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页渐远,星光另寻(2/2)
一次野外实习,团队在山间迷路,还遇到了几只野狗。大家吓得往后退,梁平却悄悄握紧拳头,回忆着古籍里“以静制动”的口诀,慢慢往前走了两步。野狗龇着牙扑过来时,他侧身避开,顺势用手臂轻轻一挡,动作利落又不伤人,几下就把野狗逼得退到了树丛后。
事后,有同学好奇地问他:“你这功夫在哪学的?也太厉害了吧!”梁平拿出手机,翻出古籍的照片:“就是照着老书学的,谈不上厉害,顶多能自保。”话虽谦虚,眼里却闪着光——他知道,这不仅是功夫,更是对生活的底气。以前总觉得自己弱小,连保护身边人都要拼尽全力,现在有了健康的身体、傍身的本事,还有痊愈的母亲,日子像是被晨光照亮,处处都是希望。
他依旧会泡在古籍馆里研究秦代兵符,但不再像以前那样忽略身边的风景。偶尔看到窗外的夕阳,会想起高中时和林月一起看落日的场景,心里没有了当初的酸涩,只剩一份平和的祝福。他开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日常:有时是晨练时拍的山间朝霞,有时是考古工地上发现的奇特陶片,配文总是简单又乐观——“今天也在靠近梦想的路上”“新学的招式终于练顺了”。
身边的人都说,梁平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没变的是他对考古的执着,变的是他身上那份越来越足的朝气。他不再是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穷小子,也不是那个只会埋头查资料的书呆子,而是成了一个眼里有光、身上有劲,能扛得起责任、追得上梦想的少年。而他知道,这一切,只是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古籍要读,更多的遗址要探,更多的功夫要练,而他,早已做好了准备。
师妹随行,初心自明
梁平的考古实验室里,近来总跟着个蹦蹦跳跳的身影。小师妹苏晓刚入学就缠着他,一口一个“梁平师兄”叫得甜,眉眼弯弯的模样,任谁都看得出藏不住的喜欢。她会早早占好古籍馆的位置,把泡好的热咖啡放在梁平手边;会跟着他去野外勘探,哪怕晒得皮肤发红,也兴致勃勃地帮着整理陶片,嘴里还不停念叨:“师兄,你看这个纹路是不是和秦代瓦当很像?”
苏晓长得亮眼,性格又热闹,跟沉默专注的梁平恰好相反。实验室的同学常拿他们开玩笑:“梁平,苏晓对你这么好,你可得抓紧啊!”梁平每次都只是无奈地笑,转头继续核对兵符拓片——他心里清楚,苏晓的热情像夏天的太阳,热烈却短暂,而他想要的,是能看懂他翻古籍时眼里光、能听懂他讲秦陵故事的人,不是眼前这个只觉得“考古很酷”的小姑娘。
有次苏晓拉着他去看校园晚会,台上的乐队唱着流行歌,苏晓兴奋地跟着拍手,转头却发现梁平正低头看手机里的考古遗址照片。“师兄!你怎么总在忙这些呀?”苏晓有点委屈,“我们像其他情侣一样,去看电影、逛夜市不好吗?”梁平合起手机,认真地看着她:“苏晓,我把你当师妹,也谢谢你的照顾,但我对你没有别的心思。你值得找个能陪你一起疯、一起闹的人,不是我这样的。”
苏晓愣了愣,眼眶红了,却还是倔强地说:“我不管,我就喜欢跟着师兄!”梁平没再反驳,只是之后依旧保持着距离——他不想耽误这个热闹的小姑娘,更不想违背自己的心意。
各自轨迹,心有归处
偶尔,梁平会从同学口中听到林月的消息——说她和陈阳一起参加了历史文化节,两人合作的展板拿了一等奖;说陈阳在跨年时给林月送了一大束玫瑰,全校都知道了他们的事。梁平听着,心里很平静,甚至会想起高中时林月笑着说“以后要当历史老师”的样子,觉得这样轻松浪漫的生活,确实很适合她。
他依旧每天晨练,武术招式越来越熟练,身形也愈发挺拔;依旧泡在古籍馆和实验室,对秦代兵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甚至发表了一篇关于兵符形制的论文,得到了导师的高度认可。苏晓还是跟着他,却不再提“喜欢”,只是安安静静地帮他整理资料,偶尔还会认真地问:“师兄,这个兵符为什么要分成两半呀?”梁平会耐心地解释,语气里是对师妹的照顾,没有半分暧昧。
有天晚上,梁平在古籍馆待到很晚,出门时遇到了苏晓。她手里拿着一个桂花糕,递到梁平面前:“师兄,我妈妈做的,跟你以前提过的味道很像,你尝尝。”梁平接过桂花糕,熟悉的甜香飘进鼻尖,突然想起高中时林月递给他桂花糕的样子。他咬了一口,对苏晓说:“谢谢你,很好吃。但苏晓,你该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别总围着我转了。”
苏晓看着他认真的眼神,终于点了点头,眼里的失落慢慢变成了释然:“我知道了,师兄。以后我会好好学考古,争取跟你一样厉害!”梁平笑了,拍了拍她的肩膀:“加油,你很聪明。”
月光下,梁平拿着桂花糕,慢慢走回宿舍。他知道,苏晓会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林月也会在她的浪漫里幸福下去,而他,会继续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晨练、古籍、秦陵、兵符,这些看似枯燥的日常,藏着他的热爱与初心。他从来没觉得自己在谈恋爱,无论是对苏晓,还是曾经对林月,都只是青春里一段段真诚的陪伴。而属于他的故事,还在考古的尘土与古籍的墨香里,慢慢书写着。