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众口铄金疑中医,墨鼎灵草证初心(1/2)
众口铄金疑中医,墨鼎灵草证初心
一、晨雾锁巷,疑声初起扰医馆
卯时的江城老巷,晨雾比往常浓了三分,像掺了墨汁的纱,裹着灵素中医馆的木招牌,“针药济世,墨道传薪”八个篆字在雾中若隐若现,透着股压抑的意味。医馆里,素问正用墨家“药材研磨仪”碾制黄芪,铜质的碾轮转动时,本该发出沉稳的“咕噜”声,今日却带着几分滞涩,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暗中阻滞。
“这雾不对劲。”灵枢站在窗边,望着巷口雾气中隐约晃动的人影,眉头微蹙。他袖中的青铜符泛着微弱的凉意,与昨日相比,少了几分温润。药篮里的神农鼎残片也安静得反常,往日清晨总会泛出淡红光芒,今日却只像块普通的黑褐色石头。
“是‘疑戾之气’。”墨老栓扛着工具箱从后院进来,脸上沾着些许铜屑,“昨晚我修那台脉诊铜轮时,就发现仪盘上泛着点幽绿,当时没在意,现在看来,是有人在暗中散布质疑,这气专门动摇人心,针对咱中医馆呢!”
话音刚落,医馆的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雾气裹挟着一个中年妇人闯了进来,正是女孩小雅的母亲王翠兰。她眼圈红肿,头发凌乱,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里面装着没喝完的中药汤剂,一进门就带着哭腔:“灵大夫,素大夫,你们快想想办法!小雅喝了十天药,不仅没好转,昨晚还咳得更厉害了,这可咋整啊?”
素问赶紧放下研磨仪,扶王翠兰坐下,倒了杯温水:“王大姐,你别急,中医调理讲究‘慢病慢治’,小雅这病是邪祟缠体,不是普通的脏腑失调,药效要慢慢渗透,不能急功近利。”
“不急?咋能不急啊!”王翠兰把药袋往桌上一拍,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昨晚我娘家嫂子来,指着我的鼻子骂,说我疯了,放着大医院的‘救命针’不打,把女儿往‘黑医馆’里送,还说再这样下去,小雅就没救了!”
灵枢拿起药袋,倒出一点药汁,放在墨家“药气检测仪”上——这仪器是墨老栓按墨家“百草辨真”原理改的,能检测药气纯度。仪盘上的指针转了两圈,竟停在了“不纯”的区域,泛着淡淡的幽绿。“这药被动过手脚!”灵枢脸色一变,“药气里掺了疑戾之气,不仅减了药效,还会加重患者的焦虑情绪!”
王翠兰一听,更是慌了神:“啥?被动过手脚?是谁啊?难道是……是那些说中医没用的人?”她突然抓住灵枢的手,眼神里满是恳求与动摇,“灵大夫,我知道你们是好人,可小雅的命不能赌啊!刚才我出门时,邻居张婶也劝我,说她侄女就是得了类似的病,找中医治了半年,最后还是走了……你们说,我是不是真该听他们的,带小雅回医院化疗?”
二、亲戚上门,唇枪舌剑劝放弃
辰时,雾气渐渐散了些,巷口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王翠兰的哥哥王大军带着三个亲戚,气势汹汹地闯进医馆。王大军身材魁梧,嗓门洪亮,一进门就拍着桌子:“王翠兰!你赶紧跟我走!把小雅带回去化疗,再在这破地方耽误,你会后悔一辈子的!”
“哥!你别冲动!”王翠兰赶紧站起来,挡在灵枢、素问面前,“灵大夫他们是真心想救小雅,只是药效还没显出来……”
“没显出来?都十天了!”王大军指着墙上的日历,唾沫星子横飞,“西医说这病拖一天危险一分,你倒好,信这些穿长衫的骗子!你看他们这医馆,连个正规的检测仪器都没有,就靠几根针、一堆草,能治病?我看是谋财害命!”
旁边一个戴眼镜的亲戚推了推眼镜,摆出一副“懂行”的样子:“翠兰姐,我是学药理的,中医那套‘君臣佐使’都是封建迷信,没有科学依据。小雅得的是罕见病,癌细胞已经扩散了,靠中药根本抑制不住,只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另一个中年妇女也附和:“就是啊翠兰!昨天我去菜市场,听人说这医馆是无证经营,之前治好的几个街坊,都是些小毛病,根本治不了大病。你可别被他们的花言巧语骗了,到时候小雅有个三长两短,你哭都没地方哭!”
墨老栓气得脸都红了,拎起身边的脉诊铜轮:“你们懂个屁!这是墨家传下来的脉诊铜轮,比西医的检测仪还精准!之前张奶奶的老寒腿、李大爷的哮喘,都是靠这铜轮诊的脉,用中药针灸治好的,怎么就成了骗子?”
