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 第505集:父亲的暗中助力

第505集:父亲的暗中助力(2/2)

目录

陈承业眼睛一亮。他早就听说南洋的香料和染料很有名,要是能把绸缎运过去,再把南洋的香料运回来,岂不是能开辟一条新商路?他立刻叫上王福,准备去广州港看看。

柳如氏叮嘱道:“南洋那边的风俗跟咱们不一样,你去了可得多听少说,别像在西域那样硬来。”

陈承业点了点头。到了广州港,周海早就等着了。周海带着陈承业登上商船,指着远处的大海说:“陈东家,这船能装五百匹布,要是咱们合作,我把你的绸缎运到南洋,你把我的胡椒、苏木运到中原,咱们互利共赢。”

陈承业站在船头,看着海浪拍打着船身,心里忽然有了个主意:“周掌柜,咱们不光能运绸缎和香料,还能运些中原的瓷器和茶叶。南洋那边的人,肯定喜欢这些东西。”

周海一拍大腿:“好主意!我怎么没想到?咱们这就订契约,下个月就走第一趟船。”

可就在陈承业准备回冀南的时候,家里却来了急信,说陈远咳疾加重,卧床不起,让他赶紧回去。陈承业心里一紧,连夜往回赶。

回到家,陈承业直奔父亲的卧房。陈远躺在床上,脸色苍白,见他回来,勉强笑了笑:“承业,你回来了。南洋的事,怎么样了?”

陈承业握着父亲的手,声音有些哽咽:“爹,都订好了,下个月就走第一趟船。您放心,我会把商路拓好的。”

陈远摇了摇头,喘了口气:“我不是问商路,我是问你,还记得咱们陈家做买卖的规矩吗?”

陈承业想了想,说:“记得。不赚亏心钱,不负信任咱们的人。”

“对。”陈远的眼睛亮了些,“你拓商路,赚银子,都没错。可你要记住,比镖车更重的是承诺,比银子更贵的是人心。你答应了蚕农包销布,就不能食言;你答应了顾客换半价券,也不能反悔。南洋那边的商人,要是信任你,你就算少赚点,也得把事做好。”

陈承业含泪点头:“爹,我记住了。您放心,我不会丢咱们陈家的脸。”

陈远笑了笑,闭上眼睛,慢慢睡着了。陈承业坐在床边,看着父亲的睡颜,忽然明白,父亲说的“镖途自己走”,不是不管他,而是要让他自己悟透“信”和“人心”的分量。

几日后,陈远的病情渐渐好转。陈承业看着父亲能坐起来喝茶了,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这日,他正在书房看南洋的账本,陈念雪蹦蹦跳跳地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块绣好的手帕:“爹,你看我绣的手帕,用的是咱们从西域运回来的丝线,好看吗?”

陈承业接过手帕,上面绣着一朵小小的梅花,针脚虽然稚嫩,却很整齐。他笑着说:“好看。念雪真厉害。”

陈念雪眨了眨眼睛:“奶奶说,咱们家的生意靠人心。我想把这些手帕拿到镇上去卖,每卖一条,就捐一文钱给织坊学堂,帮那些穷人家的孩子读书,好不好?”

陈承业心里一暖,摸了摸女儿的头:“好。念雪真是个好孩子,比爹还懂人心。”

没过多久,陈念雪的小摊子就在镇上摆起来了。镇上的人听说她卖手帕是为了捐钱给学堂,都来捧场。连青州府的官员都特意来买了两条,笑着说:“陈家的孩子都这么有善心,难怪‘陈记’的名声这么好。”

陈承业站在不远处,看着女儿忙碌的身影,又想起父亲的话,忽然觉得,所谓“拓业”,不只是拓商路,更是拓人心。从西域的穆罕默德,到蜀地的蚕农,再到镇上的乡亲,还有眼前的女儿,只要守住“信”,留住“人心”,就算遇到再多的困难,也能闯出一条坦途。

这日傍晚,陈承业陪父亲在院中喝茶。夕阳洒在“陈记”镖局的牌匾上,镀上了一层金边。陈远看着远处往来的伙计,忽然说:“承业,你知道咱们陈家为什么能把镖队做这么大吗?”

陈承业摇了摇头。

陈远喝了口茶,缓缓道:“因为咱们从来没把自己当生意人,咱们把自己当‘守路人’。守的是商路,更是人心。你爹当年闯西域,靠的是刀枪,可留住人的,是‘信’。你现在拓商路,靠的是算盘,可留住人的,还是‘信’。以后念雪接了你的班,靠的也得是‘信’。”

陈承业看着父亲,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知道,父亲给他的,不只是一份家业,更是一条用“信”和“人心”铺就的镖途。这条镖途,他要走下去,还要让女儿、让陈家的后代,一直走下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