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将军不敢骑白马 > 第250章 三势

第250章 三势(2/2)

目录

那双眸子清明如水,不见半分朦胧睡意,反而透着洞悉世事的冷静。

他并未直接回答,只是轻轻反问,“两位将军所言皆有立足之处。只是……可汗有没有想过,为何我北渊,一定要做那个持刀冲杀在前的人?”

拓跋哲闻言,身体微微前倾,“怎么说?”

程尚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可汗此时,当行‘三势’——借势、养势、造势。”

“其一,借南夏之势。可遣使议和,许以边境互市。南夏朝堂党争日久,见我示好,主和派必占上风。我们借此良机,既可令其放松戒备,又能以商贸之利充盈国库,此谓借敌之势,养我之锐。”

“其二,养九日军之势。西北苦寒,九日军骁勇却缺衣少食。我可秘密输送粮草军械,助其壮大。届时,他们若要扩张,首当其冲的必是西南白龙军。两虎相争,无论胜负,皆损敌实力,此谓养狼斗虎,坐观其变。”

“最后,造天下之势。广发檄文,痛陈南夏朝廷腐朽,民不聊生。同时在我境内轻徭薄赋,招抚流民。要让天下人皆知,北渊非为征战而来,实为解民倒悬。得民心者,自得天下。”

拓跋哲听完程尚鹄的全盘谋划,唇角微扬。

果然,军师从不让他失望。

此人心思之缜密,眼界之开阔,总能在纷乱局势中劈开一条明路。

一念及此人日后终不能留,他心底竟泛起一丝极淡的惋惜。

拓跋哲面上不露分毫,顺着话锋追问:“军师此谋,步步为营。却不知……这‘三势’之中,应以何者为先?又以何者为重?”

程尚鹄抬眸,对上拓跋哲探究的目光,苍白脸上浮起一抹洞悉一切的浅淡笑意。

“可汗心中,不是早已有答案了么?”

拓跋哲闻言,终是朗声大笑起来。

不错,他心中早有答案——

自然是“造天下之势”为重,民心所向,方为根基.

而“借南夏之势”为先,立竿见影,可解近忧。

至于“养九日军之势”,不过是顺手布下的一招闲棋,成固可喜,败亦无妨。

那个曾经雄踞中原的王朝已经元气大伤,如今朝政完全把持在个深居宫闱的妇人手中,怎么可能成为他的威胁?

这话虽然难听,却是不争的事实。

曹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外戚曹氏一族,排挤能臣良将。

朝中更是分为两派。

一派是以内阁首辅程清风为首的求和派,主张与北渊议和,保全半壁江山。

另一派则是以武将苏烈为首的主战派,力主整军经武,伺机北伐。

然而这两派整日里争权夺利,互相攻讦。

程清风虽然老成谋国,却过于保守。

苏烈虽有一腔热血,却受制于朝中掣肘,难以施展抱负。

南夏朝廷就像一艘破败的大船,在风雨中飘摇,而掌舵的人们却还在为航向争吵不休。

更糟糕的是,连年的战乱加上朝廷的横征暴敛,使得东南各州的百姓苦不堪言。

盗匪蜂起,民变不断,南夏朝廷的统治根基正在一点点瓦解。

那些还在坚持抵抗的,无非是一些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儒腐,抱着“忠君爱国”的信念在苦苦支撑。

在拓跋哲眼中,这些人不过是些不识时务的顽固分子罢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