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沸腾的蚂蚁(1/2)
第921章沸腾的蚂蚁
第二天,多家外媒突然发难,大肆渲染odel3周产5000辆的目标已成泡影,更质疑其生产数据存在造假嫌疑。
报道中反复强调特斯拉每分钟超6500美元的“烧钱”速度,预言其若无法实现正现金流,必将启动新一轮紧急融资,导致股权大幅稀释。
在媒体负面舆论的狂轰滥炸下,特斯拉股价剧烈震荡下行,单日跌幅突破12%,创下两位数暴跌纪录。
随后几日,股价持续跌破关键支撑位,触发程序化交易卖出指令与散户恐慌性抛售,形成“下跌-抛售-再下跌”的恶性循环。
本就承压的股价遭遇海量空单袭击,上演断崖式暴跌。
股价暴跌与市场信心崩塌,令特斯拉通过增发股票融资的路径彻底阻断。
马斯克在推特上激烈回击,甚至爆粗口怒斥空头机构为“强盗土匪”,但此举反被解读为黔驴技穷,导致股价雪上加霜。
短短一周内,特斯拉市值蒸发约83亿美元,从500亿骤降至400亿出头,六分之一的市值化为乌有。
国内外媒体密集报道特斯拉巨额亏损、产能跳票、股价崩盘等负面新闻,将其塑造为“高风险、不稳定”的典型企业。
眼看时机成熟,陈默怀揣《关于发展华夏自主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战略规划》,率领本土新势力十余人代表团,前往相关部门商谈建厂合作事宜。
然而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双方的谈判陷入僵局,进展缓慢。
即便陈默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的传统模式已过时,应转向“以市场育技术”的新范式——将核心市场资源留给与华夏深度绑定的“本土力量”,而非可能形成技术黑洞与利润外流的海外巨头。
甚至质疑特斯拉自动驾驶的数据安全隐患可能危及国家信息安全
对方却始终在打太极,话里话外通过万金油话术“再研究研究”、“再讨论讨论”、“需要跟其他部门沟通”等进行回应。
态度不能说不客气,但陈默隐隐察觉出对方的敷衍和傲慢,要知道在京城可没人敢这么对待他。
最终双方表面约定“后续再谈”,实则不欢而散。
不过谈判并非全无收获:尽管特斯拉合作地块未松口,陈默仍为“蔚小理”争取到更优厚的本地补贴、贷款与土地资源,作为安慰性补偿。
此番努力虽未达成全部目标,却让陈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结下善缘,积累了深厚人脉。
新成立的产业联盟也可以形成创新合作模式:彼岸提供智能技术(ai、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与资金,传统车企输出制造能力与供应链,电池企业负责三电技术。
而“蔚小理”的发展被陈默视为“养蛊式”探索——在协作中保持良性竞争,为华夏新能源车企积累首批造车经验。
将来无论彼岸或小米下场造车,都将成为宝贵财富,可以摸着‘蔚小理’过河!
回到京城总部,陈默将情况反馈给“天机阁”。
分析报告很快呈递上来,指出“若一件事人不差、钱不差,却推展不顺,背后往往另有原因。”
报告结论与陈默猜测大致吻合:
「.哪里都会有派系,小到每家企业都会属于地域的烙印,比如彼岸即便沪市也有分公司,但依旧是京城企业」
这一次的经历让陈默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做‘排外’!
怪不得经过这一周的交流感觉自己跟特斯拉比起来,在对方眼里反而自己这边更像是外人
想到这座城市日后某些操作确实极具“魔幻”色彩,他也就释然了,符合自己对其的一贯认知。
这件事反倒让陈默关于‘造不造车’原本偏向不造车的态度,有了一些变化。
“要不干脆亲自下场,造车干翻特斯拉,顺便打打某些人的脸”
“不不,绝不能下场。躲在后面卖铲子更安全更赚钱,你忘了你是怎么起家的了么这才是你的老本行!”
“等小米造车,黄菜都凉了,雷军正在巩固他的江山,有了你的存在,这一回造不造车都不一定.”
“亲自下场,想想雷军造车后的遭遇,除了头发白了许多其他从上到下都是黑的-——全是友商泼的脏水,还不够闹心么”
两个声音在他脑海中争执不休,势均力敌
进入5月,陈默无暇再纠结造车之争——消息传来,蚂蚁pre-ipo轮融资已进入收尾阶段,即将官宣。
该来的终会到来,一场硬战在所难免。
一般来说,一家公司想要谋求上市,之前会经过天使轮到abcd多轮融资,根据实际情况,融资论述会更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