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 第492章 转机突现

第492章 转机突现(1/2)

目录

“楚国军队如此狡猾,我们正面进攻损失太大。如今援军已到,我们将他们包围起来,切断他们的补给线,看他们还能撑多久。”大辽国将领对手下说道。

于是,大辽十五万骑兵迅速行动,将楚国军队所在的山谷防线围得水泄不通。大辽军队在周围设置了重重岗哨,严密监视楚国军队的一举一动,防止他们突围。

楚国这边,白起很快察觉到了大辽军队的意图。他知道,被包围后补给线一旦被切断,局势将对楚国极为不利。白起一面命令士兵们加强防御,利用山谷的有利地形坚守阵地,一面派人尝试突破大辽军队的包围,向后方传递消息,请求粮草支援。

“我们必须坚守住防线,等待援军和粮草的到来。同时,寻找机会打破大辽的包围。”白起对士兵们说道。

然而,大辽军队防守严密,楚国派出的突围士兵多次尝试都未能成功。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国军队的粮草逐渐减少,士兵们开始面临饥饿的威胁。

“将军,粮草快不够了,怎么办?”一位将领焦急地问白起。

白起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说道:“不能坐以待毙。我们一方面继续尝试突围,另一方面在山谷内寻找可食用的野菜、猎物等,暂时解决粮草问题。”

与此同时,楚尘在国内得知北方边境的危急情况后,心急如焚。他立刻下令调集粮草,并组织一支五万余人的援军,由王翦率领,火速前往北方边境支援白起。

“王翦,此次任务艰巨,务必突破大辽的包围,与白起会合,解边境之围。”楚尘对王翦说道。

王翦领命后,率领援军日夜兼程赶往北方边境。当援军接近边境时,王翦发现大辽军队防守严密,正面突破难度极大。他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

王翦先派出一支小股部队,在大辽军队包围圈的东侧制造声势,佯装进攻。大辽军队果然上当,急忙调集大量兵力到东侧防守。就在此时,王翦率领主力部队悄悄迂回到西侧,对大辽军队的包围圈发起了猛烈攻击。

“杀!为楚国边境的兄弟们解围!”王翦一声令下,楚国援军如潮水般冲向大辽军队。大辽军队没想到楚国援军会从西侧突袭,顿时阵脚大乱。

在楚国援军的猛烈攻击下,大辽军队西侧的包围圈出现了缺口。王翦趁机率领军队冲入包围圈,与白起的部队成功会合。

“王将军,你终于来了,真是雪中送炭啊!”白起见到王翦,激动地说道。

“白将军,辛苦你们了。国君得知你们的情况,心急如焚,特命我前来支援。”王翦说道。

两支军队会合后,士气大振。白起和王翦迅速商议下一步作战计划。他们认为,此时不宜与大辽军队正面决战,而是要利用大辽军队包围分散的弱点,各个击破。

于是,白起和王翦挑选了两万精锐骑兵,分成多个小队,趁着夜色对大辽军队的营地发起突袭。这些骑兵小队从不同方向冲入大辽军营,四处放火,制造混乱。

大辽军队在睡梦中再次遭到袭击,顿时大乱。士兵们分不清楚军的虚实,四处逃窜。大辽国将领试图组织抵抗,但在混乱中难以指挥。

“不要慌乱,稳住阵脚!”大辽国将领大声呼喊,但声音被淹没在喊杀声和惨叫声中。

楚国骑兵小队在大辽军营中纵横驰骋,烧杀抢掠,给大辽军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与此同时,白起和王翦率领主力部队从正面发起进攻,与骑兵小队里应外合。

在楚国军队的两面夹击下,大辽军队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向后撤退。大辽国将领见势不妙,不得不下令全军撤退。

“撤!快撤!不能再恋战了!”大辽国将领无奈地喊道。

大辽军队狼狈地逃离了楚国边境,楚国军队取得了胜利。白起和王翦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迅速清理战场,整顿军队。