“老东西,你少在这忽悠人!”王大军一把推开墨老栓,“什么墨家道家,都是老古董!现在是科技时代,看病得靠ct、靠化疗,靠这些没用的铜疙瘩,能救小雅的命?我告诉你,今天你必须跟我走,不然我就报警,说他们非法行医!”
灵枢拦住想上前理论的墨老栓,神色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王大哥,我们理解你的心情,但中医不是骗子,也不是老古董。小雅的病,西医确实没办法,但不代表中医也没办法。‘医者仁心’,我们不会拿孩子的命开玩笑。你要是不信,可以带小雅去医院复查,看看她的身体指标有没有变化,再做决定。”
“复查?我看你是怕了!”王大军冷笑一声,“好,我这就带小雅去复查,要是指标没好转,我看你们还有啥话说!”他拉起王翠兰就往外走,王翠兰回头望着灵枢、素问,眼神里满是犹豫与不舍:“灵大夫,素大夫,对不起……我……我先带小雅去复查。”
看着他们匆匆离去的背影,素问叹了口气:“人心动摇,比邪祟更难对付。王大姐现在已经没了信心,就算复查指标有好转,她恐怕也不会再相信我们了。”
灵枢摸了摸袖中的青铜符,符面微微发烫:“不管她信不信,我们都要尽力。中医传承千年,就是在质疑中一步步走过来的。当年扁鹊治虢太子,被人质疑‘起死回生是巫术’;华佗发明麻沸散,被人骂‘妖术害人’,但最终,事实会证明中医的价值。”
三、专家施压,中西医理起交锋
午时,太阳升到头顶,却被一层厚厚的云层遮住,医馆里显得有些昏暗。王翠兰带着小雅和王大军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穿白大褂的人,一个是江城医院的内科主任李教授,一个是肿瘤科的张医生,都是业内知名的专家。
“灵大夫,素问大夫,复查结果出来了。”王翠兰递过复查报告,声音低沉,“指标……指标还是没好转,李教授说,再拖下去,小雅的器官会逐渐衰竭。”
李教授接过报告,扫了一眼,递给灵枢:“灵大夫,你自己看看,癌细胞扩散的速度比之前还快,这就是你所谓的中医治疗效果?我从事医学研究三十年,从没见过中医能治好这种罕见病。我劝你们,不要再耽误患者的时间,赶紧让她接受正规的西医治疗。”
张医生也附和:“中医的‘扶正祛邪’太抽象,没有科学依据。癌细胞是基因突变导致的,靠中药调理根本没用,只会让患者在痛苦中死去。你们这种无证行医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我劝你们尽快关门,不然我们会向有关部门举报。”
灵枢仔细看着复查报告,眉头越皱越紧。报告上的数据确实显示癌细胞扩散加快,但他从小雅的脉象中感受到,她体内的正气正在慢慢恢复,只是被一股强大的邪祟压制住了。“李教授,张医生,”灵枢抬起头,眼神坚定,“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你们只看数据,却没看到患者体内的变化。小雅的脉象比之前平稳了许多,这说明中药正在起作用,只是邪祟太过顽固,暂时压制了药效。”
“脉象?”李教授嗤笑一声,“都什么年代了,还信这种主观臆断的东西?医学讲究的是客观数据,是临床试验,不是靠你摸脉就能判断的。我看你就是在强词夺理,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
“李教授,你这话就不对了!”墨老栓忍不住插话,“俺太爷爷当年跟着墨家医徒学医术,用脉诊铜轮诊脉,比西医的听诊器还准!当年终南山下瘟疫,西医束手无策,就是靠墨家的‘百草感应盘’辨药,道家的‘针灸术’治病,救了成千上万的人!中医不是没有科学依据,是你们不懂墨道医理!”
“墨道医理?”张医生摇了摇头,“不过是些封建迷信的糟粕。现在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方案只有化疗、放疗,中医根本不被认可。你们让患者放弃正规治疗,选择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方法,是在草菅人命!”
素问上前一步,翻开手中的《本草》,书页间的圣火草突然泛出淡绿光芒:“李教授,张医生,我们没有否定西医,只是西医对小雅的病已经束手无策,我们想给她另一个希望。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小雅的病不是单纯的癌细胞扩散,而是邪祟缠体,导致正气亏虚,脏腑失调。我们的治疗方案,不仅是抑制癌细胞,更是在扶正祛邪,调理脏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她指着《本草》上的记载:“你看这里,‘神农尝百草,遇邪祟则以圣火草、艾草驱之,辅以黄芪、党参扶正’,这是上古传下来的医理,经过千年验证,不是糟粕。当年墨家帮华佗改良针灸仪,让针灸更精准;道家融合墨家机关术,发明了‘温灸仪’,这些都是墨道医理的结晶,是中医的宝贵财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