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宋朝的脊梁 > 第485章 辽东失陷

第485章 辽东失陷(1/2)

目录

天佑四年,二月二十五,夜,黄龙府。

风雪愈发狂暴,天地间一片混沌。曾经雄峙边陲的黄龙府,此刻已化为人间炼狱。城墙多处坍塌,焦黑的痕迹与凝固的暗红血渍在白雪映衬下触目惊心。城头之上,燧发枪对射的爆鸣声已变得稀疏零落,取而代之的是虎蹲炮近距离轰击城垣的沉闷巨响、滚木礌石砸下的轰隆声,以及双方士兵在残垣断壁间进行残酷肉搏的嘶吼与兵刃碰撞声!

四海商号的组织力在此时显现。在掌柜赵不轻的指挥下,商号伙计、护卫以及部分尚存秩序的衙役,冒着漫天飞雪和不时落下的流弹,敲响铜锣,奔走呼号,组织南城区域的百姓撤离。

“乡邻们!快从南门走!官军弟兄们在北边顶着!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带上干粮和娃!细软莫要贪多!四海商号在前头有接应!有雪橇驮马!”

“快!快!北边快顶不住了!”

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拖家带口、背负着简陋行囊的百姓,如同决堤的洪水,哭喊着、推挤着,涌向洞开的南城门,踏上茫茫雪原,向着南方亡命奔逃。队伍杂乱而漫长,哭声、喊声、马蹄声、车轮碾过冰雪的刺耳声响,交织成一曲乱世悲歌。四海商号的武装护卫手持燧发短铳和腰刀,在队伍两侧来回奔驰,竭力维持秩序,弹压试图趁火打劫的溃兵和地痞,与零星追来的小股女真游骑爆发短暂而激烈的交火,枪声在风雪中格外清脆。

完颜乌骨乃的战略狠辣而有效。他深知攻城的关键在于突破一点,将主力精锐(尤其是本部人马)集中于北城,驱使附庸部落的兵力,在仿制虎蹲炮的掩护下,不计伤亡地轮番猛攻。对于南门逃难的人群,他只派出了少量轻骑骚扰牵制,并未分兵大举追击。在他眼中,攻陷黄龙府,缴获城中的精良火器、工匠和粮秣,远比追杀这些难民重要得多。

二月二十六,黎明。

黄龙府北城防线已摇摇欲坠。守军弹药几乎耗尽,火炮因连续发射和寒冷多数损毁哑火。残存的两千余名禁军将士,多数带伤,依凭着残破的城墙和街垒,用刺刀、腰刀甚至砖石木棍,与不断涌上的女真士兵进行着最后的、绝望的巷战。每一座房屋,每一条街巷,都在进行惨烈的争夺。

安抚使司衙门前,已成为最后的核心阵地。沈括一身血迹斑斑的文官袍服,手持一柄不知从何处捡来的燧发手枪,站在临时堆砌的街垒后,原本儒雅的面容此刻沾满烟灰血污,唯有一双眼睛,燃烧着近乎平静的决死火焰。他身边,是同样伤痕累累的副将张巡和最后百余名誓死相随的亲卫。

“大人!北门、东门已全部失守!弟兄们……快打光了!”一名浑身是血的哨探踉跄奔来报告,声音带着哭腔。

沈括沉默地点点头,目光扫过身边一张张年轻而疲惫、却写满不屈的面孔。这些从中原换防而来的子弟兵,本应在几年后平安返乡,如今却要埋骨在这冰天雪地的异乡。

“张将军。”沈括的声音异常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末将在!”张巡嘶声应道,他的一条胳膊已用布带吊着,鲜血不断渗出。

沈括从怀中取出那枚辽东安抚使的铜印和一道早已写好的手令,塞到张巡手中:“拿着这个。带上还能动的弟兄,从西边水门密道撤退。那是……最后的路了。”

张巡猛地抬头,虎目含泪:“大人!您呢?!要走一起走!”

沈括缓缓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惨淡而释然的笑容:“我?我是辽东安抚使,黄龙府尹。城在人在,城亡人亡。陛下将此地托付于我,沈括……有负圣恩,唯有……以此残躯,谢罪天下。”他顿了顿,目光柔和地看向南方,带着无尽的眷恋与愧疚,“只是……拜托张将军一事。我那拙荆与幼子,先前执意不肯随商队先走,如今……怕是还在城南宅中。请将军……务必找到他们,护他们……平安南下。告诉他们……为父……为国尽忠了。”话音未落,两行热泪已从这位以冷静理智着称的能臣眼中滑落。

张巡闻言,心如刀绞,他知道,沈括去意已决。他重重跪地,磕了三个响头,额头抵在冰冷的雪地上,泣不成声:“末将……遵命!只要张巡有一口气在,必护夫人公子周全!大人……保重!”

“去吧。”沈括挥了挥手,转过身,不再看他。

张巡猛地起身,用尽全身力气吼道:“还能动的!跟我来!”他深深看了一眼沈括那在风雪中显得异常单薄却挺直如松的背影,带着数十名残兵,含泪冲入了通往西城的巷陌。

安抚使司大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