“这次虽然击退了大辽军队,但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要加强边境防御,防止他们再次来袭。”白起对王翦说道。

王翦点头表示同意:“白将军所言极是。我们还要尽快修复防御工事,储备粮草,做好长期防御的准备。”

楚国军队在边境积极备战的同时,楚尘在国内也开始思考如何彻底解决大辽国带来的威胁。他意识到,大辽国作为北方的游牧国家,时常侵扰楚国边境,若不加以遏制,楚国北方边境将永无宁日。

楚尘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谋臣范雎建议道:“国君,大辽国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强,擅长游击作战。我们可以在北方边境修建一系列的堡垒和烽火台,加强边境的防御预警体系。同时,与大辽国周边的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形成对大辽国的包围之势,使其不敢轻易进犯楚国。”

楚尘觉得范雎的建议很有道理,说道:“范先生所言有理。传我命令,在北方边境修建堡垒和烽火台,选派得力将领驻守。同时,派使者前往大辽国周边国家,表达楚国的友好意愿,寻求合作机会。”

楚国使者们带着使命出发了,前往大辽国周边的各个国家。在一个名为匈奴的游牧国家,使者对匈奴国国君说道:“大王,楚国一直敬重匈奴国的英勇和实力。大辽国时常侵扰楚国边境,其野心勃勃,恐怕日后也会对匈奴国造成威胁。楚国希望与匈奴国结为友好邻邦,共同抵御大辽国的威胁。若大辽国敢对匈奴国动手,楚国愿出兵相助。”

匈奴国国君听后,心中思索着使者的话。匈奴国与大辽国同为游牧国家,一直存在着一些利益冲突。楚国使者的提议对匈奴国来说,不失为一个制衡大辽国的好机会。

“楚国的提议本王会考虑。但楚国需拿出诚意,如何证明楚国愿意真心与匈奴国合作?”匈奴国国君问道。

使者微笑着说道:“大王,楚国愿意与匈奴国开展贸易往来,互通有无。楚国的丝绸、瓷器等特产,想必匈奴国的贵族们会非常喜欢。同时,楚国可以向匈奴国提供一些先进的武器制造技术,帮助匈奴国提升军事实力。”

匈奴国国君听了使者的话,心中一动。楚国的条件确实很有吸引力。经过一番思考,匈奴国国君说道:“好,本王愿意与楚国结为友好邻邦,共同抵御大辽国。”

楚国使者在其他国家的游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些国家看到楚国的诚意和实力,纷纷表示愿意与楚国合作,共同应对大辽国的威胁。

大辽国得知楚国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形成对自己的包围之势后,心中十分忌惮。大辽国国君意识到,楚国已非轻易可欺,若再贸然进攻楚国,可能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楚国这是要联合各国对付我们啊。看来我们不能再轻举妄动了。”大辽国国君在朝堂上说道。

大辽国国君开始重新审视与楚国的关系,思考是否要与楚国讲和。但大辽国国内一些主战派将领却不甘心就此罢休,他们认为大辽国骑兵勇猛,不应惧怕楚国的联盟。

“大王,我们大辽骑兵天下无敌,怎能因为楚国与几个小国联合就退缩?我们应该主动出击,给楚国一个教训。”一位主战派将领说道。

在大辽国朝堂上,主战派和主和派的争论愈发激烈。主战派将领们慷慨激昂,纷纷陈述再次进攻楚国的理由,他们坚信大辽骑兵的勇猛足以冲破楚国的防线,让楚国付出惨重代价。而主和派则忧心忡忡,他们深知楚国联合周边国家后实力大增,贸然进攻可能会让大辽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大王,楚国此次联合诸国,实力不可小觑。若我们执意进攻,恐怕会遭受更大的损失。况且,连年征战,我大辽百姓也苦不堪言,此时讲和,休养生息,才是明智之举。”一位主和派大臣劝谏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