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塑强汉 > 第200章 打谷场上(1)

第200章 打谷场上(1)(2/2)

目录

蔡琰笑着对荀彧点了点头。

蔡成沉睡这五年,每逢内阁有重要事情,都是叫蔡琰、轻风、细雨、伏寿入相府做记录的。

不是相府没有记录之人,而是相府中的记录之人,记录的水平都不如蔡琰等四女。

而此时荀彧看向蔡琰,就是默默了问她,这些问题是否都记下来了。

蔡琰点头,就是告诉荀彧,她已经记在心里了。

一会有了桌椅,她就会取出笔墨纸砚,详细地记录下来。

不仅蔡琰在记,轻风、细雨也在默默地记着。

这是她们在漆垣时被蔡成培养出的习惯。

有事情大家分头记,回到住处后,再一起整理出来。

可见,无论在青州时,还是在漆垣时,蔡成都会抽出时间去巡视各地,而且还不让人知道他就是“青州成公子”。

这也是蔡成刚刚醒来,就要马上出巡的根本原因。

只是蔡成自己不知道这个原因罢了。

他只是潜意识里认为,必须要亲眼看看,亲耳听听大汉北方的实际情况,而且要马上看,马上听。

沉睡了五年,他与大汉的实际已然脱节,潜意识告诉蔡成,已经推行五年的大汉新制,极有可能积累下了很多的隐患。要尽快去北方各地巡察一番,以避免小的隐患积累成大的问题。

就比如说,刚刚大黑庄主告诉蔡成,几年前他们这些庄主被“召”到县府“训话”,县府的大人似乎说过,大汉已经废除了“跪拜礼”。

这里面包含着几个问题:

县令竟然“召”庄主、乡长去县府训话,这可是大汉新制绝对不提倡的。

县府官员如果真的有事,确实可以召庄主、乡长去县府开会,但必须是大事。

如果是小事,直接向各乡、各庄发县府通告就可以了,根本不用劳师动众把乡长、庄主都叫到县府。

另外,有事说事,“训话”是什么意思?

当然,还有两条最为严重的:

几年来,县府官员竟然没有下乡巡察各个农庄!

几年来,石门庄竟然没有蒙学!

这岂不是说,整个黾池县的蒙学普及存在着问题?

之前大黑庄主的第二句话就说过,从来没有官员来过仓储石门庄。

石门庄地处洛阳至长安的大道旁,正是崤函古道的出口处。

交通如此便利,都没有官员来此视察,可见黾池县并没有百姓的农耕、生活放在心上。

另外,如果有人给石门庄的庄民读《汉报》,庄民打开了视野,见到有他们认为的“大人物”入庄,也不会如此恐慌。

这说明,没人给他们读报。

事实上,经蔡成询问,大黑庄主竟然不知道何为《汉报》。

待蔡成细问时,才知道,邮差会按时送送来《汉报》,但庄中无人识字,他们根本不知道《汉报》上都是什么内容。

最后庄主决定,送来就收下,然后保管好,免得官府前来问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