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打谷场上(5)(2/2)
现在只不过百姓也加入了竞争。
要说利益受损,那是肯定的。
竞争的人多了,抢到手的几率自然就小了。
可百姓参与了进来,不还是世家大族占优的竞争吗?
有人已经想到因各州世家大族暗藏兵器甲胄,从而导致的对整个大汉北方世家大族的大搜查。
其中,拒不交出兵器甲胄,最后又被搜出来的世家大族,都去了河州劳改营。
也正因为这次大搜查,使得大汉北方原本的世家大族势力,突然之间,削弱了大半。
如果,他们这些目前还尚存的世家大族,不知悔改,继续与大汉新制作对,其结果是什么?
必然是为河州劳改营增人添口。
对抗大汉新制,然后被没收族产,去河州劳改营帮助改造黄土高原,与利用当前的优势,积极投入到竞争之中,这两条路选择哪条,答案好像不言而喻。
“公子,多谢指教!吾等如拨云见日,又见光明。”
杨彪起身,对着蔡成恭敬一礼。
其他人有反应过来的,也有没反应过来的。
反应过来的,自然跟着杨彪,起身向蔡成致礼。
没反应过来的,此时也得从众,同样起身向蔡成致礼。
其实,蔡成表面上说的是商鞅被五马分尸,实则是在告诉这些前朝旧臣:
大势已至,世家大族目前尚有巨大的优势。
顺势而为,参与竞争,世家大族依然会有璀璨的未来;继续抗拒,最后只能如先秦的老世族一般,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商鞅被五马分尸了又如何?
老世族讨到好吗?
秦惠文王还不是借着老世族勾结义渠,把老世族全灭了吗?
既然大汉新制大势已成,是否还阻挡历史的车轮,就看这些前朝旧臣,以及他们身后世家大族自己的选择了。
当然,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之人,事后也会向反应过来的人讨教,从而正确理解蔡成所说的内容。
一阵唏嘘之后,杨彪突然向蔡成提了一个问题:
“公子,内阁下诏令,不许他人评价大汉军制。吾认为,这是内阁、兵部亦未能完全掌控护民军所致,不知吾之推断如何?”
蔡成看着杨彪,仿佛要看到他心里去,把杨彪看得有点发毛。
然后蔡成就笑了,笑得很灿烂。
他对杨彪点了点头。
“护民军身负确保大汉北方安宁,继而收复故土之重任,自是不能由他人随意置喙。
“想想看,在座诸公有谁真正了解护民军?又有谁知道护民军的军制设计背后的因素是什么?
“这些内容,除兵部的极个别人之外,连内阁都没有。
“别人不了解,如何能评议护民军的方方面面?”
大家一琢磨,好像蔡成说得挺有道理。
他们确实不知道护民军的军制是出于什么原因而设计的。
他们更不知道护民军除战绩之外的其他方面。
如果真让他们来评议,还真是无从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