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智慧引领输出标杆(2/2)
“公交公司,调整受影响线路班次!”
……
一道道指令从指挥中心清晰、迅速地发出。各部门通过协同平台实时反馈处置情况。网格员手持终端上传的现场图片和视频,让指挥层对灾情一目了然。
此时,系统再次发出尖锐警报:“模型预测,高新区创新大道与科技路交叉口区域,未来分钟内积水风险极高!”**
几乎同时,网格员上报:“创新大道东侧工地围挡被大风刮倒,影响交通!”
指挥长立即下达指令:“城管抢险队立即赶赴创新大道清理倒伏围挡!交警迅速疏导该区域交通!排水抢险车预置到高风险点!”
突然,热线平台弹出紧急工单:有市民反映,高新区一老旧小区地下车库开始进水,有车辆被困!
“通知消防、住建、物业公司立即救援!核实车库内是否有人!”
……
整个应对过程紧张有序,忙而不乱。强大的“城市大脑”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精准预测、高效调度;各部门如同训练有素的“兵种”,协同作战;基层网格员如同灵敏的“神经末梢”,及时反馈。一小时后,强对流天气过境,城区秩序基本恢复正常,未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北州市王市长一行原本已离开,听闻突发天气后又折返观摩了部分处置过程,他由衷地对秦风说:“秦市长,百闻不如一见!你们这个‘城市大脑’不是花架子,是真能打仗!预测准、反应快、协同好,这才是真正的现代化治理!这趟来得值!”
经过实战检验,“江泉城市大脑”的品牌更加响亮。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大数据管理局会同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开始系统总结提炼“江泉模式”的核心要义和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他们形成了“1+4+N”的标准化输出方案:
“1”:一套顶层设计和推进机制(包括组织领导、规划标准、法规保障等)。
“4”:四大核心能力平台(数据汇聚共享平台、业务协同支撑平台、AI算法服务平台、统一指挥调度平台)。
“N”:N个智慧应用场景(如智慧交通、智慧应急、智慧城管、智慧环保、、智慧社区等),可根据不同城市需求进行“菜单式”选择和组合。
这套方案,不仅讲清楚了“是什么”,更讲明白了“为什么”和“怎么干”,避免了单纯的技术堆砌,强调了治理理念重塑和体制机制创新,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年底,由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联合举办的“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发展论坛”在江泉举行。秦风市长应邀在高峰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城市管理者和专家学者分享“江泉实践”。
演讲台上,秦风充满自信:“……‘城市大脑’的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让治理更精细、更高效,让市民更便捷、更幸福。其核心驱动力,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深化治理变革的决心勇气。江泉的探索表明,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深刻的治理革命,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场景驱动,必须实现技术赋能、制度重塑的双轮驱动……”
他的演讲,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会议期间,多家权威研究机构与江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智慧城市前沿课题研究。
论坛结束后,秦风站在指挥中心,望着窗外璀璨的城市夜景,对身边的李建国等人说:“同志们,我们从学习者变成了引领者,这是荣誉,更是责任。智慧城市建设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戒骄戒躁,持续创新,不断迭代升级我们的‘城市大脑’,同时也要以开放的心态,与兄弟城市交流互鉴,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更多的‘江泉智慧’和‘江泉方案’!”
“城市大脑”的成功,标志着江泉不仅在绿色发展上走在了前列,更在治理现代化上树立了标杆。它输出的,不仅是技术方案,更是一种创新不止、永争一流的城市精神,一种以人为本、智慧赋能的发展理念。江泉,这座曾经奋力转型的城市,正以其卓越的实践,自信地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治理路径的一个生动注脚和先行样板。智慧引领,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