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宋朝的脊梁 > 第464章 乱起来了

第464章 乱起来了(2/2)

目录

更让赵桓心烦意躁的是,以恩平郡王朱伯才为首的一干皇亲国戚、勋贵子弟,竟也频频递牌子求见,或直接上书,话里话外,无外乎是“新政苛猛,侵夺祖产,皇亲体面难存”,甚至隐隐将矛头指向了深居后宫的朱皇后,暗示皇后母家亦受波及,有损天家颜面。

“砰!”赵桓终于忍无可忍,将一份朱伯才之子朱孝孙所上、通篇充斥着“祖制不可违”、“亲亲之道”等陈词滥调的奏疏,狠狠摔在御案之上,震得笔架乱颤。

“混账!”赵桓胸口剧烈起伏,脸色铁青,“一个个都跳出来了!拿着祖制、孝道当幌子,真当朕是那昏聩可欺之主吗?!他们关心的,何尝是太上皇的安康?他们关心的,是自己那些兼并来的田产,是那些盘剥百姓的特权!是怕朕借着陈太初的新政,削了他们的权,夺了他们的利!”

他猛地站起身,在御案前烦躁地踱步。他何尝不知,这些皇亲国戚、勋贵集团,与地方豪强、旧党官僚盘根错节,是推行新政最大的阻力之一。他们如今借太上皇之事发难,正是要搅乱朝局,逼自己让步!

“陛下息怒。”贴身老太监小心翼翼地奉上一杯参茶,低声道,“龙体要紧。这些勋贵,不过是仗着祖上余荫,聒噪而已。陛下乾纲独断,何必与他们一般见识?”

“乾纲独断?”赵桓苦笑一声,接过茶盏,却毫无饮用的心思,“朕倒是想独断!可这满朝文武,有多少是他们的人?后宫之中……连皇后……”他话到嘴边,又硬生生咽了回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言的痛苦与猜疑。朱皇后性情温婉,与他感情甚笃,但其父朱伯才却是个昏聩贪婪之辈,近日频频入宫,难免不会在皇后耳边吹风。这内外的压力,如同无形的绳索,越收越紧。

就在他心绪不宁之际,殿外传来内侍急促的禀报声:“陛下!平章政事何栗、枢密使张叔夜,有紧急军情政务求见!”

赵桓精神一振,强压下心中烦闷,沉声道:“宣!”

何栗与张叔夜快步走入,脸色皆十分凝重。行礼之后,何栗率先开口,声音低沉:“陛下,刚接到八百里加急军报!康王赵构在杭州,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公然檄文天下!指责……指责陛下‘受奸佞蛊惑,囚禁君父,败坏祖制’,并宣称已集结兵马,不日即将‘率师入京,匡扶社稷’!”

“什么?!”赵桓如遭五雷轰顶,猛地站起身,眼前一黑,险些栽倒!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赵构,他的九弟,竟然真的敢举兵造反!

张叔夜紧接着奏道:“陛下,康王檄文中所谓‘奸佞’,直指秦王陈太初!且东南各州府,已有不少官员态度暧昧,甚至暗中响应!镇江府水师亦有异动!形势……万分危急!”

赵桓扶着御案,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颤抖,脸色苍白如纸。内有权贵逼宫,外有藩王造反,且都打着“维护祖制”、“清除秦王”的旗号!这一切,分明是内外勾结,蓄谋已久!他们真正的目标,不仅仅是逼自己释放太上皇,更是要彻底推翻新政,诛杀陈太初,甚至……篡夺皇位!

“好……好一个赵构!好一个‘清君侧’!”赵桓咬牙切齿,眼中却燃烧起一股被逼到绝境的疯狂火焰,“朕……朕还没死呢!这江山,还轮不到你们来指手画脚!”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稳住心神,目光扫过何栗与张叔夜,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何卿!即刻拟旨,公告天下,揭露康王勾结海盗、窃取军机、图谋不轨之罪!削其王爵,定为国贼!命江宁府、镇江府即刻整军备战,阻其北上!张卿!枢密院全力调度,确保汴梁及运河沿线万无一失!传朕密旨给秦王,令他……便宜行事,速平东南之乱!”

“臣等遵旨!”何栗与张叔夜凛然应诺,他们知道,一场决定大宋命运的血战,已然不可避免!

然而,就在赵桓刚刚下达命令,心神稍定之际,殿外再次传来一阵喧哗,竟是恩平郡王朱伯才不顾内侍阻拦,强行闯了进来,扑倒在地,放声哭嚎:

“陛下!陛下开恩啊!老臣……老臣听闻康王殿下……那也是情急之下,为了祖宗江山啊!陛下!万万不可手足相残啊!当务之急,是请太上皇出面主持大局,下诏罪己,召回秦王,罢黜新政,方能平息众怒,挽回天心啊陛下!”

朱伯才这番“劝谏”,如同最后一根稻草,狠狠压在了赵桓的心上。他看着脚下这个涕泪交加、看似忠耿实则包藏祸心的皇叔,又想到后宫可能因此产生的波澜,一股极致的疲惫与暴怒交织涌上心头,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喉头一甜,竟猛地喷出一口鲜血!

“陛下!”

“快传御医!”

紫宸殿内,顿时乱作一团。

而殿外,汴梁城的天空,阴云密布,惊雷隐隐。

一场席卷帝国的巨大风暴,终于在这一刻,彻底爆发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