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2/2)
水月庵外,出家人打扮的肖梦蕊和端木菲在釆集白玉兰的花瓣。
一名面带沧桑的布衣男子来到此处,于不远处凝望。
肖梦蕊转头时发现男子,对端木菲低语:“似是你叫表哥的那位陈家公子。”
端木菲转身,再见已断十年音信的最初的恋人,提步朝对方走去。
“你还好吗?”男子问。
“还好。你呢?”
“还好。”
两人凝视对方,却无言。
最终,男子再次开口:“告辞。”
“不送。”
两人各自转身而行。
见男子离去,端木菲如常地采花辨,肖梦蕊问:“你不挽留吗?”
“再见各自安好,已足够。”
“是因为那些人骂你为情爱出卖夫家父家吗?”
“不是。我当初将军情呈给朝庭,是我知道他们不可能成事,我想用一丝功劳换无辜者活命的希望。我虽背负骂名,但我的决定没有错。我无愧于心,无需忏悔,更无需赎罪。只是经历世事无常,我已不愿再入红尘。你呢?许家人常来劝你还俗,你怎不动摇?”
“我在方外之地过得更自在,愿以此为此生归宿。”
“我亦然。”
……
许府,宝珠和冯子扬带着双胞胎女儿又来串门,已是太子太傅的三老爷应付着两个小童的各种好奇,三太太和宝珠、冯子扬坐在一起话家常。
“娘,今年的堂会若再请德音班,我们几家先定好剧目,以免像去年那样,好些堂会的剧目都是重的,尤其是爹写的那出《浮华录》,已是德音班的看家剧目。”
宝珠话落,三太太道:“毕竟你爹那三元及第的名头还挺能唬人的。”
三老爷不满,“夫人,什么叫名头唬人,我是有真材实学的,我……”本想接着论一番的三老爷被两童一左右地拉着衣袖唤:“外祖父,外祖父,快来看这是什么。”只得作罢,转而继续满足两童的好奇。
三太太笑看这一幕,又问宝珠:“你姐最近有没有给你寄信?”
“莫非娘近日收到大姐来信?”
“昨日收到一封。”
“一件事情,大姐不会写两封信,就是照着抄,她也不会多抄一封。大姐在信中说些什么?”
“就是头疼哥儿和姐儿各种调皮捣蛋的事情。离得远,我们也照应不到,只能他们夫妻自己带孩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有了孩子就得围着孩子转。我和夫君原本打算成亲之后就离京四处走走的,结果到现在还在京城各处打转。”
“玉珠守完孝就去了安阳府,你还想离京去四处游山玩水,想得挺美,卫国公老夫人能答应?”
冯子扬忙安慰宝珠:“等孩子长大,留她们在长辈身边尽孝,我们再去实现心愿。”
宝珠点头,三太太道:“先把孩子养大再论其它。人哪!只有自己当了父母,才知道自己小时候有多让人头疼。”
……
安阳府,锦绣记的绣铺内,女掌柜一边指点徒弟刺绣一边唠叨:“这是这个月的第多少张手帕了?和她娘小时候一个样,净糟蹋我的心血。”
徒弟回嘴:“每次小郡主一说她没好看手帕用了,没好看的衣裳穿了,您不是应得比谁都快吗?”
“我有什么办法?她比她娘小时候更狡猾,用水汪汪的大眼晴望着,软软糯糯地来一句“阿嬷,我没好看的手帕了。”我能怎么办?她娘倒是说,随便从布上裁一块手帕给她就行,她也不想一想,她小时候,赵夫人有那样粗糙地养她吗?”
“那您还巴巴地从庆州府跑到安阳府来开铺子?”
“赵夫人一再拜托我,况且庆州府那间铺子给了你师姐,我难道不给你找个吃饭的地方?我这辈子算是栽在她娘俩身上了!”
师徒二人正说着话,外面传来男童响亮的一声“阿嬷”。
两人起身往外,就见小世子和小郡主各抱一只紫貂而来,青竹率王府侍从护卫。
“阿嬷,快看!这是我们表姐专门从京城给我和妹妹送来的紫貂。”
小世子话落,小郡主紧接着软糯道:“阿嬷,小貂这么可爱,却没有好看的衣裳穿。”说完眼巴巴地望着女掌柜。
女掌柜心里抽了抽嘴角,脸上却是温和至极,生怕小姑娘会受惊似的,声调不由自主地放软道:“囡囡放心,阿嬷这就给小貂做衣裳,在衣裳上也绣上小貂,保管好看!”
“阿嬷真好!”
这里其乐融融。宁王府内,安叔正在给紫貂搭窝,玉珠和赵承泽陪福宝郡主在府中逛。昔日的小姑娘已长成明媚的少女,依然傲娇和爱叨叨,一路不停地说着京城及来途中的各种见闻,逛到马厩时,顿时被一匹浑身雪白的马驹吸引了目光,直嚷嚷着让玉珠送给她。
玉珠笑着点头,又宛如见到了幼时的小姑娘。
这时,青松拿着一封信而来,“大公子,大小姐,二公子又给小世子和小郡主寄来了些小玩意儿,青杉来了信,青柏终于当爹了,添了位虎妞。”
赵承泽道:“当年你们几个,第一个说有对象是他,结果最晚成亲最晚当爹的也是他。”
“是啊!”青松感慨。
“但他不改初心,终得圆满,亦是一桩美谈。”
玉珠话落,赵承泽和青松点头。
几人不约而同忆起昔时岁月,宛如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