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取死之道(2/2)
城下之军何时发的箭矢?
这箭矢为何能飞越六七十丈,射中了自己?
没看到城下有人张弓呀?
然而,他永远无法得到答案了。
他的眼前正在发黑,喉咙中都是鲜血,正要喷薄而出……
“不好!校尉死了!被城下之人射死了!”
关上守军看到赵韪就那么直挺挺地倒在关上,口中还在大口地往外喷血,顿时一片慌乱。
城下张飞再次大叫:“吾乃巴郡太守张飞张翼德,兴汉军巴郡校尉,亦是益州刺史之结拜三弟。如今赵韪已死,由吾来接管葭萌关。葭萌关守军听真,赶快开关放行,否则尔等皆为死罪!”
关内守军都听到了张飞的吼声,可他们敢开关放行吗?
当然敢。
只是一部分人要开关放行,另一部分人不同意开关放行,还有一部分人根本就没了主意,只想逃离葭萌关。
前两部分人还在争执,第三部分人却已经从另一个方向打开关门,开始朝着剑门隘道的方向狂奔而去。
行了,不愿意开关放行之人,也不再坚持,而是在一个都尉的率领下,尾随着逃向剑门隘道之人,狂奔而去。
还剩下六七百人,忙不迭地打开关门,迎接蔡成一行人入关。
蔡成让人把赵韪的头颅给割了下来,装入一个简陋的盒子中。
蔡成想用赵韪的头颅过剑门隘道,只是不知道是否好用。
毕竟他现在对赵韪、严颜等益州官吏一无所知。
至于葭萌关还剩下的数百守军,张飞直接任命其中一个都尉负责,继续驻守葭萌关。
蔡成等大队兵马,快速地通过了葭萌关,继续往剑门隘道而去。
谁知道,他们尚未进入剑门隘道,就看到一头发已现灰白、脸膛黝黑的老将,只带了十几个亲卫,立于剑门隘道前。
看到蔡成兵马过来,他便大声喝道:“翼德何在?公义何在?特使何在?”
山路狭窄,行进在队伍中间的蔡成等人,用了足足一刻钟多一些,才走到这老将面前。
“公义,说特使有兵部金令及内阁出具的通行文牒,可否让我查验一番?”
那老将正是严颜,且一直以来,与张任私交颇好。
之前逃来剑门隘道的溃兵,已将葭萌关发生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严颜。
正史中的严颜在刘备入蜀时,本是巴郡太守。
然张飞率领偏师攻打江州之时,《三国演义》上的桥段是“义释严颜”,而真实的历史却有两种说法:
《三国志》说张飞确实释放了严颜,但后来严颜何去何从,却没有记载。
《忠县志·人物》中记载,严颜眼见守不住江州,高呼“益州无投降之人”,然后便自刎了。
不管史书上如何记载,都证明了严颜乃忠义之士。
如今,严颜得知赵韪竟然阻朝廷特使入蜀,便大骂赵韪不识时务,欲行反叛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