮埃尔对着镜头赞叹,“这种气势,太令人震撼了!”
鼓点渐渐变得沉稳,明朝方阵缓缓走来。士兵们身着棉甲,手持火铳与长刀,神情肃穆。
“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两句口号字字千钧,掷地有声。
围观的人群中,一位祖籍广东的老华侨热泪盈眶:“先祖的气节,从未断绝啊!”他身边的孙子似懂非懂,但看着爷爷激动的模样,也跟着鼓起掌来。
旋律陡然变得悲壮,民国方阵映入眼帘。身着灰色军装的青年们肩扛步枪,身姿挺拔,脸上带着坚毅的神情。“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呐喊声里带着悲怆与决绝,不少经历过战乱的老人低下头,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当年就是这样的热血青年,用命守住了山河!”一位老奶奶拉住身边的记者,声音哽咽。
最后,当《志愿军战歌》响起,身着志愿军军装的方阵迈着铿锵的步伐走来。他们扛着步枪,胸前佩戴着军功章,眼神坚定如钢。“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整齐的呐喊声直冲云霄,人群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一位曾是志愿军战士的老者站起身,庄严地敬了个军礼,泪水顺着皱纹纵横的脸颊滑落。
现场的记者们忙得不可开交。法新社的记者对着镜头说道:“这场游行展示了中国数千年的精神传承,从大一统的秦朝到保家卫国的志愿军,每一个方阵都充满了力量,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
美国的记者则感慨道:“新左联盟其实就是在搞民族主义叙事,赵东来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游行结束后,人群久久不愿散去。“太震撼了!”穿牛仔裤的姑娘激动地说,“以前只在课本里看到这些历史,今天亲眼见到,才真正明白什么是中国人的精神!”
香港市民李先生牵着儿子的手,感慨道:“让孩子看看这个,比读十本历史书都管用。这就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
赵东来站在高楼之上,看着街头欢呼的人群,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
周主任来到他身边说道:“你搞这么大阵仗,就是为了搞思想渗透?”
“错!这叫反思想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